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东阳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东阳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1986年前,本地叫黄桷街道1-4段居委会。

1986年3月,拆乡并镇成立东阳镇,更名东阳镇1-4段居委会。

2002年,由原来的1、2、3、4段居委会合并成黄桷社区。

2004年,东阳镇更名为东阳街道,社区更名为东阳街道黄桷社区,并设立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2001年,撤销五段、六段、八段,且因辖区内有一企业单位叫大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故命名为“大新社区居民委员会”。

1984年前,叫做磨心坡大队。

1984年,村级区域调整,更名为磨心坡。

2001年11月9日成立社区,同时设立居民委员会。

2002年1月,对11个居民委员会的规模、名称进行调整,重新组建4个城市社区居委会,其中大沱口社区居委会就是由原第七居委会辖区白沙路居委会和白羊背居委会辖区合并而成。

2012年5月得名后沿用至今。

2010年,根据煤矿棚户区改造的建设进行,于2014年1月完成建设并命名为“天府民居南社区”,同时成立天府民居南社区居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

2010年,根据煤矿棚户区改造的建设进行,于2014年1月完成建设并命名为“天府民居北社区”,同时成立天府民居北社区居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

1956年,下坝、盐进、文笔、来龙四社合并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是东阳乡的第一个高级社,是合作化的先锋,故命名“先锋高级农业合作社”。

1958年冬,更名为“先锋管区”。

1961年,改管区为“先锋大队”。

1984年4月恢复东阳乡人民政府,更为“先锋村”。

2003年11月来龙村与先锋村合并,并成立先锋社区村民委员会。

1984年前名为磨心坡大队。

1984年更名为磨心坡村。

2004年村级调整,将原磨心坡村和合作村合并成为新的磨心坡村。

解放初,在西阳坡院子设立大队办公室,故称西阳大队。

文革时期将大队办公室搬迁至炭口桥,改其名为向阳大队。

文革后因地名叫炭口桥,故改其名为炭口桥大队。

1984年后炭口桥大队改名为炭口桥村,上埝大队改名为上埝村。

2003年村级调整,取两村“上”“桥”二字,合并设立了上桥村,办公室设在原炭口桥村。

1951年属石龙村,土改胜利结束后分为胜利、和平两个村。

1956年属和平高级社。

1958年属和平管区。

1961年撤管区为胜利大队。

1984年4月,政社分开,恢复东阳乡人民政府,更名为胜利村。

原白蜡村:因地名白蜡园而得之。

1951年为白蜡村。

1956年属和平高级社。

1958年属和平管区。

1961年撤和平管区分为白蜡、和平两个大队。

1966年与和平合并为红卫大队。

1972年更为名白蜡大队。

1984年4月,政社分开,恢复东阳乡人民政府,更名为白蜡村。

2003年11月与胜利村合并。

村委会服务办公地点选址确定在闲置的原白腊小学。

1951年,三保合并为一村,取名为三合村。

1955年,为初级社。

1956年,与江家、井坛两村的初级社合而为一东阳高级农业合作社。

1958年,为东阳管区。

1961年,撤管区划出江家、井坛,更为东阳大队。

1984年4月,政社分开,恢复东阳乡人民政府,更为东阳村。

2003年11月,合并为东阳村。

2003年11月,村级调整,将原东阳村、井坛村和排路村合并成新的东阳村。

2004年得名后沿用至今。

解放初期,著名的西部科学院坐落于辖区内。

1958年建立劳改农场,后又改为西山坪劳教所,同时成立西山坪园艺场。

2003年,村级调整,将西山村、松林村和龙华村三个村合并成为西山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