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广丰区横山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广丰区横山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福建邵武黄姓徒此开村,清代设上、下两店,得名下铺,后以古区划名村,得名廿四都。因该居民委员会驻地在廿四都而得名。
清顺治十年(1653),福建泉州刘姓徒此立居,旧有两店,此处居上,因名上铺。村委会驻地位于上铺,故名上铺村民委员会。
境内灯笼桥、上东山、下东山三个自然村皆在东山西坡上,以此得名东山片村。故名东山村民委员会。
上饶上芦畈余姓建宅于此,得名余村。委会驻于余村,故名余村村民委员会。
相传始祖见村后山上三堆篝火似球,遂名三秋,后讹传为山头。因村委会驻于山头而得名。
元末徽州夏姓避乱至此安居,以古区划命名为廿三都。委会驻于廿三都而得名廿三都村民委员会。
当地人称平坦开阔的地方为洋,因地处叶坞、老佛堂等数条山垄的出口处的开阔地,故名前洋。委会驻于前洋,故名前洋村民委员会。
“上孚”是指上孚村。因便于管理下辖自然村日常事务,驻地上孚村,故名。
明景泰年间(1450-1456)余村余姓见此处双峰屹立,层峦耸翠,遂结庐于封底,得名双峰底。委会驻于双峰底而得名。
此地故名坐九洋,因当地人操福建闽南方言,把坐九洋叫成柴九洋。委会驻地位于柴九洋,故名柴九洋村民委员会。
此地下游有龙潭,由此得名龙潭坪。委会驻地位于龙潭坪,故名龙潭村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