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盘龙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盘龙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唐永泰元年(765年),属南诏拓东城中心地。

1955年,成立拓东街道。

2004年,由原拓东街道的拓东路、尚义街、状元楼3个社区,原董家湾街道的唐家营、苏家村、东风东路、东庄、白塔路5个社区,原珠玑街道的金牛社区部分、东风、明通巷等社区,原东站街道的铁路新村社区部分,组成新的拓东街道。

1950年,为市郊敷泽乡。

1978年,成立环城街道。

2004年,由原珠玑街道的桃源街社区,原环城街道的凤凰村社区、交三桥社区、粟树头社区、昆纺新村社区、穿金路社区、灵光街社区部分、大鼓楼社区、席子营社区部分,原联盟街道的桃园社区部分、胜利杜区社区部分组成鼓楼街道。

1987年4月,建立东华街道。

2004年,由原东华街道的小龙路、田园里2个社区,原环城街道的席子营杜区社区部分、理工大学新迎校区社区,原金马街道的新迎社区、大树营社区部分,原联盟街道的小坝社区部分、胜利社区部分组成新的东华街道。

明清时,属昆明县敷泽堡。

民国十一年(1922年),属昆明县苍竹乡、东波乡的一部分。

1951年,属昆明市郊区。

1953年,属昆明市第七区。

1955年,成立联盟蔬菜农场,属昆明市龙泉区。

1959年,划入官渡区。

1962年,改为联盟公社。

1984年,改称街道办事处。

1981年春,为官渡区联盟公社。

1988年,设联盟镇。

2004年7月22日,由官渡区划入盘龙区,由联盟镇改为联盟街道。

民国时,为昆明县龙泉镇。

1950年,属昆明县第四区,后属第七区。

1956年,属昆明市龙泉区,1959年,并入官渡区设龙泉公社。

1984年,改为龙泉街道,1988年,复置龙泉镇。

2003年,撤镇设立龙泉街道。

2004年,由官渡区划入盘龙区后,由原龙泉街道的金星社区部分、云波社区组成金辰街道。

1966年,属东风区。

1968年,属盘龙区。

2004年,成立青云街道。

1950年前,属昆明县龙泉镇。

1956年,属昆明市龙泉区。

1958年,属官渡区龙泉公社。

1984年,改为街道办事处。

1978年,属昆明市官渡区,名称及驻地先后更改多次。

2005年,撤龙泉镇设盘龙区龙泉街道。

1981年前,属昆明市官渡区龙泉镇。

1981年,茨坝城镇筹建。

1988年4月,官渡区政府划出龙泉镇和平、花鱼沟2农村街道办事处(大队),市政府茨坝镇筹建处和官渡区茨坝街道合并组建官渡区茨坝镇,成立茨坝镇。

2004年7月,原官渡区茨坝镇划入盘龙区,并改为茨坝街道。

1956年,分属官渡区、龙泉区。

1962年,设乌龙公社。

1963年,乌龙公社改为双龙公社。

1984年,双龙公社改称双龙街道。

1988年1月,改为双龙乡。

2004年8月,双龙乡由官渡区划入盘龙区。

2009年8月5日,双龙乡改为双龙街道。

元代时,称羊坞里。

民国时期,属昆明县龙泉镇、苍竹乡。

1950年,属昆明县第四区。

1953年,属昆明市第七区。

1956年,属龙泉区。

1958年,属龙泉公社,1961年,设小河公社、双哨公社。

1984年,改为小河街道办事处、双哨街道办事处。

1988年,改为小河乡、双哨乡。

2004年,2乡由官渡区划入盘龙区。

2005年,撤销双哨乡、小河乡,合并设立松华乡。

2009年8月,撤松华乡改设松华街道。

2006年,撤销大哨乡和白邑乡,设立滇源镇,新设立的滇源镇管辖原大哨乡和白邑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政府驻原白邑乡政府驻地;2009年8月1日,将嵩明县阿子营镇和滇源镇交由昆明市盘龙区托管。

2011年3月,撤销滇源镇、阿子营镇,设立滇源街道、阿子营街道。

滇源街道、阿子营街道交由昆明市盘龙区托管。

2016年,云南省政府批复同意嵩明县滇源街道划归昆明市盘龙区管辖(云政复〔2016〕7号)。

明清时期,属邵甸里。

民国初年改里为乡。

民国年间,属嵩明第七区,分设彩云、啸狮(牧羊)、龙泉三个乡,后来乡合并设立邵内乡。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为县辖基层政权。

2009年撤乡设镇。

于2009年8月1日由盘龙区托管。

2011年3月,撤镇设立街道。

2017年11月16日经云南省人民政府研究,现批复如下:同意将嵩明县阿子营街道调整至盘龙区管辖。

调整后阿子营街道行政区域不变,街道办事处仍驻阿子营村彩云路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