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黄沙铺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黄沙铺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2005年设立,属大畈镇管理至今。

明、清属兴国州吉口里;民国属阳新南乡;1950年划归通山县后,属黄沙区黄沙乡,分设晨光、老屋赵、赵家垅三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黄沙人民公社黄沙管理区,改设为晨光生产大队和老屋赵、赵家垅二个生产队;1962年设区建公社,属黄沙区黄沙公社;1975年撤区并公社,属黄沙公社;1984年恢复区、乡镇制,属黄沙区黄沙铺镇,复设晨光、老屋赵、赵家垅三村;1987年撤区设乡镇,属黄沙铺镇;1999年撤乡并镇时,合黄沙铺镇和万家乡为黄沙铺镇,晨光、老屋赵、赵家垅三村属之;2002年合村并组时,合晨光、老屋赵、赵家垅三村为晨光村,隶属黄沙铺镇管辖至今。

明、清属兴国州吉口里;民国属阳新南乡;1950年划归通山县后,属黄沙区毛坪乡,分设烽火、丁家二村;1954年调整行政区划,属黄沙区黄沙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黄沙人民公社黄沙管理区,改设为烽火生产大队和丁家生产队;1962年设区建公社,属黄沙区黄沙公社;1975年撤区并公社,属黄沙公社;1984年恢复区、乡镇制,属黄沙区黄沙铺镇,复设烽火、丁家二村;1987年撤区设乡镇,属黄沙铺镇;1999年撤乡并镇时,合黄沙铺镇和万家乡为黄沙铺镇,烽火、丁家二村属之;2002年合村并组时,合烽火、丁家二村为烽火村,隶属黄沙铺镇管辖至今。

明、清属兴国州吉口里;民国属阳新南乡;1950年划归通山县后,属黄沙区中通乡,分设大孟、中通、阮家墩三村;1954年调整行政区划,属黄沙区黄沙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黄沙人民公社孟拢管理区,改设为中通生产大队和大孟、阮家墩二个生产队;1962年设区建公社,属黄沙区黄沙公社;1975年撤区并公社,属黄沙公社;1984年恢复区、乡镇制,属黄沙区孟垅乡,复设大孟、中通、阮家墩三村;1987年撤区设乡镇,属黄沙铺镇;1999年撤乡并镇时,合黄沙铺镇和万家乡为黄沙铺镇,大孟、中通、阮家墩三村属之;2002年合村并组时,合大孟、中通、阮家墩三村为中通村,隶属黄沙铺镇管辖至今。

明、清属兴国州吉口里;民国属阳新南乡;1950年划归通山县后,属黄沙区孟垅乡,分设孟垅、四门、九折、梅窝四村;1954年调整行政区划,属黄沙区黄沙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黄沙人民公社孟垅管理区,改设为孟垅生产大队和四门、九折、梅窝四个生产队;1962年设区建公社,属黄沙区孟垅公社;1975年撤区并公社,属黄沙公社;1984年恢复区、乡镇制,属黄沙区孟垅乡,复设孟垅、四门、九折、梅窝四村;1987年撤区设乡镇,属黄沙铺镇;1999年撤乡并镇时,合黄沙铺镇和万家乡为黄沙铺镇,孟垅、四门、九折、梅窝四村属之;2002年合村并组时,合孟垅、四门、九折、梅窝四村为孟垅村,隶属黄沙铺镇管辖至今。

元朝属兴国州;明、清属兴国州吉口里;民国属阳新南乡;1950年划归通山县后,属黄沙区源头乡,分设源头、泉坑、大幕、孟林四村;1954年调整行政区划,属黄沙区黄沙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黄沙人民公社黄沙管理区,改设为源头、泉坑、大幕、孟林四个生产队;1962年设区建公社,属黄沙区黄沙公社;1975年撤区并公社,属孟垅公社群联大队;1984年恢复区、乡镇制,属黄沙区源头乡,复设源头、泉坑、大幕、孟林四村;1987年撤区设乡镇,属黄沙铺镇;1999年撤乡并镇时,合黄沙铺镇和万家乡为黄沙铺镇,源头、泉坑、大幕、孟林四村属之;2002年合村并组时,合源头、泉坑、大幕、孟林四村为源头村,隶属黄沙铺镇管辖至今。

明、清属兴国州吉口里;民国属阳新南乡;1950年划归通山县后,属黄沙区柏树乡,分设柏树、里池二村;1954年调整行政区划,属黄沙区黄沙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黄沙人民公社黄沙管理区,改设为柏树生产大队和里池生产队;1962年设区建公社,属黄沙区黄沙公社;1975年撤区并公社,属黄沙公社;1984年恢复区、乡镇制,属黄沙区源头乡,复设柏树、里池二村;1987年撤区设乡镇,属黄沙铺镇;1999年撤乡并镇时,合黄沙铺镇和万家乡为黄沙铺镇,柏树、里池二村属之;2002年合村并组时,合柏树、里池二村为柏树村,隶属黄沙铺镇管辖至今。

明、清属兴国州永福里;民国属阳新南乡;1950年划归通山县后,属黄沙区梅田乡,分设梅田、保桥杨、丁乐汪三村;1954年调整行政区划,属黄沙区黄沙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黄沙人民公社梅田管理区,改设为梅田生产大队和保桥杨、丁乐汪二个生产队;1962年设区建公社,属黄沙区梅田公社;1975年撤区并公社,属黄沙公社;1984年恢复区、乡镇制,属黄沙区梅田乡,复设梅田、保桥杨、丁乐汪三村;1987年撤区设乡镇,属黄沙铺镇;1999年撤乡并镇时,合黄沙铺镇和万家乡为黄沙铺镇,梅田、保桥杨、丁乐汪三村属之;2002年合村并组时,合梅田、保桥杨、丁乐汪三村为梅田村,隶属黄沙铺镇管辖至今。

