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蚶江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蚶江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蚶江,即古为泉州港重要港口,宋靖国年间(1098年)有沈氏居于此地,命名为“沈江”。晋江下游自溜江而下,经法石、圣姑、陈埭岱屿,这一段江称蚶江,是晋江的出海处,明末郑成功于附近设置水操场,命周围军民沿江殖树蚶,蚶江之名由此而来。蚶江村村民委员会,是由蚶江村村民选举产生的,可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锦江,即古时境内有一私塾先生,临江兴办私塾,取“晋江”为名,后沿用“锦江”之称,又因大部分村民姓纪,故又称“纪厝”,故名。
锦里,即原建居靠近蚶江村,因受风沙侵袭,后移建于较内陆的小山丘低洼带定居,俗称“里内”,由于村民生活舒适,故雅称为“锦里村”,故名。
石渔,即临海,常年以海洋捕捞营生,历史上有“日湖”“玉湖”之称,是泉州古港重要古渡,“海上丝绸”起源点之一,故名。
石农,即由以前的石湖村拆出来,主要以耕地、农业营生,故名。
大厦,即地处泉州湾南岸滨海地带,面临大片海滩。田园土地易走水漏肥,不利耕作,而被称为“大漏”,后雅化为“大厦”,故名。
因村庄呈龙脉状,又依晋水。“龙”为龙脉,“津”谓之水,古称龙津。据“晋江县志”载:宋末,龙津里围海筑堤为埭,堤岸后成为道路,称海仔路。堤内称海埭。又因村内有一大池塘,池中长出美丽的荷莲,池面莲花映日,荷叶葱郁,富有诗意,称为“莲池”,故先人以莲池的“莲”与海埭的“埭”冠名,日莲埭。莲埭后拆为三个村,因地理位置居东,故名。
莲中,即因村庄呈龙脉状,又依晋水。“龙”为龙脉,“津”谓之水,古称龙津。据“晋江县志”载:宋末,龙津里围海筑堤为埭,堤岸后成为道路,称海仔路。堤内称海埭。又因村内有一大池塘,池中长出美丽的荷莲,池面莲花映日,荷叶葱郁,富有诗意,称为“莲池”,故先人以莲池的“莲”与海埭的“埭”冠名,日莲埭。莲埭后拆为三个村,因地理位置居中,故名。
莲西,即村庄呈龙脉状,又依晋水。“龙”为龙脉,“津”谓之水,古称龙津。据“晋江县志”载:宋末,龙津里围海筑堤为埭,堤岸后成为道路,称海仔路。堤内称海埭。又因村内有一大池塘,池中长出美丽的荷莲,池面莲花映日,荷叶葱郁,富有诗意,称为“莲池”,故先人以莲池的“莲”与海埭的“埭”冠名,日莲埭。莲埭后拆为三个村,因地理位置居西,故名。
石壁,即南宋年间由西林迁入,因村南双峰耸起,气钟地灵,其山洁白如玉,故先人因山命名,称为玉山,又因村北有二大巨石盘结,壁抵波涛之冲,川流悠远,石壁由此得名。聚族耕种,因地气钟灵,凝聚碧光之精华,壁又雅称“璧”,故先人以玉山的“玉”与石壁的雅称“璧”冠名为“玉璧”,故名。
东垵,即自古莲山西北,邻近习村落有西与石壁砒邻,古时有一埭,先民依埭筑室而居形村落,地形恰如马鞍型,取名(东洼)后洼改为垵,故名。
莲塘,即村边有一座山“莲山”,山下有一池塘,一泓清水、千盘荷叶,点翠莲花争芳斗妍,故名。
溪前,即大部分村民建居于碧溪以南,故名。
青莲,即地处山状若莲花的青山北面,故名。
厝仔,即明代中叶,杂姓为了居于此垦荒造田,曾建有简陋茅屋、房舍(方言简称房舍为“厝”)。外乡人视其低矮、简陋、村落凋敝,而称为“厝仔”,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