> 重点推荐 > 德江县合兴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德江县合兴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在民国20年前,当时该地原名叫铺子塆,铺子塆与大路沟为一个联保,其联保办公室设在大路沟,后因思南府安化县县长命令将办公室搬到铺子塆。为了深得民心,联保主任将铺子塆另取名为大兴,1980年土地承包下户建村时就命名为大兴村。2007年合小村变大村,建立大兴社区。
相传很久以前,该村住有覃知府和项知县两户,这两户人家之间有一个坝,一道士路过此地,说:此地住宅甚好,然,若能引水入坝,则更佳矣!覃项两大官人遂遣人掘沟,终因未掘成而天已暮,次日又恢复原状而合了起来,因感到奇妙,便让人夜间歇于此地,以观其晓。深夜,忽听有语云:千洼洼万洼洼,不及以铜铁钉来插!于是,不再用铜铁钉插之,果然应灵,掘成的水沟不再恢复成原状,后就得合朋一名。
相传很久以前,此地是一条幽深的峡谷,两面山峰耸立,树木苍翠,是动物理想的栖身之地。此地栖着一种很凶猛却很美丽的鸟,横行四野,称王称霸,无以匹敌,一些弱小的鸟类就联合向天上主管鸟类的天神告状,天神怜悯其野鸟的美丽,但又不得不顾全大局,只责令其野鸟飞走,野鸟一气之下,用翅膀用力一扇将两面山峰削落一部分,以致成现今的大坝,人们并以此命名鸟坪坝。1980年,土地承包下户建村并命名为鸟坪村。
相传很久以前,龙溪垭后山有一个龙深塘,塘里藏着两条龙,龙一动,塘水就漫溢出来,淹没农田村寨,当地农民就用大水锅将塘口罩住,两条龙闷得慌,从塘里钻出,一条沿塘水顺流而下,就成了现在的龙溪沟,另一条从鸟坪方向游来,游到垭口抬头一望,见前面出口是烫口塆,就转过身来盘于该地,就成了现在的龙溪垭。1980年建村时命名龙溪村。
在解放前,该村周围茶树较多,故取名茶元。1980年土地承包下户建村时由此命名茶元村。后来写成了现在的茶园村。
此地因合朋中心完小学校坎下有一棵杨柳树酷似一条青龙,并取名为青龙岗,下户建村时,才命名为青龙岗村。
因村寨附近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寺庙,称朝阳寺。据《道光思南府志》载:“朝阳寺,寺最古,始建不详。”据寺庙碑文载,明万历时里人朱文启重修,至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主持人达39世,按每世25年推算,可上塑到公元865年(唐懿宗年间)。香火鼎盛,远近闻名。人们就称这座山为朝阳山。1980年下户建村时,就命名该村寨为朝阳村。沿用至今。
在解放后,有一位劳模黄正申在此地兴办农场、林场和兴修马路,还带领群众搞集体经济,成绩显著,上级很满意,就将此地林场命名为丰收之林,于是丰林不胫而走。下户时,与朝阳分村,就命名为丰林村。
1954年建立初级社时,时逢农历清明节,故命名此地为清明。1980年,土地承包下户建村,命名为清明村。
该村中心点有一地名叫板坪,在1980年土地承包下户建村时,并依此命名板坪村。
民国时期,该地叫长干子堡,解放后成立初级社和高级社,而取名为中寨大队,1980年土地承包下户建村并命名中寨村。
原在国民党以前,该村叫船长坝、船头坝。后因国民党时期,为减免官粮,长官说沟里才减,坝上不能减。这里人们立马反应过来,另取一个地名叫船山沟,当时长官不信,就派人去查,确实是个沟,后才同意减粮,此名之后一直沿用。1980年下户建村就命名为船山沟村。
相传很久以前,该村有个燕子岩,在那里有一个回龙寺,寺的门牌上有长胜两字,后人为了记住这个寺,就取名长胜。时间一长久,读走了音,就成了今天的长线。
该村是根据地形特征而取名的,它的形状像椭圆形,而椭圆的一个半圆正对着太阳升起的地方,顾名思义,叫做东元。1980年下户建村时命名为东元村。
相传很久以前,此地有几棵大白果树,这些古树长在坝上,故称白果坝。1980年下户建村时命名为白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