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吕村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吕村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相古代此地铁匠炉甚多,远近闻名,故称铁炉。据此村土地银两老帐记载,唐时称铁炉。清乾隆年、民国《安阳县志》称铁炉村。因重名,1981年更名为东铁炉。
据史书记载,北齐年间,綦毋怀文曾居住在这一带,他为我国冶金技术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村民为纪念他,以其姓氏为村名,故称綦毋村。北宋《相台志》载有綦毋。清康熙年《安阳县志》改为奇务村。之后发展为多个奇务村,因此村魏姓居多,故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魏奇务,名称沿用至今。
相早年李姓兄弟从外地迁此定居,以栅为门,称栅子,后演变为寨子,此村李姓居多,故称李寨。乾隆年、民国《安阳县志》均称李家寨。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为李寨。
相早年牛姓兄弟从外地迁此定居,以栅为门,称栅子,后演变为寨子,因此村牛姓居多,故称牛寨。乾隆年、民国《安阳县志》均称牛家寨。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载有牛寨,名称沿用至今。
相早年有陈姓人家迁此定居,以栅为门,称栅子,后演变为寨子,此村陈姓居多,故名陈寨。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陈家寨。新中国成立后简称陈寨。1964年“四清”运动中提倡破旧立新,陈寨改名为新寨。此村辖新寨、王寨、前耿寨三个自然村。
据《史记89卷·张耳·陈余列传》中载:“张耳(公元前264-前202年)项羽封其为常山王,后归汉,成为刘邦部属,加封为赵王。汉高帝五年薨,谥曰景王。”其死后葬于常山陵,此村由此得名。北宋《相台志》载有常山,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常善。民国《续安阳县志》分为东常山、西常山、申常山三个自然村,设此村居西故名西常山。1992年西常山分设西常山东街、西常山西街、西常山北街三个村民委员会。此村居西常山东部,故称西常山东街。
据《史记89卷·张耳·陈余列传》中载:“张耳(公元前264-前202年)项羽封其为常山王,后归汉,成为刘邦部属,加封为赵王。汉高帝五年薨,谥曰景王。”其死后葬于常山陵,此村由此得名。北宋《相台志》载有常山,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常善。民国《续安阳县志》分为东常山、西常山、申常山三个自然村,设此村居西故名西常山。1992年西常山分为西常山东街、西常山西街、西常山北街三个村民委员会。此村居西常山西部故称西常山西街,名称沿用至今。
据《史记89卷·张耳·陈余列传》中载:“张耳(公元前264-前202年)项羽封其为常山王,后归汉,成为刘邦部属,加封为赵王。汉高帝五年薨,谥曰景王。”其死后葬于常山陵,此村由此得名。北宋《相台志》载有常山,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常善。民国《续安阳县志》分为东常山、西常山、申常山三个自然村,设此村居西故名西常山。1992年西常山分设西常山东街、西常山西街、西常山北街三个村民委员会。此村居西常山北部,故称西常山北街。
相有位吕须光的人,带头组织集市,后成为村中大户,故起村名为吕村。清乾隆年《安阳县志》分为吕村集和南吕村,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吕村镇、南吕村(含宋家门、豆家门、李家门、杨家门、王家门、三官庙街六个自然村)。1985年因其位于南吕村东部,故名东吕村。
相有位吕须光的人,带头组织集市,后成为村中大户,故起村名为吕村。清乾隆年《安阳县志》分为吕村集和南吕村,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吕村镇、南吕村(含宋家门、豆家门、李家门、杨家门、王家门、三官庙街六个自然村)。1985年因其位于南吕村中部,故名中吕村。
有位吕须光的人,带头组织集市,后成为村中大户,故起村名为吕村。清乾隆年《安阳县志》分为吕村集和南吕村,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吕村镇、南吕村(含宋家门、豆家门、李家门、杨家门、王家门、三官庙街六个自然村)。1958年李家门、杨家门联合成立西吕村生产大队,大队部驻李家门,西吕村名称沿用至今。
北齐年间,綦毋怀文曾居住在这一带,他为我国冶金技术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村民为纪念他,以其姓氏为村名,故称綦毋村。北宋《相台志》载有綦毋。清康熙年《安阳县志》改为奇务村。之后发展为多个奇务村,清康熙年《安阳县志》载有奇村,因此村孙姓居多,故名,后称孙奇村。1958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载有孙奇村。
北齐年间,綦毋怀文曾居住在这一带,他为我国冶金技术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村民为纪念他,以其姓氏为村名,故称綦毋村。北宋《相台志》载有綦毋。清康熙年《安阳县志》改为奇务村。之后发展为多个奇务村,因此村谢姓居多,故清康熙年《安阳县志》载有谢家奇村。1958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载有谢奇村,名称沿用至今。
相明初朱麦成一家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村名为“东沿村台”(当时洹河西岸有一个沿村台村,此村居洹河东岸故名),清乾隆年《安阳县志》改称朱家村。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前朱村、后朱村,此村居南故称前朱村。前朱村、后朱村郝小庄三个自然村统称朱村,名称沿用至今。
相早年冯、徐二姓在此定居,名冯徐村,后徐氏迁出或绝户,改为冯宿村。唐朝有北冯徐村,今后冯宿存石佛座,落款为“大唐邺郡尧城县北冯徐村,天宝十一年(752)二月八日敬造”。北宋《相台志》载有南冯徐村。清康熙年、乾隆年及民国《安阳县志》均载有冯宿村。1985年的《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载有前冯宿,沿用至今。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