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灌口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灌口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传明崇祯年间有深青驿吏携带李清源(称李真君,俗称二郎神,秦代筑灌县都江堰治水能手李冰之子)神炉从四川灌县来此供奉。驿吏死后,他蓄养的猎犬将神炉衔至凤山,日夜卧守。乡人奇之,便在猎犬卧守处建庙塑大使公(即二郎神)奉祀,后香火日盛。为纪念神炉来自灌县,遂以灌口为地名。
传明崇祯年间有深青驿吏携带李清源(称李真君,俗称二郎神,秦代筑灌县都江堰治水能手李冰之子)神炉从四川灌县来此供奉。驿吏死后,他蓄养的猎犬将神炉衔至凤山,日夜卧守。乡人奇之,便在猎犬卧守处建庙塑大使公(即二郎神)奉祀,后香火日盛。为纪念神炉来自灌县,遂以灌口为地名。
单一陈姓自然村。清中叶邻村陈井分衍,对陈井而言地势较高,称上头陈,后谐音“上头亭”。
打铁行自然村别名铁山,古时有小山状像铁块,故名。
因黄姓族人聚居得名。
辖内双桥明珠和乐活小镇生活小区,各取一字得名。
宋属安仁里,因名安仁大道。
靠山,多大小坑沟,故名。
驻深青村,故名。
村委会驻地田头村,故名。
村周围地势低,似船浮在大水塘中,清时称瑞塘,后改上塘。
传河南李姓、林姓开基,故名。
取原东保、金辉二村各一字组成。
顶许位于许溪上游,故名。
陈姓村民均迁自东孚镇莲花村,分居松山、洪茂、新亭三聚落,呈三角分布,故称三社。1960年增加东蔡、西蔡2自然村,为5村社,村名仍习惯叫三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