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天和元年(566年),于此筑斜城,亦名云川城。 唐初郇州治,武德三年(620年),为眉县县治,亦名首善城,后历为县治。 明为斜城社。 清改名全善里。 民国二年(1913年),复名首善城,为眉县县治。 1949年5月,为郿县第五区,辖6乡。 1956年2月,设首善乡,辖12个村。 1958年9月,改为红旗公社首善管理区,同年12月,并入周至县,设首善公社。 1961年9月,改没城关公社,辖12个生产大队。 1984年4月,政社分设,改为城关镇,辖12个行政村。 2002年1月,第五村乡与城关镇合并改称首善镇,辖24个行政村。 |
唐时已有横渠,今东沙河东岸有凤泉县城遗址。 明、清已有镇里。 1949年5月,属郿县一区。 1956年2月,设横渠、武家堡。 1958年9月,隶属新建太白公社。 1984年4月,改为横渠乡。 1997年7月,横渠乡改为横渠镇,将所辖的潼关寨村划归汤峪乡。 |
清初设镇,镇以村名槐芽,民国沿之。 1949年5月,为郿县二区。 1956年,保留槐芽区建制。 1958年9月,组建东风公社,同年12月,划归周至县。 1961年9月,复归眉县,更名槐芽公社。 1968年2月,复改为东风公社。 1972年,改为槐芽公社。 1984年4月,改设槐芽镇。 2005年10月,范家沟村与仓房堡村合并为西街村,黄家庄村与赵家庄村合并为槐西村。 2011年,槐芽镇辖9个行政村。 |
汉代属眉县。 北周保定元年(561年),于此设温汤县。 隋义宁二年(618年),设置过凤泉县。 唐贞观八年(634年),撤凤泉县并入眉县。 明、清为汤峪里。 民国二年(1913年),设乡。 1958年12月,并入周至县。 1961年9月,复归眉县,辖11个生产大队。 1997年7月,改为镇。 2002年10月,小法仪镇并入汤峪镇,辖18个行政村。 2005年10月,黑峪村与二郎沟村合并为新联村,郭家寨村与井沟村合并为钟吕坪村,长凹村与黄西庄村合并为郝口坡村,辖16个行政村。 |
清雍正年间已有常兴镇。 1949年5月,属郿县六(渭北)区。 1956年2月,设常兴、寺上乡,辖14个村。 1958年9月,属卫星公社,12月划归凤翔县,辖常兴、寺上两个管理区14个生产大队。 1961年9月,卫星公社复归眉县,分设为常兴公社,辖14个生产大队。 1984年4月,改为常兴镇,辖14个行政村。 |
三国时属郿县。 清朝划为眉5县南乡第三联保,辖八堡。 民国时期为郿县金渠镇公所,辖10个堡。 1949年5月,属郿县第三区,辖8乡。 1956年2月,撤区设下洪寺、金渠镇2个小乡,辖15个村。 1958年9月,隶属金星公社,设下洪寺、金渠镇2个管理区,辖15个生产大队,12月并入周至县。 1961年9月,复归眉县改为金渠公社,辖15个生产大队。 1984年4月,改为金渠乡,辖15个行政村。 1996年11月,改为金渠镇,辖15个行政村。 2005年10月,来家寨村与八练村合并为八寨村,黄家坡村与宁渠村合并为宁渠村,小寨村与金渠村合并为金渠村,下辖12个行政村。 |
1949年5月,为郿县第三区之六、七、八乡。 1956年2月,设为张家村乡、高庙乡,下辖13个村。 1958年12月,随金星公社一并划归周至县。 1961年9月,恢复眉县建制,设为营头公社,辖16个生产大队。 1984年4月,改为营头乡,辖16个行政村。 1997年7月,撤乡建镇。 2005年10月,大湾村与李关村合并为大理村,高庙村与梁家湾村合并为红河村,永安村与张家村合并为和平村,新寨村与河东村合并为新河村,万户村与烟霞村合并为万霞村,辖11个行政村。 |
隋唐时称斜谷城。 清朝时称齐家寨。 1949年5月,为郿县第四区,辖7个小乡,7月另设立齐镇市。 1956年2月,设齐镇乡,辖18个村。 1958年9月,成立红旗公社(含首善),辖西凉阁、齐镇、上西铭、首善4个管理区,共40个生产大队,12月并入周至县。 1961年9月,复归眉县,设齐镇公社,辖18个生产大队。 1984年4月,改公社为乡镇,恢复为齐镇,辖18个行政村。 2005年10月,积谷寺村与斜峪关村合并为斜谷村.贾家寨村与上西铭村、雷村合并为三星村,下庙村与下西铭村合并为齐西村,党东村与党西村合并为党家寨村,下辖13个行政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