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火店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火店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据张氏家谱记载,四世祖由张老家迁此定居,建楼一座,名张单楼。明崇祯十六年(1643)虎三公由张老家迁此,开染坊,改名张染坊。
明代,邵氏先祖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因单一邵姓,称邵庄。
明洪武年间,李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名李店。
明正德年间,王氏三世祖由火店南王阁迁此建寨,得名王寨。
明正统十年(1446),刘氏三世祖从芒山迁此并建楼,得名刘楼,因周围碱地多,故又称碱地刘楼。
据《班氏族谱》记载,元代班氏由陕西省扶风县迁此建村。因当时单一班姓,有一早晨小集市,故称班家集,后简称班集。
清代,孙氏原为永城北刘破楼村,给本地一刘姓大户看管柿园,后孙氏繁衍众多,业盛购买刘氏柿园,定居于此,因单一孙氏,故名孙庄。
据《刘氏家谱》载:明洪武年间,刘氏先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因当时交通方便,村内有小店,故名刘店。
明洪武年间,邵氏自砀山县东南邵桥迁此定居。因本村后裔外迁多处,故名邵老家。
明洪武年间,邵氏先祖有洛阳安乐窝村迁此建村,又在邵老家东边,称为邵长庄。
明洪武年间,田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地势低洼,故名田家洼。后因起集,易名田集。
明代,马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称马庄,后马氏绝嗣。清咸丰年间,邵氏自邵老家移此定居,1938年因战乱,附近小周庄迁马庄西头定居,邵、周两姓和睦相处,村名沿用。
明洪武三年(1370),张氏先祖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垦荒种植,后生三子宅基高筑,农闲时父子四人以做香枝销售各地,故取名张香庄。
明永乐年间,梁氏先祖从山西洪洞县迁居原永城县北鱼山,后又迁此居住,因地势较低,故得今名。
明洪武二年(1369),陈氏先祖自山西洪洞县迁居今永城西四十五华里陈楼。明永乐年间,陈氏兄弟二人率族众由陈楼迁此居住,名陈厂。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