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干江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干江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地古称“寨头”,据传明末时,为抵抗倭寇和海盗入侵,官兵在山上立寨、筑炮台、建教练场。清代,南北往来的渔客商木帆船经“寨头”海港时,必锚泊候潮,“寨头”遂变迁为“栈头”。同时据清《玉环厅志》载:“栈头港西接花岩浦,东过洋坑,通灵门港,外到洋屿,鸡冠山诸山,为南北往来通衢,商船停泊为此以侯风信。”故该港就成为一个泊船的“栈”,取名为栈头。因该行政村地处下方,故名下栈头。
干江村由桔场村和干江村合并而成,六十年代,桔场村原属于干江村,因干江村是干江镇的中心村,综合实力强,故以干江村命名。
村民在海边用海水制盐。
古时辖地靠山有座盐廒,故称老廒前,后谐音写作老傲前。
该行政村地处上小屿和下小屿的山门下方,古时屿即为明礁,故称下礁门。
该行政村地处上小屿和下小屿的山门上方,古时屿即为明礁,故称上礁门。
该自然村前面有一片广阔的田垟和海涂,村后有山坑,故名叫垟坑。
该行政村位于山头,村中有一佛殿,人们称为殿山头。后因村前都是水田,改名为田山头,又因谐音改成甸山头。
该地古称“寨头”,据传明末时,为抵抗倭寇和海盗入侵,官兵在山上立寨、筑炮台、建教练场。清代,南北往来的渔客商木帆船经“寨头”海港时,必锚泊候潮,“寨头”遂变迁为“栈头”。因辖地在港北半山腰,故取名“上栈头”。
传说古时有将军战败,骑白马坠入山岙,且该地山形似白马,故称白马岙。
该行政村位于垟坑的山岭头,故名垟岭村。
坐落于一座形似木杓的山咀头,故名木杓头。
古时山上有炮台和烟墩,称炮台山,因该行政村坐落于炮台山,故名炮台村。
双兴村由花明村和湖山头村合并而成,两村合并后取名双兴村,意寓兴旺发达、高兴愉快,故名。
滨海村由东渔村和断岙村合并而成,南邻滨港工业城,又是干江镇滨海风光带东边起点,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