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龙南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龙南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南埜镇。

1952年属龙南镇中山街。

1968年改为红卫街。

1980年恢复为中山街居委会。

2003年改名为中山社区居民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南埜镇。

1950年名群众街。

1957年称文化街居委会。

1968年名防修街革委会。

1980年10月恢复为文化街居委会。

2003年民主街居委会和文化居委员会合并改称文化社区居民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都陂乡第5、6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第一区新都乡。

1952年属龙南镇金钩街。

1955年并入新生,改称新都乡金钩街。

1958年,属龙南镇卫星作业区。

1959年属东江公社红旗大队。

1971年属濂江公社金钩大队。

1977年属龙南镇金钩大队。

1984年属金钩村委会。

1998年从金钩村区域设立金都居委会。

2001年金钩村委会并入金都居委会。

2001年8月以金塘工业园区范围从龙陂村分出,命名为金塘街。

后改为金塘社区居委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第一区大罗乡。

1949年初属第一区水东乡。

合作化时与龙洲并为水东高级社。

公社化时始属桃濂公社水东大队,1959年转属濂江公社。

1962年龙洲分出,1968年龙洲又并入。

1978年与龙洲大队分开仍称水东大队。

1984年为水东村委会。

1998年设立金水居委会。

2001年水东村并入金水居委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第一区都陂乡第七、八保。

1949年后属象莲区(第一区)新生乡。

1952年为城关区(第一区)新都乡新生街。

1953年冬为新生初级社。

1956年冬为新生高级社。

1958年属桃濂公社。

1960年为龙南镇公社新生大队。

1984年为龙南镇新生村。

2003年为龙南镇新生社区居民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第一区大罗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第二区水东乡龙洲农协会。

1951年属龙南镇龙洲街。

合作化时为龙洲高级社。

1956年并入水东高级社。

1958年属桃濂公社水东大队。

1960年从水东大队分出设龙洲大队。

1968年又并入水东大队,1978年又分开设龙洲大队。

1984年为龙洲村委会。

2003年为龙洲居民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第一区永安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里仁区会龙乡会龙农协会,合作化时属会龙高级社,公社化时属桃濂公社会龙作业区,1959年为濂江公社会龙大队,1984年为会龙村委会,2003年8月,撤销龙南镇会龙村委会,设立龙腾居民委员会。

2003年以赣南东江煤矿五里山采矿区,工人宿舍区和家属区等成立五里山社区居委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里仁区杨坊乡第十保。

1949年属玉太乡。

1956年属玉太乡玉太农协、太原农协。

1957年属玉太、太原两高级社。

1958年属桃濂公社玉太大队、太原大队。

1959年为濂江公社玉太、下杨大队,1968年并玉太、下杨大队为红杨大队。

1984年为红杨村村委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龙南县第一区杨坊乡第十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里仁区上杨乡。

合作化时由上杨、梅子初级社转为上杨、岩背高级社。

公社化时属桃濂公社上杨作业区,后为梅林大队。

1959年属濂江公社上杨大队。

1968年与岩背大队合并为红岩大队。

1984年为红岩村委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第一区杨坊乡第九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第二区中杨乡中杨农协会。

合作化时属新中高级社。

1958年属桃濂公社畜牧二、三社,后为中杨大队。

1959年属濂江公社。

1969年冬井岗与中杨合并为井岗大队。

1984年为井岗村委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第一区杨坊乡第九保。

1949年初期属里仁区新杨乡,合作化时由福溪、中富、濂九、新濂、濂口等5个初级社合并为新杨高级社。

公社化时属桃濂公社。

1961年分出福溪,1968年福溪并入为红旗大队,后又复并入新杨大队。

1984年为新杨村村民委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第一区杨坊乡第二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里仁区上杨乡石人农协会石人村。

合作化时属上杨高级社,公社化时先属桃濂公社龙陂作业区,1960年为濂江公社上杨大队,后又划分为梅林、德林、溪龙、樟树大队,1963年樟树与溪龙并为石人大队。

1984年为石人村村民委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第一区大罗乡第五保。

1949初属里仁区新建乡新建农协会。

合作化时与金华、老围头、老陈排并为新建高级社。

公社化时属桃濂公社金华大队、虎岧大队,1984年为虎岧村委会、金华村委会。

2001年两村合并为金虎村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