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三都县都江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2]

三都县都江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2]

高坪村位于坝街乡西北部,距乡政府驻地8公里,总面积4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76.33亩,其中耕田面积831.33亩。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615户,总人口2531人,其中:农业人口2526人。有水族、苗族、布依族、汉族等4种民族,其中水族人口占98%。村内仅有上燕、西音两个教学点,设1—4年级共4个班,在校学生共274名,教师共4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985元,属全省一类贫困村。

高坪村属中低山峡谷地貌,最低海拔530米,最高海拔1420米,平均气温17.3℃~18.5℃。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极适应各种植物的生长。境内树木郁郁葱葱、峡谷幽深、沟壑纵横,森林资源丰富,目前,有国有拉揽林场河东分场面积3万多亩,速丰生产杉树林基地近1万亩,原始森林面积1万亩。

一、地理位置

达荣村位于三都水族自治县羊福乡政府驻地,海拨780--1300米,喀斯特地形,东接巫不乡尧排村,北与排外村相连,西接小昔村,南连孔荣村,自然寨大部份座落在羊福河岸两旁,其余在半山腰上。境内有同马山原始森林,以及省级历史遗址-----羊福崖墓。

二、气候资源:

达荣村全年日照时数平均1100个小时,平均月照率21%,无霜期320天左右,年均有效积温43000——5000摄氏度;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平均温度15.6摄氏度。全村没有一个水库,水资源利用率极低,全村还有207户831人没有用上自来水。

三、土地资源:

达荣村土地总面积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666亩(田为639亩,旱地为27亩)人均耕地面积0.44,人均基本农田0.43亩;林木、草坡、荒山8768亩,人均森林面积5.2亩。

四、社区概况:

达荣村有9个村民小组,352户,1499人,全部为少数民族,劳动力为928人。以大米为主食,房屋原为瓦木结构为主。全村还有22户茅草房;绝大多数仍是人畜同屋。全村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种植业和务工收入为主,养殖业为辅。

现有在校生203人,小学柿涠�157人,适龄儿童入学154人,入学率占98%。贫困学生35人。不通广播、程控电话,信息闭塞。

全村没有一个村办企业,无集体经济,属空壳村。劳务输出是达荣村农民的经济来源之一,但由于缺少文化知识,外出打工人员基本上都是从事重体力劳动,收入低。

五、农业生产情况:

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旱育种植,温室两段育身等增产技术已基本得到普及。由于山高坡陡,耕田均为“腰带田”,宽窄行栽秧等技术基本无法实施。杂交水稻推广率90%,土壤耕作以传统的耕作方式为主。畜、犁、锄是主要的劳动工具。复种指数较低,多为一年一种。

联兴村地处都江镇北部,村民委员会驻连心村小昔。下辖自然寨有羊甲上寨、火烧寨、达结、小昔、党虾、新长堰沟、老长堰沟、上乌拉、下乌拉、甲豆、排搞、下从、昔东、羊甲下寨、昔笛。其管辖范围东至达荣村,南至新合村,西至月亮村,北至丹寨县上从村。总户数为674户,总人口为2813人,民族有水族、苗族、布依族。总面积为20.4平方千米。农业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经济来源以外出务工为主。邮政编码为558106,电话区号为0854,联系电话为3052008。
高新村地处都江镇北部,村民委员会驻高新村高潮。下辖自然寨有上排外、下排外、高潮、党卡、洗洋、大里勇。其管辖范围东至雷山县达地村,南至达荣村,西至达荣村,北至雷山县达地村。总户数为422户,总人口为1872人,民族有水族、苗族。总面积为16平方千米。农业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经济来源以养猪,养牛,水稻、玉米、辣椒为主。邮政编码为558106,电话区号为0854,联系电话为3052008。
仁和村地处都江镇东部,村民委员会驻大脑。下辖自然寨有麻力、寨翁、大脑、高尧、怎东、巫榜、排内、党益、排榜、巫不。其管辖范围东至榕江县三江乡有埃村,南至榕江县田懂村,西至怎雷村、新合村,北至振兴村。总户数为798户,总人口为2713人,民族有汉族、苗族、侗族等。总面积为29平方千米。农业以种植为主,经济来源以种植,养殖,林木,打工为主。邮政编码为558100,电话区号为0854,联系电话为0854 - 3051001。
尧排村位于巫不乡东北部,距乡政府驻地8公里,海拔545米,气候温和湿润。全村共有9个村民组299户,1282人,其中水族人口占70%,布依族人口占10%,苗族人口占20%。全村耕地面积624.34亩,人均基本农田0.49亩,自然资源以山林为主,人均林木面积15亩,草山草地3亩,可开发荒山430亩。尧排村现有贫困户62户,贫困人口211人;全村劳力430人,占总人口的33.5%。劳动力文化结构为:高中45人,初中155人,小学130人,文盲、半文盲100人,获绿色证书0人。

