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芹洋乡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芹洋乡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始祖黄元二于南宋淳佑三年癸卯(1243)由(政和县澄源乡)暖溪村迁芹洋肇基,至今已历26世。

1949年初期属第四区(托溪区)九岭乡。

1950年设芹洋乡属第四区(托溪区)。

1956年属芹洋区。

1958年公社化设芹洋区东风公社。

1959年撤区并社,为芹洋公社芹洋大队。

1963年芹洋、托溪、平溪合并为芹洋区,仍为芹洋大队。

1965年撤区并社为芹洋公社芹洋大队。

1984年撤社建乡,为芹洋乡芹洋村委会。

2018年搬迁。

寿宁解放初期(1949年)为九岭乡修竹保。

1950年9月撤消九岭乡,为第四(托溪)区修竹乡。

1956年2月属芹洋区修竹乡。

1958年公社化在修竹村设芹洋区红专公社。

1959年撤区并社,为芹洋公社修竹大队。

1963年芹洋、托溪、平溪合并为芹洋区,仍为修竹大队。

1984年撤社建乡,由修竹分出另设下修竹村委会。

上修竹村为李姓聚居村,一支从下修竹村迁入,另一支从长溪村迁入。

寿宁解放初期(1949年)为九岭乡修竹保。

1950年9月为第四(托溪)区修竹乡。

1956年2月属芹洋区修竹乡。

1958年公社化在修竹设芹洋区红专公社。

1959年撤区并社,为芹洋公社修竹大队。

1963年芹洋、托溪、平溪合并为芹洋区,仍为修竹大队。

1982年由修竹大队分出设上修竹大队。

1984年撤社建乡,改为上修竹村委会。

相传在谢姓移居之前,有蔡、毛和林姓,最先开拓发竹坪村的是林姓,始居于水井边的坂林;毛姓和蔡姓则居住在旧厝坪。

解放初期(1949年)属平溪乡尤溪保。

1950年9月属第三区(平溪)。

1956年2月属芹洋区。

1959年3月撤区并社,设芹洋公社尤溪大队。

1980年从尤溪分设发竹坪大队。

1984年撤社建乡,改为发竹坪村委会。

杨姓清康熙年间(1622-1721)移迁中村,现后裔遍布三村。

蔡姓清乾隆五年(1740)迁入。

周姓清道光元年(1821)徙此,现为尤溪大姓。

解放初期(1949年)为寿宁县平溪乡尤溪保。

1950年9月属第三区(平溪)。

1956年2月属芹洋区。

1959年撤区并社,为芹洋公社尤溪大队。

1963年芹洋、托溪、平溪合并为芹洋区,仍为尤溪大队。

1984年撤社建乡,改为尤溪村委会。

张氏始祖张伯贤明宣德三年(1428)从新田下迁入。

清朝康熙乙未年吴姓从下屏峰迁入。

1912年~1949年为鹤溪乡(托溪)溪源保。

1950年为第三区(平溪区)溪源保。

1956年属芹洋区。

1959年撤区并社,为芹洋公社溪源大队。

1963年芹洋、托溪、平溪合并为芹洋区,仍为溪源大队。

1965年撤区并社为芹洋公社溪源大队。

1984年撤社建乡,为芹洋乡溪源村委会。

南宋孝宗隆兴年间(1163-1164),阜莽李姓始祖李义从福安石门李家楼迁入,初居山面村下的大坵头。

1949年初期为第四区(托溪区)九岭乡。

1950年为第四区(托溪区)阜莽乡。

1956年属芹洋区。

1958年公社化设芹洋区东风公社。

1959年撤区并社,为芹洋公社阜莽大队。

1963年芹洋、托溪、平溪合并为芹洋区,仍为阜莽大队。

1965年撤区并社为芹洋公社阜莽大队。

1984年9月撤社建乡,为芹洋乡阜莽村委会。

叶姓始祖叶甲四于元朝至大二年(1309)由下屏峰迁入;王姓始祖王日锦于清雍正四年(1726)由下屏峰迁入;杨姓始祖杨正满于清道光年间从尤溪迁往底墓,其后代杨光炳于清咸丰年间由底墓再迁茗坑。

