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灵寿县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

灵寿县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

灵寿,因古时产“灵寿木”而得名,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设灵寿县,西晋(265年)迁县治至灵寿镇,此后历代为县治所在地,1953年设城关镇,1987年更名为灵寿镇。灵寿镇出过不少历史名人,宋武惠王曹彬的故里在辖区岗头村,村东口现存清光绪二十三年的石碑,据考证:《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系曹彬后代子孙。座落在北关的大型透雕石牌楼为明未(1641年)三代朝臣付氏子孙奉赦而建,赐额三氏中枢,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传统的民间花会有耍狮子、龙灯、跑旱船、竹马、高跷、二鬼抱跤、猪八戒背媳妇、秧歌舞、战鼓等。地方特色食品缸炉烧饼以酥、脆、香享誉京津和北方地区。

灵寿镇位于滹沱河北岸,距省会石家庄市30公里,距河北机场直线距离不足20公里,周边地带有横山岭水库、滹沱河、灵寿火车站、五岳寨国家级名胜风景区等。

灵寿镇是灵寿县政府所在地,辖县城及周边地带,有3个居委会,22个行政村,分别是城东居委会、东兴居委会、城西居委会、大东关、小东关、北关、西关、城内、大吴庄、南岗、南合村、东合村、胡庄、安定、岗头、西托、东托、南托、相托、北托、安托、孟托、漂里、北岗、新村。总面积48.05平方公里,耕地36898亩。总人口6.8万人,除汉族外,尚有少数回族、壮族、白族、纳西族、满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

灵寿镇属北温带亚湿润气候,处于半干旱、半湿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3.7℃,积温5010℃,无霜期19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417mm,海拔100m左右,松阳河、淤泥河、渭水河穿镇而过,土壤有沾土、沙壤等多种类型土质,属平原地势。

青同镇位于河北省灵寿县城,位于县城北10千米处。面积62.34平方千米,人口25507人。镇政府驻南青同村,因镇政府驻青同而得名。1953年置乡,1958年改为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6年与护驾疃乡合并,设青同镇。

地理位置:青同镇位于县城北,距县城10公里,东邻行唐县,省道正南路穿镇而过,辖区内护凡线、青塔路等几条主要线路,交通便利,区域优势明显。

行政区划:面积62.35平方千米,人口26000人。镇政府驻政府街1号,邮编050500。辖:南青同、西青同、东青同、南贾良、北贾良、韩洼、马家坟、北白石、南白石、上邵、下邵、护驾疃、苗朱乐、白朱乐、韩朱乐、高朱乐、刘朱乐、杨朱乐、甄朱乐共19个村委会。

经济发展:一是加强联手,组建工业航母。青同镇水泥生产厂家有5家,产品远销京津保地区,有的厂家还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但分散经营,规模、人才、市场优势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互享,打造了以冀东水泥为龙头的水泥航母,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二是大力调整产业种植结构,发展种植园区,为农民增收致富创造条件。①辖区内林果以核桃为主,主要涉及护驾疃、下邵、东青同、西青同4个行政村,面积约1700亩。护驾疃村种植核桃962亩,共48100棵;下邵村种植核桃300亩,共15000棵;今年规划了东青同、西青同核桃种植基地,已栽植树苗300亩,共16500棵,②继续引导和鼓励农民兴办养牛、养鸡、养猪场,为产品转化创造条件,为民致富;三是继续发展重点发展食用菌、红薯、中草药等传统优势项目。

农业方面:除种植大田作物小麦、玉米外,特色农业项目有了较大发展。①创新农业新模式。青同镇河北兆江养殖有限公司于2010年投资建设了五环产业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形成了“养殖—能源—肥料—种植—加工”五环产业相结合互补型循环生态农业模式。项目占地3000亩,总投资2.7亿元,被河北省政府列为重点建设大项目,同时被确定为河北省“3255”循环经济示范工程。②青同镇是全县食用菌重要生产基地,年产食用菌1500吨;③贾良西瓜名盖燕赵。贾良有着种植西瓜的悠久历史,最近又发展大棚西瓜,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

畜牧业方面:我镇现有规模奶牛养殖场2个,其中天一农牧有限公司奶牛存栏量650头,年产鲜奶2340吨,主要销往石家庄三元公司;敬远奶牛养殖合作社奶牛存栏量780头,年产鲜奶2600吨,主要销往定州伊利公司。此外,河北兆江养殖有限公司是一个集种猪选育、畜禽综合养殖、高效农业种植、农畜产品加工、生态循环技术开发于一体的集团化科技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下属有种猪场、育肥场、有机肥厂、渔场和生态农业观光园,总资产683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5190万元;种猪场基础母猪存栏600头,年产优良种猪1800头,年产二元母猪3600头,年产商品猪10000头。

