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泗洪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泗洪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青阳为古国名。《泗虹合志》记载:“黄帝之孙少昊青阳氏分支子于此。”青阳以此得名。历史上称过集、寨、关、汛、市,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称为青阳镇。属泗州临淮县。 [详细]
  沿用原大楼乡“大楼”命名。大楼,清代一许姓武举在此建一座土炮楼用于防盗防匪,炮楼较为高大,得名大楼。 [详细]
  境内土岗重叠,取名重岗山而得名。 [详细]
  唐朝时称为双溪,宋初逐渐形成集市,因面临淮河,名顺河集。据《泗州志》记载,清康熙27年(1688年)称双沟镇,以地东西两侧各有淮河汊流得名。 [详细]
  相传三国时魏国曾屯兵于此,故名。 [详细]
  唐时,官府在村南400处开挖一面大塘,此村位于塘北高处,以故得名。 [详细]
  西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17年),置临淮郡,此为临淮地名之始,即因面临淮河而得名。 [详细]
  春秋时为古徐国都城所在地。《泗虹合志》记载:“……南北朝时置、或曰徐城地,土基犹少半,故名。”即在南朝梁时(509年),因徐国城低洼处全部被水所淹,只剩下一半,徐城始称为半城。 [详细]
  以驻地孙园命名。孙园:孙姓村庄有柿树园,得名孙园。 [详细]
  因古时候九座梅花山上梅花繁茂而得名。 [详细]
  源于明万历4年(1576年),宿迁知县喻文伟建归仁集,据孔子“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之句取名。清道光年间(1821-1850),江彦述建归仁圩。 [详细]
  《淮阴市志》记载:古名公安镇,同治5年(1866年),清军在此农民起义军,一时得逞,将其改名为金锁镇。(《泗阳县志》载:圩为清同治元年1862年,陈临惠所筑,约500户,设重兵而守之,故名金锁镇,又曰金锁关。)。 [详细]
  过去属湖荡地区,由于历年洪水泛滥,大量泥沙淤积,湖荡变成农田,山东朱姓迁居此地,故称。 [详细]
  地处古泗州与桃源县(今泗阳)交界。100多年前,名为沙砬口,是苏皖交界,后兴为附近较大集市,故名界集。 [详细]
  其地南北狭长,两侧低洼,中间岗岭延伸湖边,开如卧龙,后兴为集市,因此得名。 [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