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石家庄市各县市区镇历史沿革

石家庄市各县市区镇历史沿革

原为正定、获鹿两县辖地。

1941年3月,划归市辖,主要属三区、六区。

1947年12月,全市改划为八个区,主要属五区、八区。

1950年8月,五、六、七、八4个区合为五区、六区,主要属五区。

1953年12月,五区、六区合并为郊区。

1955年12月30日,设立长安区。

1966年8月,更名东方红区。

1980年5月,更名长安区。

2001年,石家庄市区划调整,将正定县的西兆通、南村2个镇和原郊区谈固乡的谈固、南翟营、北翟营、土贤庄、白佛、白佛口6个行政村以及南高营镇的南高营、北高营、东古城、西古城4个行政村划归长安区。

2014年,石家庄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将原桥东区的中山东路、阜康、建安、胜北4个街道和桃园镇划归长安区。

1947年,全市划为八个区,属第二区。

1955年7月,更名永安区。

1956年,新华区、永安区合并为桥西区。

1958年11月,改设桥西区人民公社。

1960年6月,获鹿县划归桥西区,后划出。

1969年11月,桥西区以中山西路为界,分为两个区,中山西路以北设新华区,中山西路以南取名红卫区。

1980年5月,红卫区更名桥西区。

2001年3月,撤销郊区,留营、振头、西里3乡划归桥西区。

2014年,撤销桥东区,休门、东风、东华、彭后、汇通5个街道划归桥西区。

历史沿革:原为获鹿县地。

1947年,全市划为八个区,属第一区。

1955年,以境内新华路得名新华区。

1956年,与永安区合并为桥西区。

1969年,析出复置新华区。

1950年6月,设立井陉矿区,属石家庄市。

1958年7月,井陉矿区撤销并入井陉县;12月撤销井陉、获鹿2县,设立井陉区、获鹿区,属石家庄市。

1960年5月,井陉区、获鹿区合并设立井陉县;12月,恢复井陉矿区。

1989年12月,撤销井陉矿区,划归井陉县。

1990年10月,中共石家庄市委、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宣布,矿区恢复原体制运行,归石家庄市。

1992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井陉矿区建置。

1947年11月,为第五、六、七、八区。

1950年,并为五、六区。

1953年,并为郊区。

1958年,撤区建公社,分属桥西、桥东、长安3区。

1961年,析置东郊区、西郊区。

1965年,两区合并为郊区。

2001年,撤销石家庄市郊区,由正定县留村乡、二十里铺镇,栾城县方村镇,长安区裕东、裕华、东大街街道及郊区槐底、孙村街道合并为裕华区。

春秋为肥子国地。

西汉元鼎四年(前113),置槀城县,属真定国。

东汉建武十三年(37),属常山郡。

晋省。

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复置。

北齐改名高城县,巨鹿郡治此。

隋开皇初废巨鹿郡,属赵州。

十年(590),置廉州。

十八年(598),复名槀城县。

大业二年(606),废廉州,属栾州。

十三年(617),复置巨鹿郡。

唐武德元年(618),废郡复置廉州。

贞观元年(627),废廉州,属常山郡。

天祐二年(905),改名槀平县,属镇州。

五代梁复名槀城县。

金末改“槀”为“藁”。

蒙古太宗六年(1234),升永安州。

七年(1235),复为藁城县,属真定路。

明属真定府。

清雍正六年(1728),属晋州。

十二年(1734),属正定府。

1913年,属范阳道。

1914年,属保定道。

1928年,废道,直属河北省。

1935年,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属石家庄专区。

1958年,无极、栾城2县并入藁城县。

1960年,属石家庄市。

1961年,复属石家庄专区。

1967年,属石家庄地区。

1989年,撤县设藁城市(县级)。

1993年,划归石家庄市代管。

2014年,撤销藁城市,设立藁城区。

春秋时期属鲜虞国地。

战国初属中山国,后归赵国。

秦时,治石邑县,属恒山郡。

西汉属常山郡。

北齐井陉县省入,改石邑县为井陉县。

隋开皇六年(586),井陉、石邑县分置。

十六年(696),析石邑县西境置鹿泉县,治今获鹿镇,属井州。

唐天宝十五年(756),改名获鹿县,属恒州。

宋开宝六年(973),石邑县省入,属镇州。

金兴定三年(1219),升镇宁州。

元初改西宁州。

太宗七年(1235),复为获鹿县,属真定路。

明属真定府。

清属正定府。

1913年,属保定道。

1925年,析东境石家庄、休门等村置石门(今石家庄)市。

1928年,直属河北省。

1935年,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

1938-1948年,属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边区。

1940年8月,设建屏县,包括获鹿县北部、平山县和井陉县各一部分,属晋察冀边区第五专区。

1949年,属石家庄专区。

1958年,并入井陉县。

1960年,归石家庄市桥西区。

1961年,又入井陉县。

1962年,复置县,属石家庄专区。

1967年,属石家庄地区。

1983年,改属石家庄市。

1994年,撤销获鹿县,改设鹿泉市(县级)。

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鹿泉市,设立鹿泉区。

春秋时期属晋。

后曾属鲜虞。

战国时期属中山,后归赵。

秦时属恒山郡。

西汉置关县。

东汉改置栾城县,属常山郡。

三国魏省入平棘县。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复置栾城县,治今县西焦家庄东,属赵郡。