教育、文化、电力事业:①除每村一所小学外,镇辖区内有国办高中1所,镇办中学3所,私立高中、初中、小学各1所。完善的教学设施,为青同镇经济发展提供了高质量的人才;②辖区内有3.5KVA变电站一座,朔黄铁路输电专线境内通过,距朔黄铁路灵寿站变电所仅1公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能源保障。③北贾良、南贾良村的跑旱船、大秧歌等传统节目历史悠久,并得到了继承发扬。

塔上镇位于县城西北部,距县城15公里,国道宝平公路与灵塔路交汇于此,朔黄铁路擦镇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镇共辖18个行政村,总人口1。5万,面积43平方公里。2002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1。5亿元,有丰富的丘陵资源及矿产资源。干果、经济林、红薯、烤烟、养殖及蛭石、石英加工为该镇主导产业。

发展思路:瞄准国外市场,提升和优化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型产业,扩大市场,加快流通,使全镇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格局。

招商引资:

1、荒岭开发。目前全镇尚有未开发荒岭8500亩,水资源丰富,共有大小塘坝25座,慈峪渠穿镇而过,适宜发展干果经济林、生态农业圆区等。

2、景区开发。著名的景点凤凰山位于境内,景区面积5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凤凰湖、凤凰山、柏树林三部分,适宜发展旅游、度假、娱乐等项目。

3、工贸小区。我镇已将灵塔路两侧2平方公里范围规划为百家工贸小区,主要以农副产品深加工、销售为主,目前落户企业已过25家,其余位置正在招商中。

陈庄镇位于灵寿县西北部山区,距县城50公里,下辖36个行政村,总面积160.7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5.08%。总人口数为21741人,6883户,耕地面积为7954亩。工农业总产值32936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6939万元,农业总产值5997万元。乡镇企业320个,从业人员2123,企业收入26860万元。财政收入130万元,人均纯收入1607元。

发展思路:实施科技兴农,发展特色产业,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在农业上,我们将充分结合利用我镇山场、水体、大气、资源在生态意义上的比较优势和实际情况,通过结构调整,初步建立我镇的无公害产品体系。

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提高小麦、玉米的优种覆盖率,使其由原来的65%达到98%;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优质奶牛由今年的240头增加到明年的720头,瘦型猪养殖厂由今年的7家增加到明年的18家,存栏达到4000头以上,蛋鸡养殖由大湾一村发展到其周边的5个村,存栏达到8万只以上。林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利用退耕还林与山区开发政策,完成退耕还林500亩,荒山开发8000亩,酸枣接大枣50万株,新栽板栗、核桃、柿子6万棵,直播山杏6000亩,补栽各类苗木2万棵。协同县水利局在王家沟启动澳大利亚投资70万元的暑水与农业项目,把该村2600亩板栗和核桃进行水利配套。产业化经营的重点:是在核桃、板栗、柿子、大枣等绿色水果大发展的基础上,启动建设300亩山区农副产品贸易市场,进一步完善销售网络,投资20万建立板栗保鲜与深加工企业。对大湾优质苹果进行品牌注册。利用退耕还林政策,扩大苹果栽植面积,形成有名气的以大湾为轴心的优质苹果基地。要利用扶贫政策与三鹿集团协作,建立山区鲜奶收购站,解决养牛户交奶难问题,以带动奶牛事业的发展。

石材业,要立足区域优势,加快石材小区建设。统一规划陈庄至北庄公路两侧为石材加工小区,从有关政策方面给予优惠,鼓励客户在此投资,要吸引百万元以上投资者,1—2户引导石材加工户,提高装备水平,扩大企业规模。

一、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人口、耕地、面积

慈峪镇位于灵寿县城北17.5公里,属近山丘陵区东与行唐县毗邻,南与青同镇相连,西南与塔上镇、西北与燕川乡、北与谭庄乡相接,是灵寿县南连平原北连山区的山口镇。

全镇33个行政村,(包括慈峪、冯家庄、龙田沟、徐家町、土头、柳沟、黑山、凤凰楼、申家庄、杨家园、董家庄、卢家洼、岭北、东刘庄、西刘庄、杨家庄、苏家庄、湾里、石坎、胡家庄、柳家庄、宅里、东柏山、西柏山、南伍河、北伍河、西伍河、中伍河、郝家河、上下庄、东湖社、桥塘沿、正峪。)9012户(其中:非农业1174户,农业7838户),31442人(其中:非农业1557人,农业29867人);耕地38107亩(其中:水田200亩,水浇地16623亩,旱地21284亩),人均1.28亩,总面积92.75平方公里。

