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东兴区永福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东兴区永福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境内有东岳庙,社区以庙得名。2005年建东岳社区,2020年撤五谷社区并入东岳社区。

东岳社区位于内江市东兴区东北角,距内江市城区41公里,社区面积 7.18平方公里,社区绕大清流河而建、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社区户籍人口4267人。居民小组12个,党小组3 个,党员141名。辖区内有永福镇人民政府、永福镇中心校、永福镇卫生院、永福派出所等单位。

境内有新庙子,村民于此聚居形成自然村落,村以此得名。1958年,公社化时为二大队。

1982年,命名新庙子大队。

1984年,撤队改村,更名为新庙子村。

1992年,更名为永福乡新庙子村。

2016年3月,更名为永福镇新庙子村。

新庙子村位于永福镇东偏北方,距离城区51公里,辖区幅员面积3.425平方公里,总户数527户,总人口1977人,7个小组,耕地面积1636亩,其中水田960亩,旱地506亩,林地面积1573亩,有效灌溉面积960亩,种植业以水稻和玉米为主;产业方面,我村现有生姜,黄精,天冬。

山青庙村位于内江市东兴区永福镇,地处川南腹地、东兴区城区东北部41公里处,由原山青庙村与大界坡村合并而成。总面积5.32平方公里,总户数950户,总人口2978人,已脱贫户108户,已脱贫人数330人。公路硬化里程达30公里,现已形成我村、组内四通八达的硬化公路网络。现有注册种养殖专合社7家,家庭农场4家,全村耕地面积2234.86亩,现流转闲置土地830余亩(其中种植李子400余亩,柑橘200余亩,黄精100余亩,水稻100余亩),散户种植黄精390余亩,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约6万元,昔日窄浅的溪沟清淤拓宽,拦水扎堰,现增容蓄水至少300万立方。如今内兴公路横跨全境,大清流河通全镇,资源充盈丰富、秀水青山、土地肥沃、自然生态环境好,有着粮食、中药材种植良好的天然资源,民间种植天冬、黄精、白芷的历史悠久,尤其是中药材黄精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优良、民间技术较成熟,有着发展的大好前途。

鲤鱼塘村位于永福镇东南部,距内江城区45公里,幅员面积5.5平方公里,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857户2571人,耕地面积4400亩,其中水田1600亩,旱地2800亩,以中药材和玉米、水稻、大豆复合种植为主;产业方面,我村现有1000亩天冬种植园区,600亩黄精种植园区,专业合作社5个,其中种植合作社3个,养殖专业合作社2个,家庭农场4个,分别以养鸡、淡水养鱼以及柑橘、桃子、核桃等果园。

曹家沟村距离内江市东兴区城区42公里,内江市东兴区永福镇1.2公里,位于133县道旁,占地面积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18亩、水田面积950亩,旱地面积768亩,有效灌溉面积578亩,林地980亩,有一座小(二)型水库。村总人口数2230人,总户数738户,共设7个小组,现有村干部4名,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名,副书记1名、副主任1名、委员1名。小组组长7人、村监会成员3名,党员41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村农作物以水稻、玉米、红薯等为主,经济作物以天冬、黄精、生姜、油菜、大豆、花生为主,养殖业以养猪、鸡、鸭、鱼为主。特色产业为生姜。

永福镇盘陀村位于川南腹地,东兴城区东北部40公里,永福镇西北约7公里处。海拔高度346米,属典型丘陵地貌。全村共9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2216人,716户,18至60周岁人口1389人,常住人口约625人,贫困户45户,监测户2户,家庭收入来源以外出务工为主。全村有通车道路26公里,其中已硬化道路4公里。村内有两座水库,分别是二六水库(面积45亩);坛子水库(面积3亩,已干涸无法使用)。一条小河(踏水桥河),长度1.8公里。屯水田9个,没有输水渠道。全村耕地面积2308亩,已流转土地500亩,其余由农户自耕自种。

境内有太安寺,香火旺盛,较有名气,在此设村,村以寺得名。1958年,公社化时为三大队。

1982年,命名太安大队。

1984年,撤队改村,更名为太安村。

1992年,更名为永福乡大安村。

2016年3月,更名为永福镇大安村。

永福镇太安村,位于永福镇西北部,距镇政府4公里,幅员面积3.2平方公里,与安岳县天林镇接壤,与我镇鸦鹊寺村,盘陀村、夏家沟村相邻,全村辖5个社,总人口1526人,488户,5个小组。粮食耕地面积1297.03亩,田土面积881亩,其中:田484亩,土397亩。种植业以大豆玉米及油菜为主。

永福镇鸦鹊寺村距离内江市东兴区城区42公里,内江市东兴区永福镇5公里,位于133县道旁,占地面积5.09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25.95亩、水田面积1987.69亩,旱地面积138.26亩,有效灌溉面积578亩,林地1212.619亩,村总人口数3401人,总户数1150户,共设12个小组,现有村干部5名,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1名,副书记1名、副主任2名、委员1名。小组组长12人、村监会成员3名,党员79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村农作物以水稻、玉米、红薯等为主,经济作物以天冬、黄精、生姜、油菜、大豆、花生为主,养殖业以养猪、鸡、鸭、鱼为主。特色产业为生姜。

境内有夏家沟,村民于此聚居形成自然村落,村以沟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时为七大队。

1982年,命名夏家沟大队。

1984年,撤队改村,更名为夏家沟村。

1992年,更名为永福乡夏家沟村。

2016年3月,更名为永福镇夏家沟村。

永福镇夏家沟村位于距永福场镇8公里,距离城区37公里,辖区幅员面积3.84平方公里,总户数651户,总人口1819人,7个小组,耕地面积2164亩,其中水田1168亩,旱地672亩,林地面积324亩,有效灌溉面积857亩,种植业以水稻和玉米为主;产业方面,我村现有蚕桑养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