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之名源于河南埭路。旧时,东起戴家埭,沿上塘河岸向西至中山桥(长727米),有耶苏堂、电厂及居民住宅,系泥路;桂芳桥以东有石板铺砌的河南埭路是临平城区最古老的道路之一(现为东湖公寓)。位于上塘河以南称“河南”,而“埭”则是堤坝之意。河南埭最早可能指的是上塘河南的堤坝,因此这一带的地名、店名都以河南埭命名,社区也因此而得名。 |
“保障”二字原为“宝幢”,系建于晚唐的陀罗尼经幢,并有渡口,称宝幢渡,渡南岸为宝幢亭。1956年渡废,另建宝幢桥,以便行人车旅。后改桥名为保障桥。以境内保障桥得名。 |
其以村得名。此地解放前夕为东安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几经区划调整,均沿用“东安”二字。 |
以继临平老城区后新开发的新城而得名。 |
1956年运方社、裘家社、郭和社及王家畈社等初级合作社并建高级社时,以“联盟”为名沿用至今。 |
从解放前的乡名翁埠乡与乐梅乡合并时各取一字而得名,几经区划调整,仍沿用“翁梅”二字。撤村建居时,社区名沿用村名。 |
1959年红星、西梅、枣木、万荣4个大队合并时取名“红联”,寓“联合起来、团结一致、共同发展,百姓生活过得红红火火”。撤村建居时,社区名沿用村名。 |
盖“平安”之意,以方位分东安、西安二村,故名。 |
沿用新丰村之名。寓“农业能取得更大的丰收”。 |
因地势相对周边地区较高而得名。在文革破旧立新时改为建共大队,1983年后恢复“高地”之名。 |
寓“联合起来就是胜利”而取名联胜,撤村建社区时,社区名沿用村名。 |
以境内原天万自然村得名。村边有河,俗称天开河。 |
原名“万丈”取其谐音为万常,寓“万年常青,永葆的生机及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
撤村建居后社区名沿用村名,寓意“新的开始,新的发展,新的前景”,故名。 |
以境内长树廊自然村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