2、历史沿革

慈峪镇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西周时期就已有人居住,金代建制,春秋时属燕国,古称“燕南雄镇”。抗日战争时期划为3区,1957年成立人民公社,辖13个行政村,至1982年人民公社易名为慈峪镇人民政府,1996年与刘庄乡、柏山乡合并,由原辖13个行政村扩增为33个行政村。

3、气象、地质

慈峪镇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处于半干旱、半湿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2.5℃—7.8℃,积温为4908℃,无霜期195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417mm。土壤有棕壤、褐土、沙壤等多种类型,岗岭地属麻岩状土质。海拔200米左右。

4、物产

本镇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粮食占有面积为34132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2%。小麦种植面积23000亩,年产量5513吨。玉米种植面积19010亩,年产量3523吨。红薯种植面积12549亩,年产量2341吨。杂粮种植面积676亩,年产量98吨。棉花种植面积1550亩,年产量37吨。油料种植面积4970亩,年产量522吨。

工业产品有:石材、云母、石英沙(粉)、蛭石等。

灵寿县辖镇。1956年置西岔头乡,1959年属钢铁公社,1961年析建西岔头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改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35公里。面积93.4平方公里,人口1.5万。正(定)南(营)、岔(头)寨(南)公路过境。辖东岔头、西岔头、大夫庄、板峪、杜家沟、松阳、王家庄、台头、岸沟、东高阳庄、破门口、李家沟、胡家坪1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养殖鱼、虾。建有陈庄歼灭战纪念碑。

位于灵寿县城东南5公里处,东与正定交界,南隔滹沱河与鹿泉为邻,西接灵寿镇,北与北洼乡相连,境内主要道路为正南公路,全乡总面积31.13平方公里,合46695亩,占全县总面积2.92%,其中耕地24795亩。全乡辖10个行政村(1999年7月新兴村迁入),东木佛、西木佛、东纪城、南纪城、北纪城、同下、三圣院、白马岗、新兴、马家庄、王家庄、杨家庄、大-庄、南庄等14个自然村庄。共计6203户,人口24107人。劳动力10370人,人均耕地1.03亩。乡政府驻三圣院村。2004年全乡农林牧渔总产值合计4386万元,比上年增加178万元,其中农业1581万元,林业32万元,牧业2212万元,渔业11万元。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5254亩,亩产349公斤,总产量12296吨,比上年增加1773吨。粮占耕地面积19054亩,耕地亩产645公斤,比上年增加74公斤,夏粮播种面积16200亩,亩产360公斤,总产量5832吨,比上年减少118吨。秋粮播种面积19054亩,亩产339公斤,总产量6464吨。比上年增加1891吨。食用菌18万平方米600吨,总产值50万元。中草药265亩26.5吨。奶类920吨。全乡共有农用汽车139辆,大中型拖拉机52台,小型拖拉机407台,脱粒机42台,粮食加工机械28台,轧花机15台,榨油机15台,玉米联合收获机7台。排灌用电动机460台,总动力5200千瓦,农产品加工用150台,总动力750瓦,排灌用柴油机1100台,总动力9222千瓦。三圣院乡有各类企业摊点790家,其中石材加工412家,商饮业211家,建筑业85家,运输业82家,从业人员达6000余人,常年外出打工经商者2000余人,流入人口310人。有私立学校四所,即横山岭中学高中部、启航学校、创新中学、育才小学。

北洼乡位于灵寿县城东北5公里处,辖北洼、南洼、南湖、北湖、小韩楼、朱食、西孙楼、东孙楼、党家庄9个行政村,全乡总人口为19450人,总面积为31.3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23469亩,滩涂面积为12000亩,工农业总产值为30934万元,利润为1474万元,人均纯收入3015元。

