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点军大都属原宜昌县辖区。 解放后,点军区域行政机构变动频繁。 1950年8月,卷桥河西安安庙和五龙一带为两个行政村,时属宜昌市郊区人民政府。 1951年,这两个行政村又隶属于原宜昌县黄洲乡。 1953年,郊区政府扩大为5个乡,将原五龙、安安庙组建为安龙乡。 1958年8月市郊在河西点军、艾家、安龙三个乡的基础上成立点军公社,下辖点军、艾家、紫阳三个管理区。 1960年,市郊五龙、十里红两个大队组成十里红公社。 1970年,范家湖、穆家店两个大队划入宜昌市与十里红公社合并,建立点军公社。 1975年5月,点军公社与十里红公社合并为点军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4年4月,点军公社改名为点军乡,建立乡政权。 2002年,撤销点军乡和朱市街街道办事处,合并成立点军街道办事处。 2005年,点军街办所辖村(居)合并调整为6个行政村、5个社区。 辖区人口31978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9635人,农业劳动力为10546人。 |
1949年属宜昌县第九区第二小区,1953年4月成立艾家乡,机关驻地刘家棚,1956年为宜昌县第六区艾家乡,1958年3月划入宜昌市郊区管辖,成立艾家公社,1960年艾家乡又划入宜昌县大桥边人民公社,1961年4月艾家公社划入宜昌县桥边区管辖,1975年10月撤区并社时为宜昌县联棚公社艾家管理区,1984年2月再次划入桥边区管辖,1985年底从桥边区划出筹建县辖镇,1986年3月,艾家镇党政机关正式批准成立,镇政府机关驻罗镜滩。 1986年12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宜昌市点军区,2001年6月,艾家镇由宜昌县划归点军区管辖,2002年9月合村并组后,管辖5个村1个社区共39个村(居)民小组,属宜昌市点军区管辖至今。 |
桥边镇境内清朝初期属崇礼乡河西铺;清同治五年(1866),境内响铃口属宜昌府有名的18个集镇之一;民国24年(1935年),宜昌县设4区6镇28乡,境内属第一区姜孝乡和广化乡;1949年6月,即新中国诞生前夕成立了中共宜昌县大桥边区委会,称宜昌县第九区委员会,录属于中共宜昌县委领导,机关驻穆家店,后迁大桥边;1956年5月,土城自第九区划入成立中共第十一区,大桥边称中共宜昌县第六区委员会;1958年10月人民公社化时,建立中共宜昌县大桥边人民公社委员会。 1961年4月恢复区建制,改称中共宜昌县大桥边区委会、大桥边区公所;1975年10月,撤消区建制,成立中共桥边人民公社委员会;1984年2月设区建乡,又建立中共大桥边区委会、大桥边区公所属宜昌县管辖。 1987年11月,撤消区建制,成立中共桥边镇委员会、桥边镇人民政府属宜昌县管辖;2001年6月,整体划转归中共点军区委、点军区人民政府管辖至今。 |
1949年辖区属宜昌县第九区(大桥边区)联棚农会、歇凉农会、福安农会、长岭农会、干棚农会、石板农会、大柏农会。 1953年3月农会改为乡,辖区内属联棚乡、歇凉乡、福安乡、长岭乡、干棚乡、石板乡、大柏乡。 1958年公社化时,联棚属宜昌县桥边公社的长岭管理区、福安管理区、联棚管理区。 1961年恢复区社体制,联棚区域为宜昌县大桥边区下辖的长岭公社、联棚公社。 1975年撤区并社,由艾家、联棚、长岭3个小公社合并为联棚公社。 1984年3月撤销人民公社,辖区属宜昌县联棚乡和长岭乡。 1984年6月划入宜昌市郊区,属宜昌市郊区联棚乡和长岭乡。 1986年点军建区后,属点军区联棚乡和长岭乡,1987年4月11日联棚乡和长岭乡合并为联棚乡,属宜昌市点军区联棚乡至今。 |
1949年辖区属宜昌县第九区。 1951年属宜昌县第十一区(土城区),区政府住土城寺。 1956年并区后属第六区,区政府住大桥边。 1958年改属桥边人民公社,属宜昌县第六区大桥边人民公社。 1961年4月从桥边划出,设土城区,下辖朱家、土城、三涧溪、王家坝、落步埫5个公社、44个大队。 1975年撤区并社,改设土城人民公社,下辖土城、三涧溪、王家坝、落步埫、涨水坪5个管理区、38个大队、250个生产大队。 1984年2月恢复区乡建制,土城区辖土城镇和三涧溪、王家坝、落步埫、朱家4个乡,42个村。 1987年9月撤区并乡时改建土城乡,下辖38个村。 2001年7月划入点军区。 2003年合村并组时,调整为14个村,101个村民小组,至2014年村组数量未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