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黄甲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黄甲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杨桥村曾用名黄甲乡三大队,1955年以村内一座杨疯子桥而更名为杨桥村。

双华村曾用名黄甲乡七大队,1955年更名为双华村;2004年并村并组后,原杨桥村与双华村合并为双华社区,沿用至今。

清雍正年间,王家场场镇街道还是很狭窄,街房铺面大多泥砖为墙,草草盖顶;进场口右侧有两颗黄桷树和清乾隆3年修建,供奉孔子和关公的一座文武庙。

民国8年,王家场场镇不幸遭遇大火,街坊、庙宇付之一炬,大火后房屋开始重建,但规模和气势大不如从前。

1966年,庙宇及一些历史文化产物,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的呼喊声中消失,而两颗黄桷树切给王家场场镇留下了古朴的风韵和历史的见证。

《双流县人民政府对黄甲镇人民政府关于黄甲镇并村并组建社区方案的批复》(双府函[2004]115号)文件组建王家场社区,沿用至今。

曾名长虹村,二大队,1981年以境内长山埂得名长埂村。

2004年6月长埂村与苟家村并村为长埂村,2009年11月根据《双流县人民政府关于撤销黄甲镇文庙村长埂村村建制设立社区的批复》(双府函[2009]201号)文,更名为长埂社区,2009年5月长埂村村民委员会从长埂村2组搬迁至长埂新居家园路141号,沿用至今。

文庙村曾名八村,1952年更名为四大队,1981年以境内一古庙更名为文庙大队,1989年更名为文庙村。

寨子村曾名七村,1952年更名为九大队,1981年以境内贾家寨子更名为寨子大队,1989年更名为寨子村。

2004年根据《双流县人民政府关于撤销黄甲镇文庙村长埂村村建制设立社区的批复》(双府函[2009]201号)文,更名为文庙社区,沿用至今。

曾名十二村,1981年以境内一条长500余米(1华里左右)的陡坡而得名一里坡村。

2004年6月,黄甲镇并村并组,一里坡村和原大堰村合并,保留一里坡村这个地名。

2012年变更为一里坡社区居民委员会,简称一里坡社区,沿用至今。

曾名九村、十大队。

1981年以境内八角塘更名为八角大队。

1984年更名为八角村。

2004年,根据《双流县人民政府对黄甲镇人民政府关于黄甲镇并村并组建社区方案的批复》(双府函[2004]115号)文,扩大八角村规模,扩大后的八角村由原八角村、大田村组成。

2010年,根据《双流县人民政府关于撤销黄甲镇八角村一里坡村村建制设立社区的批复》(双府函[2010]260号)文,更名为八角社区居民委员会,至今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