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隋末刘武周曾建都于此,称东都(见民国《续安阳县志》卷十三),后改称都里。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都里。历史上北河沟住户叫李家庄,南河沟东岸住户叫庄的地,二十世纪中后期此地不断出土古神器后岸住户叫杨家旮旯。今称前街、后街、下街、东垴,均为都里村一部分,不是自然村。 |
北宋《相台志》、清康熙年《安阳县志》载有东水。据早年,此村有座白云寺,寺东有条沙石沟,曰“井沟”。沟中泉水旺盛,寺内僧人及村民靠从东沟取水生活,故得名东水。 |
北宋《相台志》载有新村。2012年此村发现一墓碑,称此村为新村。早年这一地方村庄很少,似为新建的村庄而得名。后因马姓居多,改为“马家辛庄”。清康熙年、乾隆年《安阳县志》均称马家辛庄。民国《续安阳县志》改为马辛乡(村),后分为两个村庄。此村居南,故称南马辛庄,简称“南庄”。因重名经安署文〔1981〕55号文件批准,恢复南马辛庄。 |
北宋《相台志》载有新村。2012年此村发现一墓碑,称此村为新村。早年这一地方村庄很少,似为新建的村庄而得名。后因马姓居多,改为马家辛庄。清康熙年、乾隆年《安阳县志》均称马家辛庄。民国《续安阳县志》改为马辛乡(村),后分为两个村庄。此村居北,故称北马辛庄,简称“北庄”。因重名经安署文〔1981〕55号文件批准,恢复北马辛庄。 |
古代在这里采矿炼铜冶铁,挖成许多矿洞矿坑,后人在旁边居住,故称矿窑。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修万佛寺碑》、民国《续安阳县志》均载有矿窑村。后村民嫌村名不雅且字体繁稠,遂改作公光村。日本侵略军曾将此村误译为公德望。1947年这里属共产党安阳县第二区。1947年4月6日傍晚,区政委李珍与武委会主任吴正录深入白云山侦查敌情,不料中了埋伏,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4岁。为永远铭记烈士英名,中共安阳县委决定,将烈士牺牲的地方公光村,改名为“李珍村”。 |
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古井村。相1735年雍正皇帝外巡至此,恰遇狂风暴雨避于佛爷庙,人渴马乏的皇帝饮此村小井水后连夸甘甜可口。村民将此井命名为古井,村名改称古井村。 |
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蒿井。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好井。据村中有一古井,水旺且甘甜,井壁长满蒿草,故称蒿井,后为书写方便,便写作好井。 |
此村原名碾儿坡,因村中戏楼前有一盘古碾而得名。相三国时期曹操练兵由邺城顺漳河西上,所经之地共封十城以壮军威,如漳河两岸的岳城、白羊城、古城、打城、石城等,同时封碾儿坡为南羊城,漳河北岸的村庄为北羊城。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载有南阳城。 |
据清嘉庆二年(1797)间,许姓夫妻二人迁居于漳河滩种地,故称居住地为许家滩,后许姓夫妇外出逃荒没再回来,继而孙姓、杨姓人家分别从磁县观台、林县砚花水迁来,人口繁衍,建成村落,而村名未变,民国年《安阳县志》载有许家滩。其辖许家滩、细石沟二个自然村。 |
此村位于漳河边,村中龙神庙有一石碑,人称宋碑。此碑记载:“大明国崇祯年河南彰德安阳县观台一里东岭西重修”,说明明朝时此地有人居住。村中《王氏家谱》记载,其先祖于清顺治初年从山西迁居此村。40年后韩姓迁入,100年后孙姓迁入,形成今村中三大姓。村庄位于村东大岭的西侧,故名“东岭西”。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有此村名。 |
清代后期,杨氏从东水村迁居到一条季节性河流的西岸,遂取村名为杨家河。 |
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三里湾。据此村原有一座尼姑庵,属上寺平莲花寺管辖。庵和寺相距三里,俗称三里庵。清初,董万庭从涉县槐丰村迁居三里庵南侧,认为村名不利于传宗接代,又因村西南一里有“清风崭”,故改名为清风口。后见漳河在村旁拐了一个三里长的大弯,又将村名改为三里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