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贵阳市白云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贵阳市白云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1978年设置艳山红街道。

1996年,面积28平方千米,人口2.1万人,辖第一至第九9个居委会,其中第八、第九居委会分别在金华农场、金西煤矿,距离街道办事处15千米。

后居委会调整为长宁、长山、红云、迎宾、中航、新星、蓝天7个社区。

2012年3月30日,撤销艳山红街道,设立艳山红社区服务中心、红云社区服务中心。

2020年,根据筑府发〔2020〕2号市人民政府关于科学规范设置街道办事处的通知,白云区撤销铝兴、大山洞、白沙关、艳山红、红云、都新、泉湖7个社区服务中心,设立大山洞、云城、龚家寨、都拉营、泉湖5个街道办事处。

泉湖街道辖原泉湖社区的南湖,天林,米兰春天,优品城邦4居和原红云社区的红云,同心,新星,蓝天,长宁,长山,中航7居,共计11居委会。

1975年5月,撤销白云镇,在原白云镇辖区建立2街道革命委员会,大山洞街道革命委员会是其中之一。

1978年4月,从大山洞街道革命委员会辖区析出部分置艳山红街道革命委员会。

1979年,大山洞街道革命委员会改大山洞街道。

根据筑府发〔2020〕2号市人民政府关于科学规范设置街道办事处的通知,白云区撤销艳山红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云城街道办事处。

1975年5月成立,时称龚家寨街道革命委员会。

1981年4月,改龚家寨街道。

2011年2月,撤销龚家寨街道,改制为铝兴、白沙关2个社区服务中心。

2020年1月,撤销铝兴、白沙关2个社区服务中心,设立龚家寨街道办事处。

1973年前,属乌当区白云镇。

1973年6月7日,撤销乌当区白云镇,恢复白云区,属白云区。

1975年5月,设置都拉营街道革命委员会。

1976年,撤销。

1988年8月,复置,称都拉营街道。

1988年11月,成立5居民委员会。

2004年10月,5居民委员会整合为3社区居民委员会。

2011年末,辖汇通广场、汇通花园、都拉铁路3个居民委员会,下设44个居民小组。

2012年3月30日,正式撤销大山洞、艳山红、都拉营3个街道,设立大山洞、艳山红、红云、都拉营4个社区服务中心。

2020年1月,白云区撤销都新社区服务中心,设立都拉营街道办事处。

明先属贵州前卫,后属新贵县辖地。

清大部分属贵筑县西下里,贵阳府辖地麦西里。

民国三年~民国三十年(1914~1941年),境内设置白云镇、南高乡(今上、下高山一带)、中坝乡、曹官乡,与置于今麦架镇境的朱官乡、孙官乡、沈官乡和置于今都拉乡境的都溪乡、晋乐乡、凤凰乡等同属资阳县第八区(原北一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7月,贵阳设市后,改属贵筑县白云区,上述乡合并建白云乡,下设15保,127甲。

1952年,复建白云乡、中坝乡,属贵筑县第六区(沙子哨区)。

1958年2月,全境划归贵阳市,属贵阳市乌当区;同年9月,合并高潮、都溪、中坝、麦架4高级社,组建越美(白云)公社;同年12月,团结、越美、跃进3公社合并为沙文公社,在今艳山红镇建白云管理区。

1959年12月,建贵阳市的白云镇时,属沙文公社。

1960年5月,成立白云城市公社时,属沙文分社。

1961年6月,沙文分社分建为沙文、牛场、麦架、艳山红4公社时,艳山红公社正式成立。

1962年7月,白云镇由市辖镇改为区辖镇后,划归贵阳市乌当区,原4公社合并为沙文和艳山红2公社。

1973年6月,恢复白云区建制,复归白云区。

1983年,艳山红公社改艳山红乡。

2002年,艳山红乡撤乡建镇。

2022年12月26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命名白云区艳山红镇为贵州省园林城镇。

清代大部分属贵筑县西下里,一部分属贵阳府亲辖地麦西里,少部分属贵筑县西隅里。

民国三年至三十年(1914~1941年),设置在今镇境内的朱官、孙官、沈官3乡,属贵阳县第八区(原北一区),摆毛(茅)乡属贵阳县第九区(原北二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7月,贵阳设市后,改属贵筑县白云区,上述各乡及今艳山红镇境内的白云镇、南高乡、中坝乡、曹官乡和都拉乡境内的都溪、晋乐、凤凰3乡合并为白云乡。

