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金华开发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金华开发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清光绪年间称庆云乡,属金华县。

1934年称水镜乡、庆云乡。

1939年称秋都乡。

1940年称婺南乡。

1947年属秋都乡、湖滨乡。

1951年设立城关区城南乡。

1955年改属城湖乡。

1959年属市郊公社城南管理区。

1961年改属城西街道,隶属金华县。

1985年划归婺城区。

1986年4月城西街道分设凤凰山、城西、五百滩3个街道。

1990年3月五百滩街道更名为江南街道。

清末,属婺南乡。

民国时期,属秋都乡。

1951年,设立城关区城南乡。

1955年,改属城湖乡。

1959年,属市郊人民公社城南管理处;1961年,改称城南公社。

1984年,复称城南乡,隶属金华县。

1985年,划入婺城区,为婺城区城南乡。

1995年10月,撤销城南乡,设立三江口、西关2个街道。

清末,属婺南乡。

民国时期,属秋都乡。

1951年,设立城关区城南乡。

1955年,改属城湖乡。

1959年,属市郊人民公社城南管理处。

1961年,改称城南公社。

1984年,复称城南乡,隶属金华县。

1985年,划入婺城区。

1995年10月,撤销城南乡,分设为西关、三江口2个街道。

清光绪年间,分称从善乡、庆云乡、循理乡,属金华县。

1934年分称庆善乡、双十乡。

1939年称庆瑞乡。

1947年11月称秋都乡、滨湖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系由秋都、滨湖、清湖三乡划地组成,以秋都、滨湖两乡所辖自然村为多,故取其首字而命名。

1955年11月称城湖乡。

1958年9月属双龙公社秋滨管理处。

1959年2月称双龙公社秋滨大队。

1961年9月改为秋滨公社,属临江区。

1983年10月复称秋滨乡,属金华市白龙桥区。

1985年5月划归婺城区。

1993年改称秋滨镇,仍属婺城区。

2001年由金华市江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托管。

2002年7月,撤销秋滨镇建制,设立秋滨街道办事处。

明成化七年(1471)析金华、兰溪、龙游、遂昌四县之边地,建成汤溪县。

为县府治所在地。

清初为中区、厚大、兰源、黄堂等区。

民国承清制,末期为中枢镇、九峰、循吏、汤塘、礼义等乡镇。

1949年分属城关和中戴、东祝、厚大等乡。

1956年建立汤溪镇。

1958年随汤溪县并入金华县后改称公社。

1983年改乡。

1985年置为镇。

1992年中戴乡、厚大乡、东祝乡并入汤溪镇。

2001年划归婺城区。

清末属汤溪县北区下郑、吕郑、吕村、宝兴、渔田、罗埠、花园、叶湾、新沃、后王、白马、吴村、絣塘、刘家、洋埠、顺民16个庄。

1935年属罗埠镇属罗江、润淋、泽头、界塘乡。

1946年属罗埠、泽头、开化、瀫南乡和中枢镇。

1949年5月设罗埠乡,属汤溪县。

1951年属罗埠、上章、黄路、湖前、花园、大安、莲湖、泽口、洋埠、东祝乡。

1958年分属金华县罗埠、湖田、莲湖公社。

1961年改称罗埠公社;9月设罗埠区,辖罗埠、莲湖、湖田、洋埠、泽口5个公社。

1983年属罗埠、湖田、莲湖乡。

1986年罗埠乡改称为罗埠镇。

1992年5月莲湖、湖田2个乡并入罗埠镇。

2000年底撤销金华县后,划归婺城区。

辖境清末时分属汤溪县洋埠区滕家庄、岩家庄、顺民庄、双港庄、戴村庄、内北区渔田庄、胡家庄。

1935年分属润琳乡、循吏乡。

1936年分属润琳乡、证果乡、循吏乡。

1936年分属瀔南乡、循吏乡。

1951年分属洋埠乡、湖前乡、下潘乡。

1958年为金华县罗埠公社洋埠管理区。

1961年称洋埠公社。

1983年为金华市罗埠区洋埠乡。

1986年为金华县罗埠区洋埠镇。

1992年5月为金华县洋埠镇;2000年底撤销金华县建制后,归属婺城区。

清末属金华县庆云乡、循理乡。

1934年属水镜乡、庆云乡、梅溪乡。

1940年属婺南乡、庆瑞乡。

1947年11月属秋都乡、安地乡。

1949年属城关区清湖乡(部分村属城南、安地、汤店等乡)。

1955年清湖与秋滨合并,称城湖乡。

1958年属雅畈公社清湖管理区。

1961年10月称雅畈区清湖公社。

1976年公社驻地由后徐迁至苏孟。

1983年10月改称清湖乡,属金华市雅畈区。

1984年6月改称苏孟乡。

1985年为婺城区苏孟乡。

1994年石门农垦场10个村委会划归苏孟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