我乡交通十分便利,朱协公路穿乡而过,北侧紧邻朔黄铁路青廉车站,东侧与行唐、新乐、正定三县毗邻,向东距京深高速公路15华里,距石家庄市正定飞机场20华里。

我乡不仅有广阔的土地资源,而且于滋河沿岸地带盛产建筑用沙,现有年售货100万立方米建筑用沙场5个,同时1000余亩滩涂地有待进一步开发。

近年来,我乡立足传统农业,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畜牧养殖、错季蔬菜种植、食用菌栽培等有了长足发展。全乡奶牛存栏2000头,优良商品仔猪年繁育10万头,肉鸡出栏20万只;搭架长豆角、早春土豆、望天椒等蔬菜种植面积2000亩;金针菇、鸡腿菇等食用菌大棚1500亩,我乡现已建成北洼村白条鸡批发市场和西孙楼无公害蔬菜批发市场,日交易额分别达35万元和10万元。产品远销北京、山东、石家庄市、山西等地,已初步发展成为石家庄市周边地面蔬菜生产基地和华北地区仔猪繁育销售集中地。

我乡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猛,现有个体私营企业475家,石材、胶合板、铸造三大产业已初具规模。石材产品有中国黑、散花、万年青等优质的超大薄板、火烧板、石凿板及石桌、石凳等家庭用具和各类工艺品;胶合板品种有低档次“夹馅板”及高档次中密度板、高密度板;铸造产品有出口水泵管件及路灯杆等。

为进一步加快全乡经济发展,我乡先后-了《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若干优惠政策》及《乡外投资企业优惠政策》,从水、电、路、土地征用,子女入学、暂住人员管理等方面给予了较大优惠和照顾。特别是对县外投资者更是高看一眼,厚爱一层,真正使其政治上荣耀,经济上实惠。目前,占地2000亩的中草药种植园已建成,投资8.3亿澳元的DFC胚胎种牛产业化项目的进展顺利。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投资与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不断提升三大传统产业,真诚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来我乡投资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灵寿县辖乡。1953年建牛城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9公里。面积46.5平方公里,人口2.1万。京(北京)获(鹿)公路过境。辖牛城村、东王角、西王角、中王角、东洼、西洼、中倾井、城西、故城、西城南、东城南、北倾井、南倾井、牛城庄、忽冻、倾井庄16个村委会。企业有鬃毛加工等厂。农业主产小麦、玉米、红薯。古迹有战国的赵王城、赵王台。

狗台乡位于灵寿县城西北部,与县城紧邻,灵塔路穿乡而过,成为本乡交通大动脉,交通条件十分便利。但地形复杂,丘陵连片,面积广阔,属丘陵地区。狗台乡人民政府就处于灵塔路南,南狗台村村西。据灵塔路只有0.5公里,。而且有乡间路相通,距县城5公里,交通便利。

狗台乡总面积48.39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7224亩,其中水浇地20024亩,旱地7220亩,人均耕地1.24亩。所辖23个行政村共有5157户,21812人。2002年度全乡财政收入1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16元,工、农、副总产值26478元。全乡经济以种植、养殖、石材、食用菌四大产业为主。

由于我乡经济基础较差,各业发展相对落后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差。农民增收渠道少,许多农民至今尚未脱贫。为赶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应对我国加入WTO的大好形势,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我乡党委、政府慎重讨论研究制定了五年规划和十年建设远景目标,争取落实农工贸一体化建设。具体如下:

一、注重龙头带动,突出个体经济发展,围绕农业上工业,依托资源搞加工,根据市场求发展,大力扶持发展我乡的石材加工业和石英加工业,引导企业争创打造名牌产品,以质取胜,积极开拓市场,拓展营销空间,争取年创利税80万元。

二、突出金针菇优势,打出自己的品牌,建立网站。以现有的南朱乐市场为主,扩大市场,争取货源,同时扩大种植面积,组成技术人员下乡培训辅导,以求最大的效益。

三、突出荒山开发与退更还林工程,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要大力开拓南堤下、景上、北城东等村的退更换还林工程,争取全乡建成绿色生态园,生产绿色产品,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全乡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在财政收入上求突破。我乡经产业结构调整后,种、养结构发生重大改变,以猪、牛、羊、鸡等的养殖业将有极大的发展。农、林、牧、副、渔业产值将有所增加,扩大中药种植和牧草种植面积,从而带动并促进全乡经济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

狗台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将以全新的姿态,全新的面貌和优质的服务,高质量地完成县委、政府的各项任务指标。

南寨乡位于灵寿县东北部,总面积25.9平方公里,距县城6公里,辖7个行政村,总人口16052人,农业人口15599人。朔黄铁路穿乡而过,客货站位于北宅、青廉两村之间,是晋煤外运的第二通道。