尧排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是基本型站,全村现有党员26人,村组干部12人。

一、地理位置

小昔村位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羊福乡西南面,东面与孔荣村、西面与羊甲村、南面与都江镇千秋村、北面与里勇村相连,距乡政府4公里,羊福公路穿越而过。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平均海拔760米。

二、气候资源:

小昔村全年日照时数平均1100个小时,平均月照率21%,无霜期320天左右,年均有效积温43000——5000摄氏度;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平均温度15.6摄氏度。全村没有一个水库,水资源利用率极低,全村还有90户437人没有用上自来水。

三、土地资源

小昔村土地总面积为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6亩,人均耕地0.48亩,其中农田面积487亩,土69亩,人均基本农田0.4亩;荒坡、荒地、林木面积9142亩;人均林木面积6.07亩。

四、社区概况

小昔村有8个村民小组293户1218人,男659人。女559人,苗族为885人,水族为275人,汉族为4人,劳动力759人。以大米为主食,房屋原为瓦木结构为主。全村还有25户茅草房;绝大多数仍是人畜同屋。全村经济主要靠种植业和务工收入为主,养殖业为辅。

现有在校生194人,小学适龄儿童143人,适龄儿童入学140人,入学率占98%,贫困学生40人。不通广播、程控电话,信息闭塞。

全村没有一个村办企业,无集体经济,属空壳村。劳务输出是小昔村农民的经济来源之一,但由于缺少文化知识,外出打工人员基本上都是从事重体力劳动,收入低。

五、农业生产情况:

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旱育种植,温室两段育身等增产技术已基本得到普及。由于山高坡陡,耕田均为“腰带田”,杂交水稻推广率90%,土壤耕作以传统的耕作方式为主,畜、犁、锄是主要的劳动工具。复种指数较低,多为一年一种。

羊瓮村位于贵州省三都县东部,坝街乡北部,东与本县都江镇控抗村接壤,西与都江镇交德、排赖两村交界,南与本乡坝辉村相连,北与都江镇大坝村相邻。距县城40.7公里,离乡政府驻地6公里,座落于都柳江两岸的半山腰上,321国道横穿而过。全村共辖10个村民小组,14个自然寨,总人口1620人。全村总面积1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3.02亩。境内属中低山峡谷地貌,最低海拔330米,最高海拔1400米,平均气温18℃。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极适应各种植物的生长。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粮食以水稻为主,经济来源以农林牧为主,养殖方面主要有商品牛、猪和本地土鸡等,盛产麻竹、香菇、板栗、杨梅、猕猴桃等土特产品,杉、松等用材林丰富,森林覆盖率为47%。

羊瓮村是水族和苗族居住集中的少数民族村寨,当地人民继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保存着古朴典雅的水族文化习俗,民族风情独特,民族歌舞多姿多彩。几年来,羊瓮村在深入开展“平安村寨”创建活动中,创新发展民族文化,保护民族风俗,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村内民间文化艺术项目日益增多,有马尾绣制作、水族芦笙斗牛舞、丰收舞、水族祭祖、铜鼓舞、水歌演唱、苗族古瓢舞、芦笙舞等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文化,群众文化生活日趋活跃。民族节日有水族端节庆祝活动斗牛、赛马、铜鼓舞和水族祭祖等;民族体育活动项目龙舟、独木舟赛经常参加县举办比赛活动,并取得较好成绩。水族百年“干栏”建筑,竹林、山泉古井群、奇石、古榕、姊妹树等自然景观和苗族的芦笙舞、古瓢舞、服饰展演引来许多外商客人。水族芦笙斗角舞于2009年代表黔南赛区参加全省“多彩贵州”原生态舞、民族民间舞表演比赛中进入总决赛,取得较好成绩。通过加大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实施建设,进一步挖掘和开发民族文化,推动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将给羊瓮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一、地理位置