1952年,建麦架乡,属贵筑县第六区(沙文区)。

1956年,属贵筑县白云区。

1958年2月,全境划归贵阳市,属贵阳市乌当区。

1958年9月,麦架、中坝、高潮、都溪4高级社合并为越美公社。

12月,团结、越美、跃进3公社合并建立沙文公社,在今麦架镇境内设置麦架管理区。

1959年12月,属贵阳市白云镇(市辖镇)。

1961年6月,管理区改麦架公社。

1962年,麦架公社并入艳山红公社。

7月,白云镇由市辖镇改为区镇,复归乌当区。

1973年6月,恢复白云区建制后,改属白云区。

1983年,撤社建乡时,由艳山红公社分出建立麦架乡。

2002年,麦架乡改镇。

清大部分属贵阳府辖地麦西里和贵筑县北上里。

民国三年至三十年(1914-1941年)6月,属贵阳县,当时在今沙文镇境内设置有沙子哨镇、麻堡乡、吊堡乡、金甲乡、蒙台乡、斑竹乡,属贵阳县第八区(北一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7月,贵阳设市后,上述乡(镇)及当时置于今牛场布依族乡境内的黄官、红锦、文华、蓬莱4乡合并为沙文乡,下分15保、162甲,属贵筑县白云区。

1952年,建沙文、金甲2乡,属贵筑县第六区(沙文区)。

1956年,属贵筑县白云区。

1958年2月,沙文全境划归贵阳市,属贵阳市乌当区。

1958年9月,沙文、金甲、麻堡3高级社合并为跃进公社。

12月,团结、越美、跃进3公社合并为沙文公社,属贵阳市乌当区。

1959年12月-1962年6月,属贵阳市白云镇(市辖镇)。

1960年5月,成立白云公社后,改称沙文公社。

1961年6月,沙文公社分建为沙文、牛场、麦架、艳山红4公社。

1962年7月,撤销白云镇的市辖镇建制,辖地划属乌当区,同时成立区辖镇白云镇,原4公社合并为沙文和艳山红2公社。

1962年7月-1973年5月,属贵阳市乌当区。

1973年6月,恢复白云区建制,沙文和艳山红2公社复归贵阳市白云区。

1983年,撒社建乡时,沙文公社分建为沙文乡和牛场布依族乡。

2002年,沙文乡改沙文镇。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四月,属贵阳府辖地水边里。

民国二十年(1931年),属贵阳县第八区晋乐、都溪、风凰3乡。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贵阳县第八区都喇营联保。

民国三十年(1941年)七月,属贵筑县白云区沙文乡都拉联保。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属贵筑县白云区沙文乡。

1952~1957年,属贵筑县第六区(沙子哨区)都溪乡。

1958年9月,合并都溪、大坝、高潮、麦架4高级社组建越美公社,建都拉营生产大队;同年12月,团结、越美、跃进3公社合并为沙文公社,属贵阳市乌当区。

1961年6月,沙文公社划分为沙文、牛场、麦架、艳山红4公社。

1961~1983年,属艳山红公社。

1984年1月,撤社建乡、村,从艳山红公社中分离筹建都拉布依族乡。

清代,境域大部分属贵阳府辖地水边里和贵筑县的北上里一小部分属贵筑县东下里。

民国三年(1914年)至三十年(1941年)6月,在今牛场乡境内设置的文华、蓬莱、黄官、红锦4乡属贵阳县第八区(原北一区);境内设置的大陵(大林)乡,属贵阳县第二区(原东一区)。

民国二十年(1931年),牛场为贵阳县第八区文华乡驻地,时辖牛场、云岩寨、大山、大土、大坝、大坡等自然村寨。

民国三十年(1941年)7月至1949年11月,属贵筑县白云区沙文乡。

1952年,在今乡境内建牛场、红锦2乡,属贵筑县第六区(沙文区);建大林乡属贵筑县第八区(又名水田区)。

1958年2月,全境划归贵阳市,属贵阳市鸟当区。

同时原大林乡辖的大林、簸箩戈、火烧寨、石龙、安板田、小山、大山、尖山8自然村寨由水田区划归沙文区;同年9月,大林、牛场、红锦等高级社合并为团结公社;同年12月,与越美、跃进2公社合并为沙文公社,乡境建牛场、红锦、大林3管理区。

1959年12月,建立属贵阳市辖区的白云镇(习惯上仍称白云区)后,改属白云区。

1960年5月,成立白云(城市)公社后,属白云区沙文公社。

1961年6月,从沙文公社划出,成立牛场公社。

1962年7月,并入沙文公社,属乌当区。

1973年6月,恢复归白云区建制,复归白云区。

1984年1月,撒社建乡,原沙文公社分建为沙文乡和牛场乡。

1984年8月,牛场乡改牛场布依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