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富源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富源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元代时期,中安街道境域为罗山县平夷乡民安里(乡、里治今县城)。

明代时期,为平夷千户所。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后,为平彝县民安里。

民国时期,里改区,为民安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改为中安镇。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至1950年3月,更名立基镇。

1950年4月,设平彝县清溪区。

1952年8月,为平彝县清溪区。

1957年5月,撤区并乡,分属龙海、多乐、中安3乡。

1958年10月,撤区乡建制,分属龙海、海坪2公社。

1959年10月,增设凉水井公社。

1962年10月,设城关区。

1970年4月,区改公社,公社改大队。

1981年10月,中安镇由城关区析出置区级中安镇。

1984年2月,撤公社建区,分属中安镇和城关区。

1988年2月,城关区并入中安镇。

胜境街道由中安镇撤镇设街道而成,成立于2013年12月20日。

元朝时期,营上镇境域属罗山县平夷乡长治里。

明朝时期,为平夷卫羊肠营。

清朝中后期,为沾益菱角安氏的飞地,改土归流后划归平彝县。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又划属沾益县。

民国时期,里为区属平中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划归平彝县,祖德、南冲5乡。

1952年,改称营山区、久安里划入营山区,1957年5月,撤区设海戛、海丹、竹园、大坪4大乡,属县直属乡。

1959年1月,撤并大乡为营山区,辖20公社。

1969年11月,改营山公社。

1984年1月,改营山区,辖25小乡。

1988年1月,撤区设营上镇,久安里析出置竹园乡。

元至元二年(1336年)至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属亦佐县巴兰乡向义里。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后,属平县向义里。

民国时期,改里为区。

1950年,沿区建置。

1952年,设黄泥区。

1958年10月,撤区分设黄泥河、箐口、五乐3公社,下设39管理区。

1961年3月,恢复黄泥河区。

1970年4月,区改公社、公社改大队。

1984年2月,公社改区、大队改乡。

1988年6月,撤区设镇,古敢、补掌、沙营3乡析出置古敢水族乡。

元朝时期,为罗山县平夷乡久安里。

明朝时期,属平夷卫久安里。

清朝时期,属平县久安里。

民国时期,改里为区,为久安区。

1949年10月,属营山区。

1988年1月,从营上区析出置竹园乡。

2001年7月,撤乡设竹园镇。

元朝时期,属罗山县平夷乡民安里。

明朝时期,为平夷卫后所。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后,分属平县、沾益州宣威州。

民国时期,沿袭。

1952年,属清溪区。

1958年,设立后所、庆云、小冲公社。

1961年,设后所区。

1964年,宣威县业土依、白龙洞划归后所区。

1970年4月,区改公社。

1984年2月,公社改区。

1987年10月,撤区设乡。

2001年7月,撤乡设镇。

元朝时期,属罗山县平夷乡长治里。

明朝时期,属平夷千户所。

清朝时期,为平彝县长治里。

民国时期,为平县长治区。

1952年8月,设大河区。

1957年5月,撤区设乡,分属大河、篆湾、铜厂、清水4乡。

1958年10月,撤区乡建制,分属铜厂、大河2公社。

1961年5月,设大河区。

1970年4月,区改公社。

1984年2月,公社改区。

1987年10月,撤区设乡。

2002年3月,撤乡设镇。

元朝时期,属罗山县平夷乡。

明朝时期,属平夷卫。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后,分属平县独户里和民安里。

民国时期,里改区,为独户区。

1952年2月,为平县东山区。

1955年,并乡设区。

1958年10月,撤区乡建制,分属墨红、补木、田冲公社。

1965年,缩小区乡建制。

1970年4月,区改公社,公社改大队。

1984年2月,撤公社设区,仍属东山区。

1988年,东山区改为墨红乡。

2002年9月,撤乡设镇。

元至元二年(1336年),置亦佐县,属巴兰乡幕风里。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撤平夷卫和亦佐县置平彝县,仍为巴兰乡慕风里。

民国里改区,为慕风区。

1950年4月,属平中区,同年8月,设富村区。

1952年8月,改为松子山区。

1958年10月,设富村、古本、水井、祖德4公社。

1961年5月,恢复富村区。

1984年2月,公社改区,大队改乡。

1988年2月,撤区设乡。

2002年9月,撤乡设镇。

元至元二年(1336年)至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属亦佐县巴兰乡向义里。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撤平夷卫和亦佐县置平县属向义里。

民国时期里改区。

1950年3月,为平县十八连山区富源乡。

1952年,为八宝乡。

1953年,老厂、拖竹、大格、押租、新角5个村划入十八连山区。

1962年10月,设老厂区。

1970年4月,区改公社。

1984年2月,公社改区。

1988年2月,撤区设乡。

2009年9月,撤乡设镇。

1988年2月,区乡改革时,古敢、沙营、补掌3小乡从黄泥河区分出,设立古敢水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