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经开区(奓山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3]

经开区(奓山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3]

清末属山阳三里;民国初年,汉阳县建立十八个区,属第八区;1945年全县分四镇十九乡,属奓山乡;1949年全县划分为五区一镇,属第一区;1950年属新东乡;1954年为新生、红光、新华三个农业社;1956年合并为新生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新生大队,属朝阳人民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属黄陵人民公社;1984年改新生村,设新生村村民委员会,属常福乡;1991年属常福镇;2001年乡镇合并,属奓山街道至今。

清末属山阳三里;民国初年,汉阳县建立十八个区,属第八区;1945年全县分四镇十九乡,属奓山乡;1949年全县划分为五区一镇,属第一区;1950年分属公合、新乐、三羊三个乡;1956年为胜利农业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分别设冯湾、岳林、萧湾、雷湾等4个大队,属朝阳人民公社;1965年合并为胜利大队,属朝阳人民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属黄陵人民公社;1976年与新生大队合并为民生大队,属奓山人民公社;1984年改民生村,设民生村村民委员会,属常福乡;1991年属常福镇;2001年乡镇合并,属奓山街道至今。

清末属玉山二里;民国初年,汉阳县建立十八个区,属第八区;1945年全县分四镇十九乡,属奓山乡;1949年全县划分为五区一镇,属第一区;1950年属公合乡;1954年成立建兴、建力两个初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改为建兴、建力两个大队,属朝阳人民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属黄陵人民公社;1984年改兴力村,设兴力村村民委员会,属常福乡;1991年属常福镇;2001年乡镇合并,属奓山街道至今。

清末属玉山二里;民国初年,汉阳县建立十八个区,属第八区;1945年全县分四镇十九乡,属奓山乡;1949年全县划分为五区一镇,属第一区;1950年为第六区十四村;1953年属新联乡;1954年由新民、群新、建新一社,建新二社等4个初级社组成;1956年为友谊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新集大队,属朝阳人民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属黄陵人民公社;1984年改新集村,设新集村村民委员会,属常福乡;1991年属常福镇;2001年乡镇合并,属奓山街道至今。

清末属玉山二里;民国初年,汉阳县建立十八个区,属第八区;1945年全县分四镇十九乡,属奓山乡;1949年全县划分为五区一镇,属第一区;1950年为第十四片村;1951年为新集乡政府;1952年与新集合并为新集乡政府;1956年成立群益、群升农业社,而后两社合并为友爱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改为友爱大队,属朝阳人民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属黄陵人民公社;1984年改友爱村,设友爱村村民委员会,属常福乡;1991年属常福镇;2001年乡镇合并,属奓山街道至今。

清末属山阳三里;民国初年,汉阳县建立十八个区,属第八区;1945年全县分四镇十九乡,属奓山乡;1949年全县划分为五区一镇,属第一区;1950年为新集乡;1956年为新联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新集大队,属朝阳人民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属黄陵人民公社;1979年由友爱、金牛、群建三个大队合并为金牛大队,属黄陵人民公社;1984年改群建村,设群建村村民委员会,属常福乡;1991年属常福镇;2001年乡镇合并,属奓山街道至今。

清末属山阳三里;民国初年,汉阳县建立十八个区,属第八区;1945年全县分四镇十九乡,属奓山乡;1949年全县划分为五区一镇,属第一区;1950年为黄陵十四村;1954年为黄陵七片村;1956年为金牛高级农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改为金牛大队,属朝阳人民公社;1975年撤区并社,属黄陵人民公社;1984年改金牛村,设金牛村村民委员会,属常福乡;1991年属常福镇;2001年乡镇合并,属奓山街道至今。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