羊福乡排外村位于乡政府东偏北面,其东面与雷山县达地乡接壤,其边界有20%为州级边界。村委会与乡政府驻地距离4公里,属中亚热地带季风湿润气候,海拔为1100—1300米之间,目前公路正在修建。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聚居226户981人,全部为水族,

二、气候资源

排外村日照时数平均为1050小时,平均日照率为21%,无霜期320天左右,年均有效积温4300—5000℃,年降雨量1300毫米,年均温度15℃,极端最高温度为34℃,极端最低温度为-6.0℃。2005年底全村基本用上了自来水。

三、土地资源

以砂壤土为主,土层十分薄,土壤肥力低。土地面积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581亩,其中稻田面积为332亩,旱地面积为249亩,草坡1692亩,森林覆盖率为56%。人均耕地面积0.59亩,人均基本农田0.34亩,人均林木面积7.7亩。

四、辖区概况

排外村共辖上排外、下排外、党卡、洗洋、热潮等5个村民小组,226户,981人,均为少数民族,劳动力435人。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

五、教育状况

排外村现有小学适龄儿童139人,初中适龄生30人。2005年前共有两个教学点,教学用房是年久失修的木瓦房,教室间数少,且破烂不堪。2005年,在州人大常委会的协调争取下,深圳客商出资兴建排外小学,现已竣工使用。新排外小学建筑总面积1256平方米,其中教学楼280平方米,学生活动场地(指球场)742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72人,其中女生32人,在职教师1人,代课教师2人。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六、村经济情况

全村没有集体经济,无村办企业,劳动输出是排外村农民经济来源之一,但由于缺少文化知识,外出打工人员基本上都是从事体力劳动。个别有加工大米小作坊,规模小,效益低。2005年人均纯收入1056元,人均占有粮284公斤。

七、农业生产情况

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早育种植、温室两移育种等增产技术已基本得到普及。但由于山高坡陡,耕田均为“腰带田”,宽窄行栽种技术均无法实施。杂交水稻和杂交包谷种植率92%,没有使用农业生产机械、农膜等。农用电主要是生活用电。土壤耕作以传统的耕作方式为主,畜、犁、锄是主要的劳动工具。家庭生产经营等活动几乎全由男人主外,女人主内。

八、种植情况

排外村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复种指数低,多为一年一种,近两年在政府的昌导下冬季开始种脱毒马铃薯。肥料以农家肥料为主,工业肥料为辅,土地综合生产力低下,水稻平均亩产量320公斤左右。降水是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主要水来源。由于降水分布不均,缺乏全面的引、储水设施的灌溉体系,除了雨季以外,绝大部分农田因缺水无法灌溉,阶段性干旱严重威胁着群众的生产活动。

九、养殖业情况

全村共养牛325头,主要用于耕地,商品牛3%,养猪1100头,主要用野菜、米糠喂养,商品率40%,饲养各类家禽0.3万只,商品率10%。养猪以本地品种为主,在政府的引导下,近年开始饲养二元母猪和三元仔猪。

十、家庭收支情况

家庭主要收入渠道是种粮、养猪和打工收入。生产投入主要是种子、化肥、农药、农具等直接性投入,技术培训,技术资料等间接生产投入很少,生活开支主要是吃饭,过年过节、穿衣、孩子教育、走亲访友、医药费用等,固定资产投入主要是住房修建、普通家用电器和小型打米机等日常用小机具。

羊甲村位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羊福乡西南面,南面与孔荣村、小昔村相连,西面与打鱼乡接壤,距乡政府驻地14公里,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类型,平均海拔1100米,全村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平均温度15.6摄氏度。全村没有水库,水资源利用率低,全村还有136户492人没有用上自来水。羊甲村土地总面积为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2.5亩,其中农田面积665.5亩,土157亩,荒坡、荒地、林木面积9153亩。2010年底人均耕地0.68亩,粮食310公斤,人均纯收入1210元。羊甲村有8个村民小组329户1288人,劳动力765人。以大米为主食,房屋多以瓦木结构为主。全村还有33户茅草房;绝大多数仍是人畜同屋。全村经济主要靠种植业和外出打工收入为主,养殖业为辅。