1949年初期属第四区(托溪区)九岭乡。

1950年撤消九岭乡,属第四区(托溪区)。

1956年属芹洋区。

1958年公社化设芹洋区东风公社。

1959年撤区并社,为芹洋公社茗坑大队。

1963年芹洋、托溪、平溪合并为芹洋区,仍为茗坑大队。

1965年撤区并社为芹洋公社茗坑大队。

1984年9月撤社建乡,为芹洋乡茗坑村委会。

夏姓始祖清乾隆十九年(1754)从托溪的际头村迁入。

1949年初期属第四区(托溪区)九岭乡。

1950年撤消九岭乡,属第四区(托溪区)。

1956年属芹洋区。

1958年公社化设芹洋区东风公社。

1959年撤区并社,为芹洋公社茗坑大队。

1963年芹洋、托溪、平溪合并为芹洋区,仍为茗坑大队。

1965年撤区并社为芹洋公社茗坑大队。

1984年撤社建乡,由茗坑分出另设山底村委会。

九岭溪村叶姓始祖叶闻标乾隆年间由东溪迁阜坪,再迁入九岭溪。

1949年初期属第四区(托溪区)九岭乡。

1950年撤消九岭乡,属第四区(托溪区)。

1956年属芹洋区。

1959年撤区并社,设芹洋公社九岭大队。

1963年芹洋、托溪、平溪合并为芹洋区,仍为九岭大队。

1965年撤区并社为芹洋公社九岭大队。

1984年撤社建乡,为芹洋乡九岭村委会。

叶姓始祖叶作祺于清乾隆年间迁入,已繁衍10代。

1949年初期属第四区(托溪区)九岭乡。

1950年属第四区(托溪区)广地乡。

1956年属芹洋区。

1958年公社化设芹洋区光荣公社。

1959年撤区并社,为芹洋公社广地大队。

1963年芹洋、托溪、平溪合并为芹洋区,仍为广地大队。

1965年撤区并社为芹洋公社广地大队。

1984年撤社建乡,由广地村分出另设官路洋村委会。

朱氏始祖朱少一由丰谷迁入,称下朱。

另一支称上朱,始祖朱培为朱熹之后,于宋末元初由建阳迁入,比下朱迟百来年。

1912年-1949年为九岭乡广地保。

1949年初期为第四区(托溪区)九岭乡广地保。

1950年为第四区(托溪区)广地保。

1956年属芹洋区。

1958年公社化设芹洋区光荣公社(驻地广地)。

1959年撤区并社,为芹洋公社广地大队。

1963年芹洋、托溪、平溪合并为芹洋区,仍为广地大队。

1965年撤区并社为芹洋公社广地大队。

1984年撤社建乡,为芹洋乡广地村委会。

吴姓祖先从城关高厝下迁到三望洋,再迁到墩洋,清乾隆年间(1736-1795)从墩洋迁到樟树岗(今底洋)。

寿宁解放初期(1949年)属第四区(托溪)九岭乡。

1950年9月撤消九岭乡,属第四区(托溪)可观乡。

1956年2月属芹洋区。

1959年3月撤区并社,设芹洋公社可观大队。

1982年撤社建乡,由可观村分出设底洋村委会。

明正统年间,吴姓始祖吴珂一从溪坪到此搭菇楼做菇。

胡姓始祖胡从旭于清康熙六年(1667)从庆元县竹坪迁入。

寿宁解放初期(1949年)属第四区(托溪区)九岭乡。

1950年属第四区(托溪区)可观乡。

1956年属芹洋区。

1959年撤区并社,为芹洋公社可观大队。

1963年芹洋、托溪、平溪合并为芹洋区,仍为可观大队。

1965年撤区并社为芹洋公社可观大队。

1984年撤社建乡,为芹洋乡可观村委会。

叶姓始祖叶家修清乾隆中期由广地村迁入。

初期属第四区(托溪区)九岭乡山头保。

1950年撤销九岭乡,属第四区(托溪区)。

1956年属芹洋区。

1958年公社化设芹洋区东风公社。

1959年撤区并社,为芹洋公社山头大队。

1963年芹洋、托溪、平溪合并为芹洋区,仍为山头大队。

1965年撤区并社为芹洋公社山头大队。

1984年撤社建乡,为芹洋乡山头村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