明、清属兴国州吉口里;民国属阳新南乡;1950年划归通山县后,属黄沙区黄沙乡,分设泉塘、石兰桥二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黄沙人民公社黄沙管理区,改设为泉塘、石兰桥二个生产队;1962年设区建公社,属黄沙区黄沙公社;1975年撤区并公社,属梅田公社双丰大队;1984年恢复区、乡镇制,属黄沙区梅田乡,复设泉塘、石兰桥二村;1987年撤区设乡镇,属黄沙铺镇;1999年撤乡并镇时,合黄沙铺镇和万家乡为黄沙铺镇,泉塘、石兰桥二村属之;2002年合村并组时,合泉塘、石兰桥二村为泉塘村,隶属黄沙铺镇管辖至今。

明、清属兴国州吉口里;民国属阳新南乡;1950年划归通山县后,属黄沙区黄沙乡,分设下陈、楂林坪、坳下三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黄沙人民公社黄沙管理区,改设为下陈生产大队和楂林坪、坳下二个生产队;1962年设区建公社,属黄沙区黄沙公社;1975年撤区并公社,属黄沙公社;1984年恢复区、乡镇制,属黄沙区梅田乡,复设下陈、楂林坪、坳下三村;1987年撤区设乡镇,属黄沙铺镇;1999年撤乡并镇时,合黄沙铺镇和万家乡为黄沙铺镇,下陈、楂林坪、坳下三村属之;2002年合村并组时,合下陈、楂林坪、坳下三村为下陈村,隶属黄沙铺镇管辖至今。

明、清属兴国州吉口里;民国属阳新南乡;1950年划归通山县后,属城关区高槎坪乡,分设高槎坪、大茶园二村;1954年调整行政区划,属城关区万家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城关人民公社万家管理区,改设为高槎坪生产大队和大茶园生产队;1962年设区建公社,属环城区万家公社;1975年撤区并公社,属万家公社;1984年恢复区、乡镇制,属环城区万家乡,复设高槎坪、大茶园二村;1987年撤区设乡镇,属万家乡;1999年撤乡并镇时,合黄沙铺镇和万家乡为黄沙铺镇,高槎坪、大茶园两村属之;2002年合村并组时,合高槎坪、大茶园二村为高槎坪村,隶属黄沙铺镇管辖至今。

明、清属兴国州吉口里;民国属阳新南乡;1950年划归通山县后,属城关区宋家桥乡,分设上坳、岭背二村;1954年调整行政区划,属城关区万家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城关人民公社万家管理区,改设为上坳生产大队和岭背生产队;1962年设区建公社,属环城区万家公社;1975年撤区并公社,属万家公社;1984年恢复区、乡镇制,属环城区万家乡,复设上坳、岭背二村;1987年撤区设乡镇,属万家乡;1999年撤乡并镇时,合黄沙铺镇和万家乡为黄沙铺镇,上坳、岭背两村属之;2002年合村并组时,合上坳、岭背二村为上坳村,隶属黄沙铺镇管辖至今。

明、清属兴国州吉口里;民国属阳新南乡;1950年划归通山县后,属城关区柘坑乡,分设大地、沉水、泥湖三村;1954年调整行政区划,属城关区万家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城关人民公社万家管理区,改设为大地生产大队和沉水、泥湖二个生产队;1962年设区建公社,属环城区万家公社;1975年撤区并公社,属万家公社;1984年恢复区、乡镇制,属环城区万家乡,复设大地、沉水、泥湖三村;1987年撤区设乡镇,属万家乡;1999年撤乡并镇时,合黄沙铺镇和万家乡为黄沙铺镇,大地、沉水、泥湖三村属之;2002年合村并组时,合大地、沉水、泥湖三村为大地村,隶属黄沙铺镇管辖至今。

明、清属兴国州吉口里;民国属阳新南乡;1950年划归通山县后,属城关区柘坑乡,分设西庄、石屋坑二村;1954年调整行政区划,属城关区万家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城关人民公社万家管理区,改设为西庄生产大队和石屋坑生产队;1962年设区建公社,属环城区万家公社;1975年撤区并公社,属万家公社;1984年恢复区、乡镇制,属环城区万家乡,复设西庄、石屋坑二村;1987年撤区设乡镇,属万家乡;1999年撤乡并镇时,合黄沙铺镇和万家乡为黄沙铺镇,西庄、石屋坑二村属之;2002年合村并组时,合西庄、石屋坑二村为西庄村,隶属黄沙铺镇管辖至今。

明、清属兴国州吉口里;民国属阳新南乡;1950年划归通山县后,属城关区柘坑乡,分设兰田、白果坪二村;1954年调整行政区划,属城关区万家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城关人民公社万家管理区,改设为兰田生产大队和白果坪生产队;1962年设区建公社,属环城区万家公社;1975年撤区并公社,属万家公社;1984年恢复区、乡镇制,属环城区万家乡,复设兰田、白果坪二村;1987年撤区设乡镇,属万家乡;1999年撤乡并镇时,合黄沙铺镇和万家乡为黄沙铺镇,兰田、白果坪二村属之;2002年合村并组时,合兰田、白果坪二村为兰田村,隶属黄沙铺镇管辖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