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清集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清集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范庄:明洪武元年(1368),范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名范庄。南王庄:明末,王姓从常营迁到此地,以烧窑为生,故名王窑。后演变为南王庄。
三国时期曹操曾在此地训练部队,将手下所有将军集中于此商讨战事,故将此地称为将军营。
清光绪年间扶沟县杨七营,有一大富户率领全家及伙计迁居此地,其中有李,孙,樊等姓,因李姓人多,故名李兴营。
明洪武元年(1368)张氏从山西洪洞县出任开封府陈州府知州。后随家于太康县城又迁于此地,取名谦和寨。村内有个名张子颖的生于清康熙十三年卒于乾隆十六年,后子孙繁衍将村名改为张子颖至今。
明洪武三年(1371)申姓迁此定居,取名申庄。
明末何姓在此建村,取名何庄。后有一贾姓在此落户居住,后贾姓人丁兴旺,何姓人衰,村名为何贾庄。后来何姓衰绝,村名改为东贾。
原名樊哙口中。汉代时期这里是黄河故道,有一年洪水泛滥,在这里决口,汉舞阳候樊哙率兵在这里修堤防洪,由于水势凶猛,樊哙带邻兵民跳入水中形成人墙,修筑河堤阻挡水流,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樊哙,取樊哙口,后明代黄河水泛滥,改称为黄口。
汉代舞阳侯樊哙曾被派此治理黄河(传樊哙葬于此地,后经历史考证此传不实),后人为纪念取村名为樊哙岗。明初黄水泛滥,此岗被黄水所覆盖,故又把樊哙岗改为黄岗。
明洪武二年(1369)刘姓从独塘乡曹庄迁此建村,命名刘楼。后刘姓绝嗣,李姓、王姓迁此居住,因李姓居首,取名李庄。后王姓在1916年由新桥口迁此。村名未改。
明洪武元年(1368)杨姓一个名叫杨百川的员外巨富,周围几村协议在王湾等村的中心涡河处,修一座五孔桥,杨百川拿出五分之三的修桥费独修三孔,桥修好后,人们为了纪念杨姓,故取名杨桥。
明洪武二年(1369)孙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此定居,当时玉皇阁财主女儿嫁到此村,为了能看到娘家在村内盖起一座土楼,取名大楼孙。1975年更名孙庄。
清光绪年间(1875)有一家的姓桂的人家住在此地,因村里有一大土岗,岗上有一颗桂花树,故取名桂岗。
明太祖洪武年间(1368)高姓从山西洪洞大槐树初迁来此地,因村前有座桥,故取名高桥。
明洪武元年(1368)赵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居此地,因生活富裕,家大业大就盖了几所楼房,故定名为赵家楼。现简称赵楼。
明洪武二年(1369)杨姓迁来建村居住,取名为杨庄。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