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稍岗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稍岗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据传元末,郭氏在此盖庙建村,称“郭小庙”;后因李新为首起集,更名“李新集”。
明洪武七年(1375),刘氏迁此定居,取名为刘庄,后因兵患,清咸丰六年(1857),刘氏十三世刘清芳率众筑寨打墙,后来改村名为刘寨。
清嘉庆十年(1806),袁氏十世先祖从袁老家迁此定居,取名大袁庄。
明洪武元年(1368),曹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名曹庄。
明洪武四年(1371),李氏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称李庄,后出一秀才李行,人称李善人,为纪念其人,遂易名为李行庄,后误写成李邢庄。
明洪武四年(1371),杨氏始祖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名杨庄。
清代时期,因李氏赶考,中举人遂建楼,故名李举人楼。
清康熙三十年(1691),张氏自山东成武迁此建村居住,称村名为张庄。
明洪武五年(1372),王氏先祖王中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地,当时为朱塚村,朱姓已无后,后来改成王老家。
明初称“邢家店”,天启五年(1625年)更名“兴安集”,康熙年间改名“三庄集”。
明崇祯十七年(1644),因战乱,许庄、红三庙、范庄筑墙建寨合成一起,定名三庄。
唐天宝四年(745),村人陶氏于好友在村中饮酒,正逢桃花盛开,乘兴取村名桃花镇,明洪武年间,起集,当时为水旱码头,交通枢要,遂易村名为桃枢集。
清乾隆四年(1739),杨氏先祖自虞城迁此居住,并建楼一栋,故名杨楼。
清康熙年间,佟氏在此建村,故名佟庄。
滚轮庙原称刘庄。相传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黄河堤口,滔滔黄水将至刘庄之际,丈高水头前出现银发老翁,手举一车轮向空中三晃,黄水既绕村而过,免于灾难,后为纪念建庙,故改名滚轮庙。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