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牟定县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

牟定县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

建国前称中兴镇,建国后据我国共和制,改称共和镇。民国元年(1912年)—1950年,称中兴镇。

1951年,改名共和镇。

1961年9月至1965年2月,改共和区。

1970年2月,改为东风镇。

1978年12月,恢复共和镇。

2005年12月,军屯乡的天台、军屯、天山、代冲、柳丰、何梁、余新、余丁、清河、中屯10个村民委员会,新甸乡的散花、新甸、华星、际盛4个村民委员会,青龙乡的龙池、牟尼、周山、庆丰、共丰5个村民委员会并入共和镇。

牟定县辖镇,县府驻地。位于牟定坝子中段龙川河东岸。1955年属马厂区,1961年设共和区,1970年称东风镇,1978年更名共和镇。面积14.4平方公里,人口1.5万。辖金马、清波邑、西北、东南、锦石坪5个行政村。农业主产水稻、蚕豆、油菜、烤烟。是县境内乡镇企业、个体手工业和个体商业较发达的镇。

牟定县辖镇。1954年改称马厂区,1961年称桃苴区,1970年建桃苴公社,1976年更名马厂公社,1984年新桥镇。位于县城东北,距县城8公里。面积159平方公里,人口3.1万。有公路通达甸心接成昆铁路。辖家、官河、马厂、杨茨科、羊肝石、大蒙恩、小蒙恩、长冲、新桥、杜家庄、云龙、顶头、桃苴、冷水、兴龙、大村16个行政村。农产以烤烟为主。
江坡镇因原镇人民政府驻江坡村而得名,该村因坐落于龙川河南岸半坡,故名江坡。1949年前,属南阳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第二区。

1958年,属永进公社。

1961年,为江坡公社。

1966年,并归新甸公社。

1974年,设江坡公社。

1984年4月,改江坡区。

1988年,改江坡乡。

2005年12月,新甸乡的米村、普村、福龙、民乐、丰乐、高平6个村民委员会并入江坡乡,改设江坡镇。

牟定县辖乡。1970年从新甸区分出,设江坡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城南部,距县城13公里。面积114.5平方公里,人口1.2万。辖江坡、者普、和平、高家、乐利冲、龙排、柜山7个行政村。农产品主要有水稻、包谷、蚕豆、油菜、烤烟。大江坡村产褐煤。

凤屯镇因原人民政府驻地在凤屯村而得名。凤屯原名为彝语的“力此么”,意为有麂子出没的地方,因东、西两侧各有一条龙水,住地像一只凤凰,犹如“二龙戏水”,故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改名为龙凤屯,1949年后简称“凤屯”。1949年前,属西云乡、西林乡。

1949年后,属第三区。

1958年,为英雄公社。

1959年,划归青龙公社。

1961年,又划归富裕、高峰、凤屯3个小公社。

1971年,设凤屯区。

1988年,改凤屯乡,乡政府驻凤屯村。

2005年12月,青龙乡的田丰、龙丰、牌坊、河节冲4村民委员会并入凤屯乡,改设凤屯镇。

牟定县辖乡。1970年从青龙区分设凤屯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城西部,距县城32公里。面积141平方公里,人口0.9万,彝族占60.5%。辖腊湾、新房、飒马厂、建新、凤屯5个行政村。境农业主产玉米、小米、荞、亚麻、药材。

牟定县辖乡。1970年2月从军屯区分设蟠猫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距县城32公里。面积170.9平方公里,人口1.2万。辖古岩、联丰、碑厅、蟠猫、龙泉、朵苴、阿橄榄、双龙8个行政村。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包谷、蚕豆、小麦、烤烟,尤以蚕豆粒大质好而出名。乡镇企业有蟠猫铜选厂等。彝汉杂居,少数民族传统习俗保留较多,有彝族歌舞“跳左脚”。
牟定县辖乡。1960年属猫街公社,1971年析建戌街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城东北,距县城52公里。面积201.51平方公里,人口1.7万。辖左家、伏龙基、水桥、碗厂、戌街、铁厂、老纳、白沙8个行政村。农产有水稻、包谷、小麦、烤烟、甘蔗、橘子。有石墨、铜、钨、蛇纹石、高岭土以及稀土矿藏。特产牟定土碗。
牟定县辖乡。1961年称猫街区,1970年建公社,1984年改称安乐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城东北,距县城35公里。面积269.38平方公里,人口2.5万。牟元公路、成昆铁路过境。辖猫街、石板、桃园、河心、太极、蒙恩哨、小屯、力石、安益、新田、民太、羊旧、六渡、直苴14个行政村。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包谷、小麦、烤烟、蚕豆。出产力石酒的产地。有褐铁、赤、钛磁铁、铜、石膏等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