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浦源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浦源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宋朝郑朝奉大夫迁此,原住“厝坪底”,传说祖宗曾因母鹅窝此孵群雏,认为“吉祥”而迁此,故名。
原称“墩头”,后改为今名。
萌源村地处溪畔,以萌发之意取名。萌源由薛氏、钱氏先祖肇基(以现存的“钱家井”、“薛家井”为证),后萧氏迁入渐成之主姓。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萧氏先人从福州乌石山辗转迁居东洋“萧懊底”(今狮城党校、南坂一带),后迁往萌源竹柄(今萧家岭山下),宋元枯二年(公元1087年)复徙钱、薛等姓聚居的萌源。
因位于东洋“上方”(西北角),故名。
因村处溪畔小平原地带,故名。
古名“西家籁”,村落四面环山,一溪涧流出,因地形酷似籁形,故名。
东升原名源头村,60年代,后门山雷打垅出现裂缝,为预防山体滑坡,74户村民在人民政府资助下,至1970年全部搬迁桥头洋,取名东升村(取旭日东升之意)。
宋元祐年间(公元1086-1094年)芹溪银矿封坑后转此地开矿炼银,朝廷命中官、御史各一员督炼,驻地设“官司”,因,故名。
因地处高山上,常年云霭萦绕,阳光辉映成紫色,故名。
吴山底,古名儒源,后更名吴山底(取“寄怀楚水吴山外”之义)。
因位于萌源西北处靠山一侧,故称“萌底”。
因村处山坳,原名正坑,方言谐音“进坑”后雅称“进登”。
因村落散居古道半岭间,故名。
龙亭村古名“大箩”,又称“三司岭”,清乾隆初(公元1736年)肇基,清光绪年间改名“土亭下”,民国时期更名“龙亭”,文化大革命更名“红亭”,1981年2月复称“龙亭”。
龙住院由上村和下村组成,以村中灵鹫院寺—方言谐音“龙住院”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