南寨乡属于平原乡,耕地面积21230亩,人均耕地1.36亩,其中水浇地19202亩,旱地2028亩。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谷子、薯类、杂粮,粮食总产9559吨,油料200吨,大牲畜饲养量3850头。

到2002年底,全乡工农业总产值7588万元,财政收入146.2万元,农业税70.5万元,国税27万元,地税3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80元。

南寨乡是灵寿县第三农业大乡,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沿磁河的青廉、秋山、南寨、院同四个村滩土荒地6000亩。今后的发展思路是:依托区位优势,按照“一特三化”的要求,重点发展“三业一区”。三业:一是依托火车站发展仓储业;二是依托DFC项目和三鹿集团发展奶牛养殖业;三是依托孟托食用菌市场发展食用菌种植业。建立一区,即建立南寨至火车站经济区,引导个体私营业主向经济区聚集,推进南寨乡经济的跨跃式发展。

灵寿县辖乡。1956年置南燕川乡,1959年属东方红公社,1961年析建南燕川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70.3平方公里,人口1.1万。辖南燕川、北燕川、官庄、冯官庄、司家庄、鲁柏山、万寺院、营里、白家沟、西庄、东庄、西湖社、南庄、洞里、新湖社、南岸、新庄17个村委会。矿产品主要有大理石、云母、石英石等。农业主产小麦、玉米,盛产柿子、红枣,养殖太行黄牛、山羊.。

灵寿县辖乡。1953年置北谭庄乡,1959年属东方红公社,1961年析建北谭庄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38.5平方公里,人口0.9万。正南公路过境。辖刘库池、山门口、北谭庄、南谭庄、北文城、南文城、北霍营、南羊沟、北羊沟、程家庄、乔家庄等12个村委会。矿产资源有云母、钾长石、石英石等。企业有矿产品加工、苇编等厂。农业主产小麦、玉米、谷子等。

灵寿县辖乡。1956年置寨头乡,1959年属奋斗公社,1961年析建寨头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55公里。面积108平方公里,人口1.3万。阜(平)阳(泉)、正(定)南(营)公路过境。辖杨树沟、石佛、枣园、苏家庄、尹家庄、彭家庄、寨头、牛庄、女庄、女东庄、漆油沟、九岭、山神庙、水峪、张家庄、祁林院、任家庄、沙子洞18个村委会。以林果业为主,主要树种有洋槐、杨树、松树。盛产核桃、柿子、黑枣。

南营乡位于灵寿县西北部深山区,距县城75公里,距石家庄市110公里,是石家庄市乡村振兴示范区、2016年被省政府评为全域旅游示范乡镇创建单位,正南路穿越全境,西阜高速五岳寨出口距南营乡南大门不到1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突显。乡域面积166.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5.58%,其中耕地面积5342亩,山场面积24.5万亩;辖21个行政村127个自然庄3290户,其中贫困村13个,易地扶贫搬迁村4个,脱贫户1282户3807人,易地搬迁安置321户1054人;境内全部为山峦所覆盖,海拔从350米到2100米不等,森林覆盖率90%以上,空气中富含负氧离子,是优良的避暑、避霾胜地和天然氧吧,现有五岳寨、花溪谷、车谷砣等风景名胜区。南营乡是灵寿县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生态环境最好、森林覆盖率最高、旅游资源最丰富、村落文化最多样、人口数量最少、人口密度最低、且极具发展潜力的一个乡。南营乡党委、政府驻地南营村,现有机关工作人员41人。乡党委辖1个联合党总支、27个党支部和1个农村青年人才服务中心,农村“两委”干部111人,党员844人,入库农村青年人才146人,村“两委”换届中44名农村优秀青年人才选进“两委”班子、其中8人担任“两委”正职。全乡现有完全小学2个,教学点22个,卫生医疗机构23个。辖区内自然风景秀利,历史文化悠久,红色底蕴深厚,现有国家4A级景区五岳寨、水泉溪,有著名休闲旅游度假区花溪谷和车谷砣康养旅游度假区;境内还保存有古长城、古炮台、古村落等历史文化古迹;抗战时期,抗大二分校、边区印刷厂、边区银行等后方机关在此驻扎,聂荣臻元帅曾两次来到南营乡指挥战斗。特色产业主要有茶叶、猕猴桃、寿桃、核桃、板栗等,旅游主业优势逐渐凸显,全域旅游格局正在形成。南营乡党委政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正借助后旅发大会之势,聚焦“红、古、绿”,对准“高、新、特”,建设灵寿西北重镇,打造全国旅游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