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林州市河顺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林州市河顺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原名魏家河,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魏氏家谱记载,魏氏6户于明洪武二年(1369)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立村,因村周围有两条小河,故取名“魏家河”村,又名“河顺”。1946年,林县第九区人民政府驻,村名正式改称“河顺”,沿用至今。
据清顺治十三年(1656)乔氏墓碑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乔氏一户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村东有一泉池,池旁柳树成荫,故取名“柳泉村”,沿用至今。
据《河顺镇志》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大移民,李济川、李羊川、李漠川弟兄三人,随父从祖籍地山西省潞城县东拟村迁此定居。为使后代不忘祖籍山西老家,便将新迁地村名也叫做“东拟村”。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氏人数越来越多,有人逐渐外迁到前庄、东马鞍、屯头、东皇墓及安阳县水冶镇的黄口村。为使这些外迁的李氏后人不忘祖根,经族人共议,便把东拟村改名为“东李村”,因“李”与“里”谐音,后改为“东里村”,沿用至今。明朝初期,山西省长子县王长村一吕姓人家,爱移民政策的影响,迁居该地(现在东里村北半部),繁衍生息,随着人口的增多,逐渐形成一个村庄,并以姓氏取名为吕村。1965年6月,经上级政府批准,东里村与吕村合并为东里村沿用至今。
据郭氏祖碑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先祖郭戍从山西潞安府长治县大峪村迁此定居。因村庄坐落在山脚下,往北走全是上坡路,故称“上坡村”,沿用至今。
清乾隆七年(1742)李氏墓碑记载,明朝初期大移民,李氏先祖从山西潞安府(今长治市)迁到林县豹台村,后又改迁此地,取名“李村”。因东边不远处也有个李村,为减少重名麻烦,更名为“西李村”。实行“里甲制”后,又改称“西里村”,沿用至今。山洞村起初叫中里村,因位于东里村与西里村之间故得名。先隶属于东里村管辖,因后靠马鞍山祖先居洞窑而生活,故叫山洞村。1956年建高级社时,并入西里村至今。
据《郭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四年(1371),郭氏先祖从山西上党(今长治市)迁此定居。见这里三面环山,山底土壤肥沃,心中十分高兴,便将村名定为“可乐山”村。
原名“阁老庄”。嘉靖三十五年(1556)村碑记载,人郭朴当了明朝万历朝的阁老之后,村名便叫成了“阁老庄”。解放初期提倡破除封建迷信,1956年高级社时为五星社。1958年,因村庄位居马鞍山前,改称“前庄”,沿用至今。
村名来历与村西申村有关。申村是唐、宋、元三代冶铁场,原名“利城”。民间传说,在城东一里处设有寨门一座。后来此地有了村庄,人们便称之为“东寨”村。
据《河顺镇志》记载,明正统年间(1436),一秦氏人家迁此定居,将一活水井整修垒砌改为吃水井,因村庄在水井上方。又据公元1913年村碑记载,原名“西马鞍”,因当地村北有一形似马鞍的马鞍山,因此村在西。故名。1938年抗日民主政府在设区政府,改称“井上村”,沿用至今。
此地系明万历年间代州知州牛任大、清初宁夏巡抚牛应征、南漳知县牛君藩等官员之祖籍地得名。又据明代天启七年(1627)皇姑墓碑记载:皇姑游至二龙山而薨,百姓捐粮葬之,随皇帝定名为“官庄”,沿用至今。
清道光二年(1822)村碑记载,村南有片山湾洼地,有数十亩肥沃良田,丰年仅此即可收获100余石(读作dàn,计量单位)小麦。于是村民便称此地为“百石湾”,并用作村名。因“石”字一字两音,外人常读作石头的“石”,慢慢“百石(dàn)湾”就演变成了“百石(shí)湾”,沿用至今。
据清天聪五年(1631)碑记:大明年间,有行围打猎者在此定居,围场设在山沟底部,分南北围场,因该围场在南故名南围场,后赵氏从涉县迁此定居,故取名“南围底”。因此地长有芦苇,而“围”与“苇”谐音,后改为“南苇底”,沿用至今。
此地古时盛产芦苇,因村庄坐落在山坡下,故名“苇底村”。后村庄规模扩大,按地理位置分为南北两村,此村在北,名曰“北苇底”,沿用至今。
黄家坡村黄氏始祖原来生活在陕晋交界的黄河之滨,明洪武三年(1370),从山西红洞县老槐树下迁至山西省潞城县李庄定居。明万历年间(1573),先祖黄庭秀带领全家4个儿子,又从潞城迁来林县。因村民全都姓黄,村庄建在山坡间,便起名叫“黄家坡”村,沿用至今。
据民国三年路氏家谱记载,原名“邓家岩”,因邓姓首迁此建村,故名。清道光二十一年(1842),邓氏没落,同年路氏从路家庄迁此建村,因位于山垴之上,故名路家垴。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