北齐省。

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属栾州。

唐初属赵州。

大历三年(768),改属恒州。

天祐二年(905),改名栾氏县,属镇州。

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复名栾城县。

宋庆历八年(1048),属真定府。

元初属赵州,后属真定路。

明洪武十年(1377),徙治今栾城,属真定府。

清属正定府。

1913年,属保定道。

1928年,直属河北省。

1935年,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

1945年10月,栾城县与正定县、获鹿县建立联合县,称为栾正获县,属冀中区第六专区。

1946年,恢复栾城县,属冀中区第十一专区。

1949年8月,划属河北省石家庄专区。

1950年6月1日,获鹿县第六区方村等27个自然村划归栾城县。

1958年12月20日,撤销栾城县,方村等11个自然村划归石家庄市,其余境域并入藁城县。

1960年,栾城县境由藁城县划出,属石家庄市桥东区。

次年析部分区域划归赵县。

1962年3月27日,于原县城恢复栾城县。

属石家庄专区。

1967年,属石家庄地区。

1986年,属石家庄市。

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栾城县,设立栾城区。

春秋属鲜虞国,战国属赵国。

秦时,始置井陉县,属恒山郡。

西汉沿置。

北齐省入石邑县,改石邑县名井陉县。

隋开皇六年(586)井陉、石邑2县分设复原县制,十六年(596)于井陉县置井州(后一度改井陉郡),井陉县属之。

唐贞观十七年(643)废井州、属恒州。

宋熙宁八年(1075)徙治天长镇。

金属威州(治今威州)。

元属真定路。

明属真定府,清属正定府。

1913年废府属保定道。

1928年废道,直属河北省,1935年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

1938年1月属晋察冀边区冀西区。

1939年9月划属冀西三专区。

1940年上半年又改属晋察冀边区第五专区,并有部分地区划归建屏县。

1942年2月,划归北岳区第五专区;1944年6月,又改属北岳区第四专区。

1944年7月,属冀晋区第四专区。

1946年井陉县属冀晋区第三专区。

1947年6月,划属冀晋区第四专区。

1948年6月属北岳区第四专区。

1949年属石家庄专区。

1950年析置井陉矿区,划归石家庄市。

1958年获鹿县、井陉矿区并入,属石家庄市。

1960-1962年矿区、获鹿先后析出,复原县制,属石家庄专区。

1967年属石家庄地区。

1983年改属石家庄市。

1989年12月撤销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将原井陉矿区划归井陉县管辖。

1990年10月5日恢复井陉矿区归石家庄市管辖至今。

秦置东垣县,沿用战国东垣邑名,治今石家庄市郊东古城,属恒山郡。

西汉初属恒山郡。

高帝十一年(前196)平陈豨叛乱后,更名真定县。

武帝元鼎四年(前113)置真定国治此。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三年(37)真定国废,属常山郡。

西晋常山郡治此。

唐初郡、县迁治今正定。

唐至清历属恒州、镇州、真定路、真定府、正定府,并为州、路、府治。

清雍正元年(1723)避胤祯名讳,更名正定县。

1913年废府属保定道。

1928年废道,直属河北省。

1935年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

1939年9月属晋察蠶边区冀西三专区。

1940年属冀西五专区,同年夏秋,正定县地始与藁城、获鹿部分县地,合置藁正获联合县(1946年撤销),属晋察冀边区冀中区七专区。

1944年7月,归属冀晋区。

1945年属冀晋区第四专区。

1946年7月属冀晋区第三专区。

1947年6月属冀晋区第四专区。

1948年6月属北岳区第四专区。

1949年1月15日,属建屏专区,同年8月1日,划归河北省石家庄专区。

1960年属石家庄市。

1961年复属石家庄专区。

1967年属石家庄地区。

1986年改属石家庄市。

1993年6月属石家庄市。

2001年1月22日,正定县留村乡、二十里铺镇划归石家庄市裕华区管辖;西兆通镇、南村镇划归石家庄市长安区管辖至今。

今县境,夏商周分属并州、冀州;秦先属巨鹿郡,后属恒山郡;西汉置南行唐县,仍属恒山郡,后改常山郡;汉景帝三年(前154),常山郡又改为中山国,属之;北魏去“南”字,始称行唐县;1913年属范阳(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8年,晋察冀边区建立,属冀西区,同年秋,划归冀西区三专区;1940年属冀西五专区;1945年属晋察冀区第四专区;1946年属冀晋区第三专区;1949年属河北省定县专区;1954年属石家庄专区;1958年并入新乐县;1962年复置,仍属石家庄专区。

