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奉母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奉母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明初,有异父兄弟二人争养其母,人称孝里村。明末改名夺母城。清咸丰一年(1851)筑寨,有翰林王遵训,认为其事可嘉,其名不雅,遂改为奉母城。1958年更名为奉母,故名。
明初,有异父兄弟二人争养其母,人称孝里村。明末改名夺母城。清咸丰一年(1851)筑寨,有翰林王遵训,认为其事可嘉,其名不雅,遂改为奉母城。奉母城逐渐发展为三个村,修建城寨以后,位于寨外的村按照地理位置排序得名奉母三村,故名。
明末,王某和于某同时在朝为官,为方便百姓出行,共同出资为家乡建一座桥,命名于王桥,后发展成前后两个村,根据地理位置,取村名前于王,故名。
明末,村民王某和于某同时在朝为官,为方便百姓出行,共同出资为家乡建一座桥,命名于王桥,后发展成前后两个村,根据地理位置,得村名后于王,故名。
清乾隆十五年(1785),从逍遥镇焦岗村迁此几户杜姓人家,行船运粮,耕种土地,繁衍成村,得村名杜庄。1984年为避免自然村重名,按照地理位置,更名为东杜庄,故名。
明洪武三年(1341),先祖张太率族人在此定居,因处在颍河故道河湾处,故名张太湾。
宋绍定三年(1230),有杜姓、王姓两个家族迁此建村,因杜姓人口较多,由两姓协商定名为杜庄。后繁衍发展为东西两个村,此村居西,故名西杜庄。
清初,刘氏五兄弟从营岗村搬至南一公里处建房,繁衍生息,发展成村,取村名刘庄,故名。
清道光年间,张四奇曾任西华县令,离职后定居于此,并在村头古运粮河上建桥一座,取名张官桥。村以桥名,故名。
因村庄所处地势较周边村庄略低,如处一瓦盆中,且村民李姓居多,故名。
明代,白圭、白敬领兵平定刘通、石龙叛乱,平叛后白敬留守西华县清凉寺,其后人在此地建村,逐渐发展壮大,因村民多为白姓,故名。
姚氏族谱记载,明初国家实行移民政策,姚氏族人从山西省襄陵县迁入此处建村,并在村中颍河故道上建桥,取村名姚桥。1980年姚桥发展为三个村,按照所处位置分别得名姚桥河南、姚桥河北、姚桥后庄,故名。
据姚氏族谱记载,明代,姚氏族人从山西省襄陵县迁入此处建村,并在村中颍河故道上建桥,取村名姚桥。1980年,姚桥发展为三个村,按照地理位置分别得名姚桥河南、姚桥河北、姚桥后庄,故名。
据姚氏族谱记载,明代,姚氏族人从山西省襄陵县迁入此处建村,并在村中颍河故道上建桥,取村名姚桥。1980年,姚桥发展为三个村,按照地理位置分别得名姚桥河南、姚桥河北、姚桥后庄,故名。
有两种说法,一是商代高宗在今临颍县高宗寨建郡,存粮颇多,于距都城七里处建一座储粮仓库,以备后荒,此处得名七里仓。还有一种说法,三国时期魏国名将邓艾率兵在此屯田储粮,所建粮仓紧密相连达七里许,故名七里仓。后发展为五个村庄,按照地理位置排序,得名七里仓一村,故名。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