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时,褚遂良受封河南郡公,曾到此处。高宗废王皇后立武昭仪(则天)为后,褚遂良力反,高宗不纳,褚叩头流血,还陛下笏,乞归故里。里人为纪念他,在此建褚遂良庙一座,后在侧设一客店,接待来往客商,得名褚庙店。后简称褚庙。 |
唐高宗时,褚遂良受封河南郡公,曾到此处。高宗废王皇后立武昭仪(则天)为后,褚遂良力反,高宗不纳,褚叩头流血,还陛下笏,乞归故里。里人为纪念他,在此建褚遂良庙一座,后在侧设一客店,接待来往客商,得名褚庙店。后简称褚庙。 |
清光绪六年(1880),韩氏十三世祖韩庚义由褚庙西北一千米处宁胡同迁此,名韩仙村、韩贵村以兆吉利。后盖楼一所,易今名。 |
1956年,今王家堤、赵家堤部分村民迁此,取村名利合以示占地利、得人和(合)之意,因靠近小堤河,又称利河。 |
清康熙年间,张姓自清莲寺迁此,后盖小楼一座,故名。 |
清初,孙姓自山东迁此,盖楼一座,因地处古归德府至开州之半坡地带(时称褚庙至老颜集段为半坡),故名。 |
明建文二年(1400),范氏自山东曹州迁此后,在村前建“奶奶庙”一座,香火颇盛,故村名范堂。 |
明末,贾姓从老颜集大贾庄迁此,刘氏自江南迁此。易今名。 |
明中叶,山东尚姓在此定居并盖楼一所,名尚楼。明末,村民为避战乱围村筑寨,名尚楼寨。1950年后简称尚楼。 |
清乾隆末年,赵姓从柴油坊村迁此,为防黄河水袭村,在村边筑坝,故名赵坝。 |
清乾隆五年(1740),张姓由顺河张老庄迁此,盖楼一座,名张楼。1956年易今名。 |
清乾隆末年,袁姓自山东迁此,名袁庄。清同治六年(1867),李姓从曹县到此,在袁庄前建村,称李大门,后两村合一,因袁姓首迁,故称袁庄。 |
明末,村名为勾庄,后来,朱姓从朱老家迁到这里开店,颇有名气,易名朱家店,后简称朱店。以村名命名。 |
明初,山东曹州曹姓迁此,称曹庄。清道光年间,曹家遭火灾后,把田产卖于山东籍杨口杨姓,后筑寨得今名。 |
清嘉庆元年(1796),陈姓自鹿邑迁此,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