1967年属石家庄地区;1993年属石家庄市管辖至今。

周、春秋、灵寿属中山;前406年魏灭中山,灵寿属魏;前380年,中山桓公复国,徙都灵寿(今故城村);前296年赵灭中山,灵寿属赵;秦时灵寿属钜鹿郡;汉高帝元年(前206)灵寿置县,隶属恒山郡;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灵寿县属常山郡。

晋时灵寿县治所由故城村迁至今治;隋时,灵寿隶恒州、恒山郡、燕州;唐代,灵寿县属并州、恒州、常山郡、诋州、镇州;宋代,灵寿属镇州;元代,灵寿初属恒州,后隶真定路;明属真定府。

清属正定府。

1913年属保定道。

1928年直属河北省。

1935年属第十一行政督察区。

1938-1948年属晋察冀边区冀西、北岳、冀晋区。

1949年1月属察哈尔省建屏专署;1949年8月隶属河北省石家庄专区;1958年并入正定县;1962年复置,属石家庄专区,1967年属石家庄地区;1993年属石家庄市管辖至今。

高邑,古称“鄗”,春秋初期鲜虞国地,后晋灭鲜虞国后属晋国;战国时期为赵邑,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郡县,鄗为巨鹿郡;西汉初设鄗城为高邑建制之始;东汉建武元年(25)汉光武帝刘秀于鄗县城南“千秋台”登基称帝,诏改鄗为高邑;北齐天宝七年(556年)徙今治,房子县省入,属赵郡。

隋至清属赵州。

1913年属大名道。

1928年废道直属河北省。

1935年属第十三行政督察区。

1938-1948年属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区。

1949年属河北省石家圧专区。

1958年与元氏县并为高元县,将赞皇县并入改名元氏县。

1962年从元氏县划出,恢复高邑县建制。

属石家庄专区。

1967年属石家庄地区。

1993年属石家庄市管辖至今。

秦代,县境属巨鹿郡;汉高帝八年(前199),深泽为侯国,属中山郡,为“深泽”地名载于史籍之始;景帝三年(前154),中山郡改称中山国,辖深泽;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除深泽侯国,改为深泽县;西汉末,改称南深泽县,隶涿郡;东汉建初四年(79)改隶乐成国;延光元年(122),乐成国改名安平国隶安平;延熹元年(158)改安平为博陵郡,南深泽隶博陵;三国时,南深泽为魏地,隶博陵郡;晋,南深泽隶博陵国;北魏时,去“南”字为深泽县,隶博陵;太平真君七年(446)安国县省入深泽县(景明二年复安国县);北齐、北周时,省深泽县,归入博陵郡安平县;隋开皇六年(586)复置深泽县,治所在今治,属定州;大业三年(607)改定州为博陵郡;大业九年(613),改博陵为高阳郡,均辖深泽县;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定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定州为博陵郡,隶博陵;乾元元年(758),复置博陵郡为定州,隶定州;景福二年(893)二月,置祁州于无极,深泽隶祁州;五代承唐旧制,深泽隶祁州;清代,深泽初隶保定府祁州;雍正十二年(1734)改属定州;1913年直隶省下设四道,津海道、大名道、口北道、范阳道,深泽属范阳道;1914年范阳道改名保定道,深泽属保定道;1928年废道制,深泽改属河北省;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冀中区第二专区;1940年12月属晋察冀边区冀中区第八专区;1944年,属晋察冀边区冀中区第七专区;1946年,属晋察冀边区冀中区第十一专区;1948年2月,属晋察冀边区冀中区第九专区;1949年8月1日,属河北省定县专区;1954年6月18日,划归石家庄专区;1958年11月12日,撤销深泽县并入束鹿县;1961年5月5日从束鹿县析出省入晋县;1962年1月1日从晋县析出,恢复深泽县治,仍属石家庄专区,1967年属石家庄地区;1993年石家庄地、市合并,属石家庄市至今。

隋开皇十六年(596)析房子县西境始置赞皇县,因境内赞皇山得名,属栾州。

大业二年(606)废栾州,属赵州。

宋熙五年(1072)省入高邑县。

元祐元年(1086)复置。

蒙古至元二年(1265)又省入高邑县。

七年复置。

清雍正二年(1724)改属正定府。

1913年属范阳道。

1914属保定道。

1928年废道,直属河北省。

1935年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属石家庄专区。

1967年属石家庄地区。

1958年并入元氏县。

1962年复置。

1967年属石家庄地区。

1993年6月属石家庄市至今。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