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兰州市各县市区历史沿革

兰州市各县市区历史沿革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置榆中县以来,该区在其西部。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在今西固区设金城县,该区在其东部。

隋开皇元年(581)在皋兰山下至兰州,隋唐时,该区在兰州中部。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吐蕃占领兰州,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党项羌占领兰州。

宋元丰四年(1081)宋朝收复兰州,在隋唐兰州城地拓筑城池,该区在宋兰州中部,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金占领兰州,该区在金兰州中部,金末帝天兴三年(1234)蒙古占领兰州,明洪武二年(1369)明朝攻取兰州。

该区在元明兰州中部。

乾隆三年(1738)置兰州府,兰州降为皋兰县,县城入驻。

民国时,该区为皋兰县政府、甘肃省政府驻地,该区在皋兰县中心部位,辖金城镇(今城关区一部分)、广武镇、东岗镇、太平镇。

1942年,第一至第九9个区,其中的第一至第八区在今城关区。

1949年8月26日兰州市解放后,第一至第七区在今城关区。

1953年3月为第一至第六区。

1955年第一区和第二区合并。

始称城关区,以地处兰州城的内城及关城(郭城)而得名。

第三区改为东岗区,以东岗镇得名。

第六区改为盐场区,以盐场堡得名。

1958年2月,盐场区并入城关区、东岗区。

1960年12月东岗区并入城关区,1968年4月城关区改为东风区,取“东风压倒西风”之义。

1973年8月,东风区恢复为城关区,沿用至今。

1950年初,境内为兰州市第八、第九两区,1953年初,析皋兰县部分乡划入第八区,1956年四区改为七里河区,1960年阿干区并入七里河区,名称沿用至今。

古为边陲重镇,羌戎之地,秦昭王时始入秦版图,属陇西郡。

自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大将李息在此筑“金城”起至今。

西汉昭帝(前81),始置金城县,隶金城郡。

西晋建兴二年(314),金城郡由苑川迁郡治于此,仍领属金城县。

西魏地属子城县。

唐属五泉县。

五代(763),为吐蕃据有。

宋元丰五年(1082),为防御西夏,在此筑堡设防,称西关堡,隶属兰州。

元灭金后,废西关堡,地属巩昌府。

明弘治十二年(1499),在西关堡旧址重建城堡,始称“西古城”。

清代属皋兰县,改名西固城。

民国时仍属皋兰县。

1949年8月,兰州解放,置皋兰县第五区。

1953年3月,皋兰县第五区在川区的西固、柳泉、柳荫、桃园、钟家河、瞿家营、陈官营7乡和山区的范坪、光月、陈井子3乡靠川区的前山部分划归兰州市,建置兰州市第五区,行政区划调整为7个乡。

1955年11月,区政府驻地“西固城”改名兰州市西固区。

1956年8月,兰州市河口区并入,1958年,皋兰县金沟乡划归西固区范坪乡。

1959年7月,临洮县杨家乡划入。

1964年8月,关山公社(原杨家乡)划出归永靖县辖。

1971年,该区新设新城、新和路、新安路三个街道办事处,1976年,陈官营、西柳沟两公社分别改称先锋路、西柳沟街道办事处。

夏、商、周时,安宁区区境为羌戎所居。

春秋战国时,为南下匈奴所占,不在秦版图内。

西汉逐匈奴后始置金城县,区境属之。

经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县名数更,区境曾先后属金城、五泉、兰县辖地。

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兰州陷于吐蕃,区境遂为分散的吐蕃部族所据。

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区境直辖兰州帅府。

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始置兰泉县,区境属兰泉县辖。

明洪武二年(1369),降兰州为兰县,今安宁堡以东属兰县,河湾、沙井驿属庄浪卫(今永登县)。

清雍正七年(1729),将河湾、沙井驿划归兰州府。

清乾隆三年(1738),设皋兰县,安宁属皋兰县。

1941年设兰州市,十里店、孔家崖属兰州第六区,吊场至沙井驿属皋兰县中山乡。

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十里店、孔家崖仍属兰州第六区,吊场至沙井驿属皋兰县第一区(安宁区)。

1953年3月,成立兰州第七区,科级建置。

1955年,改称兰州市安宁区,升为县级区,沿用至今。

公元前5000至公元前4000年,先民已在今红古区的大通河、湟水沿岸繁衍生息。

夏、商、周、秦至汉初,今红古区为羌戎居地。

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1)汉兵攻打西羌,攻占湟水流域,在今永登县河桥镇一带设张掖郡浩亹县,辖湟水以北地区,今红古区属之。

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设金城郡,辖浩亹等县,今红古区为浩亹县地。

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在今红古区境内湟水北岸一带设金城郡允街县,此为红古区设县级治所之始。