全村现有在校生124人,小学适龄儿童107人,适龄儿童入学106人,入学率为99%,贫困学生50人。不通广播、不通程控电话,信息闭塞。

全村没有一个村办企业,无集体经济,属空壳村。劳务输出是羊甲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由于缺少文化知识,外出打工人员基本上都是从事重体力劳动,收入低,全村共有贫困户180户,贫困人口827人,其中极贫困户57户,209人。计划在2009年—2015年对羊甲村15户61人进行易地搬迁安置。

高尧村位于巫不乡西南部,距乡政府驻地10公里,海拔600米,气候寒冷湿润。全村共有9个村民组252户,1304人,其中水族人口占50%,布依族人口占15%,苗族人口占35%。全村耕地面积546.1亩,人均基本农田0.42亩,自然资源以山林为主,人均林木面积30亩,草山草地5亩,可开发荒山600亩。高尧村现有贫困户150户,贫困人口300人;全村劳力450人,占总人口的34.5%。劳动力文化结构为:高中50人,初中150人,小学150人,文盲、半文盲100人,获绿色证书0人。

高尧村现代远程教育站点是基本型站,全村现有党员18人,村组干部12人。

1、地理位置:

孔荣村位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羊福乡东南面,东与巫不乡相邻、南与都江镇相连,西与打鱼乡相连,北与本乡的小昔村、羊甲村接壤。距乡政府5公里,已实现通村公路,属于亚热季风湿润气候。平均海拔85米。

2、气候资源:

孔荣村全年日照时数平均1100个小时,平均月照率21%,无霜期320天左右,年均有效积温43000——5000摄氏度;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平均温度15。6摄氏度。全村没有一个水库,水资源利用率极低,都用上自来水。

3、土地资源:

孔荣村土地总面积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746.8亩(田为674.8亩,旱地为72亩)人均耕地面积0.58,人均基本农田0.53亩;林木、草坡、荒山9670亩,人均森林面积6.68亩。

4、植被资源情况:

全村有各类植被总面积9700亩。其中有林地8811亩,森林覆盖率53。4%草坡889亩,可开发荒坡558亩。

5、社区概况:

孔荣村有8个村民小组,309户,1275人,全部为少数民族,劳动力为602人,其中:高中文化以上5人,初中文化50人,小学文化190人,文盲、半文盲357人,依次占劳动力的1%、9。7%、36%、59。3%。以大米为主食,房屋原为瓦木结构为主。全村还有55户茅草房;绝大多数仍是人畜同屋。全村经济来源以种养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2002年农民人均收入分别占总人数25。5%和48。9%。

孔荣村只有一栋瓦木结构70平方米且破烂不堪的教学点。在校生141人,小学适龄儿童152人,适龄儿童入学141人,入学率占93%。没有文化室,不通广播、程控电话,信息闭塞。

全村仅有一个村办企业,无集体经济,属空壳村。劳务输出是孔荣村农民的经济来源之一,但由于缺少文化知识,外出打工人员基本上都是从事重体力劳动,个别有加工大小作坊规模小,效益差。

6、农业生产情况:

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旱育种植,温室两段育身等增产技术已基本得到普及。由于山高坡陡,耕田均为“腰田”,宽窄行栽秧等技术基本无法实施。杂交水稻初用种率90%没有使用农业生产、机械、衣膜。农用电主要是生活用电。土壤耕作以传统的耕作方式为主。畜、犁、锄是主要的劳动工具。复种指数较低,多为一年一种。

排抱村位于乡境东北部,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10个自然寨,260户1187人,其中:农业人口1187人,有苗族、水族、汉族等民族。总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4亩,人均耕地仅为0.36亩,属“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一类贫困村。

全村粮食种植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来源以农、林、牧为主,养殖方面主要有牛、猪和本地土鸡等,受地理条件限制,属自产自销型经济状态。

盖赖村位于打鱼乡境北部,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寨,328户1598人,其中:农业人口1598人,有苗族等民族。总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3亩,人均耕地仅为0.41亩,属“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一类贫困村。

全村粮食种植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来源以农、林、牧为主,养殖方面主要有牛、猪和本地土鸡等,受地理条件限制,属自产自销型经济状态。

岩捞村位于打鱼乡境北部,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寨,186户894人,其中:农业人口894人,有苗族、水族等民族。总面积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5亩,人均耕地仅为0.34亩,属“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一类贫困村。

全村粮食种植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来源以农、林、牧为主,养殖方面主要有牛、猪和本地土鸡等,受地理条件限制,属自产自销型经济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