其时允街县辖今红古区大部地区,浩亹县辖今红古区西北部分地区。

新莽天凤元年(14),改金城郡为西海郡,和允吾县、允街县为一县,改称修远县,改浩亹县为兴武县,今红古区属西海郡修远县、兴武县地。

东汉光武帝时,西海郡恢复为金城郡,修远县恢复为允吾县、允街县,兴武县恢复为浩亹县,今红古区属金城郡允街县、浩亹县地。

曹魏、西晋因之。

十六国时期,前凉、前秦、南凉、后凉、北凉,今红古区为金城郡允街县、浩亹县地。

北魏时,今红古区西部属鄯州地,东部属广武郡广武县地。

北周时,今红古区大部地区属广武郡广武县地。

隋袭之。

唐属兰州广武县地。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至北宋为吐蕃地。

西夏时为卓罗和南监军司辖地。

北宋政和六年(1116),在今永登县连城筑古骨龙城,赐名震武城,未几改为震武军,今红古区属之。

元属永昌路庄浪州,今红古区仍属之。

明洪武五年(1372),改庄浪州为陕西行都指挥使司庄浪卫,今红古区属之。

明洪武三年(1370),元宗室脱欢率诸子降明,被安置在庄浪州连城。

其子巩卜世杰于明永乐元年(1403),授庄浪卫百户,为鲁土司之始。

巩卜世杰之子失伽于永乐二十一年(1423)赐姓鲁,改名为鲁贤,此为鲁土司得姓之始。

今红古区为鲁土司辖地。

鲁土司后世降清,仍世袭,今红古区大部分地区属之。

清康熙二年(1663)改庄浪卫为庄浪所。

雍正三年(1725)撤庄浪所,设凉州府平番县,并在河桥驿设平番县浩亹分县,后改称西大通分县,民国初年废。

今红古区窑街镇八村属之。

今张家寺以东地区属兰州府皋兰县地。

1932年甘肃省政府改土归流,废除鲁土司,其辖地大部分属永登县。

今红古区大部分地区属永登县,张家寺以东地区属皋兰县,1943年10月,甘肃省政府在张家寺设省直属湟惠渠特种乡公所;1947年9月8日,改称湟惠渠管理局;均为县级建制,管辖今红古区东南部湟惠渠灌区河嘴至达川地区。

1949年3月,甘肃省政府撤销湟惠渠管理局,其辖地并入皋兰县,今红古区其余地区归永登县管辖。

8月26日皋兰县解放,9月3日永登县解放,今红古区随永登县和皋兰县解放。

1958年3月7日,将皋兰县湟惠区民建乡、平安乡划归永登县。

1960年4月27日,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成立兰州市红古区,县级建制,以红古城得名,沿用至今。

至元元年(1264)改设庄浪县,至元十五年曾改置庄浪州,属甘肃行中书省永昌路。

洪武五年(1372),改州为卫。

建文中,改卫为庄浪守御千户所。

洪武三十五年(1402),改所为卫,均属陕西行都指挥使司辖。

清康熙二年(1663),改卫为所。

清雍正三年(1725)裁所,设平番县,隶属凉州。

并在河桥驿设分县,后改称西大通分县。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平番县设茶马同知,管理全县藏民事宜。

1927年废除,归兰山行政区。

1928年,改平番县为永登县。

1949年9月3日,永登县解放,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归武威专区领导。

1955年,河两三专区合并,归张掖专区领导,不久又划归定西专区领导。

1958年12月,撤县设区,1961年12月又恢复永登县,属兰州市。

1963年10月,改属武威专区。

1970年3月,复归兰州市至今。

清乾隆三年(1738),临洮府移驻兰州,改称兰州府,改兰州为皋兰县,为府治,始有“皋兰县”之名,1913年并兰州府、巩昌府为兰山道,领15个县。

1927年,废道改区,改省、县两级制,皋兰县隶属于省。

1941年7月1日,画出皋兰县城区及近效16平千米的区域成立兰州市。

市在县内,故有“先有皋兰县,后有兰州市”之说。

1949年,皋兰县解放,直隶于甘肃省行政公署。

同年12月1日,兰州市辖皋兰县。

1956年1月,皋兰县划归定西专区管辖。

1957年8月,皋兰县治迁至石洞寺,今皋兰县界域自此时开始形成。

1958年12月20日,撤销皋兰县,1961年12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以原皋兰县行政区域恢复皋兰县。

1970年3月25日,定西专区皋兰县划入兰州市管辖,为兰州市辖三县之一。

榆中上古时为羌、戎住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收复,隶属于陇西郡,三国时(220-265)榆中县为曹魏政权金城郡属县。

北魏太武帝废县设榆中镇。

1919年,因与奉天(今辽宁)金县同名,8月改为金城县,10月恢复榆中县,1956年9月,榆中县人民政府委员会改为榆中县人民委员会,1968年成立榆中县革命委员会。

1970年,划归兰州市管辖。

1981年,撤销榆中县革命委员会,恢复榆中县人民政府,至今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