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石屏县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

石屏县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

石屏县异龙镇由原异龙镇、冒合镇、陶村镇三个乡镇组成,地处石屏县城中心、城郊结合部,处于东经102°17′—102°37′,北纬23°29′—23°47′之间,东与坝心镇接壤,南与牛街镇相连,西与宝秀镇交界,北与新城乡毗邻,距省会昆明市公路241公里,距州府蒙自县公路149公里。东西最大跨度23公里,南北最大跨度24.2公里。全镇国土面积481.3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6406亩,林地面积12.56565万亩。辖城东、云泉、卫家营3个社区,高家湾、豆地湾、小水、冒合、大西山、弥太柏、马鞍山、六家山、银柱塘、上普租、大塘、大水、大瑞城、陶村、杨广城、鸭子坝、他腊坝、孙家营、松村、六谷冲、李家寨、阿希者22个村民委员会。31个社区居民小组,226个自然村,371个村民小组。37个党总支(支部),2741名党员。65所学校,其中,中学3所,共有机关、站所在职干部职工271人。2002年末总人口87141人,其中农业人口63533人,占人口总数的72.9%。主要居住民族有汉、彝、傣、哈、壮、苗、回、拉祜族等。异龙镇集城区、坝区、河谷、半山区、山区为一体,河谷、半山区、山区占全镇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立体气候显著,最高海拔2188.2米,最低海拔600米,年平均气温18℃,最高气温34.5℃,最低气温-2.4℃,年平均降雨量930.9毫米,无霜期310天,年平均日照2308.4小时。境内天然龙潭、自然河流、人工坝塘多,并有五郎沟河、大塘河、小河底河,三河流水终汇小河底江流入红河,属红河水系。有“高原明珠”之称的天然淡水湖——异龙湖尤如“聚宝盆”般镶嵌在异龙中部。

资源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

异龙镇风景秀丽,四季如春,人杰地灵,素有“豆腐之乡”、“柑桔之乡”、“杨梅之乡”、“鱼米之乡”的美称。城区内优质的地下水点卤出来的豆腐、腐皮鲜嫩可口,远销省内外,豆腐成为了云南十八怪之一,即“石屏豆腐甩着卖”。柑桔、杨梅种植覆盖全镇,柑桔果大汁甜,曾荣获“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银奖”,杨梅色泽味美,成熟季节,招揽省内外来客,用杨梅酿制出来的杨梅干红酒项目,成为红河州“十五”计划的第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碧波荡洋的异龙湖吸引八方游客,湖上泛舟,品尝石屏豆腐砂锅鱼风味小吃,赏湖中荷花,嗅阵阵荷叶清香,听一曲海菜高腔韵味,看烟盒舞优美舞姿,其乐融融。。

宝秀镇地处石屏县城西10公里处,地跨北纬23°31′至23°50′、东经102°08′至102°27′,取镇内名胜宝山阁、秀山寺各一字得名。西与玉溪市元江县青龙厂镇、龙潭乡隔河相望,西北与大桥乡毗邻,东南与异龙镇相接,北交哨冲镇。总国土面积437.14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380.1平方公里,占全镇总面积的87%;坝区面积57.04平方公里,占全镇总面积的13%,是一个“九分山有余,一分坝不足”的农业大镇。全镇辖20个村委会,(其中11个坝区村委会、9个山区村委会)141个自然村。镇内海拔在630米—2329.3米之间,地形有山区、半山半坎、邱陵和河谷四种类型,属典型的中亚热带气候,年降雨量在775—1148 cm左右,年平均气温18℃。境内世居民族以汉族居多,居住有彝、哈尼、傣等少数民族,全镇总人口51088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4.1%。

  宝秀镇历属重教兴文之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化教育蓬勃发展,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以建筑业、运输业、磷化工为龙头的乡镇企业较发达,是全县工业的重点摆布区。交通便利,通信发达,国道323线和蒙宝铁路穿境而过。集镇建设起点高、步子快、新区规划空间上可发展3平方公里,容纳3万人,时间上可发展50年,与石屏县十五规划“中部城镇群”相衔接。两个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连续三年获县委、县政府命名的“亿元先进镇”光荣称号,先后有37个单位和自然村被命名为文明单位。

  全镇有耕地面积40156亩,人均耕地0.85亩。人地矛盾突出。近年来,宝秀镇积极发展产业经济,培植后续产业,以竹子、柑桔、甜龙竹、大杨梅、干果为主的林果业生产呈现强劲发展势头,已成为一项新兴产业,走出了一条绿色经济强镇之路,有云南省唯一一个集科技、农业、生态为一体的国家级财政支持农业科技示范园。2002年,全镇完成财政总收入740.1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33万元,粮食总产16572吨,乡镇企业营业收入50468万元,工业总产值63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88元。在新世纪里,宝秀镇将以“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着力推进两个转变,保护生态美化山川,经营城镇开辟新路,培育壮大烤烟、林果、水产、旅游、畜牧,走好以磷化工、建筑、加工业为主的工业兴镇之路,提高科技创出名牌,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将宝秀建成绿色强镇、工业强镇,逐步建成旅游大镇。

坝心镇位于石屏县东部,素有石屏“东大门”之称。距石屏县城20公里,离建水县城2 8公里。位于东经102°9′, 北纬23°49′,附近,其东邻建水西庄、青龙镇,南接石屏县牛街镇,西连异龙镇,北交龙朋、新城及建水甸尾镇。全镇下辖l 2个村委会,93个自然村,127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25 6千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11 5.1千方公里,占95.3 5%,坝区面积10.5平方公里,占4 65%,耕地总面积23225.5市,人均耕地0.7亩,境内居住着汉、彝、傣、哈尼等13个少数民族,总人口 29889人;其中,汉族山49%,其他少数民族占51%。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5.4%。
  坝心山青水秀气候宜人,环境优美。高原明珠异龙湖位于境内。南北均以山地为主,最高海拔2156米,最低海拔1190米,平均海拔1400米,山川相间,峡谷并列,地势北高南低,中央平,高差悬殊。地处亚热带气候区,垂直分布明显,立体气候显著,四手光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署, 雨热同期,干湿分明,无霜期320天,年降雨量625毫米,年均气温1 8℃,日照时数2312.5小时, 日照率为52%, 宜于农林果等作物生长。  境内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丰富的水资源。珍稀植物有椿、油杉、柏树、核桃、杨梅;水生动物有鲤鱼、草鱼、鲫鱼、乌鱼、银鱼、江鳅、鳝鱼等;鸟类有白鹇、箐鸡、鸲鹆、画眉、白鹭、灰鹤及各种候鸟;兽类有野猪、飞鼠、松鼠、野兔等。
  境内交通十分发达。国道323线、蒙(自)宝(秀)铁路横穿本镇,境内乡村公路呈网状辐射四方,基本实现了坝区混凝土路面发展, 山区向砂石级配路方向发展。邮政,电信事业发展迅速。全镇基本形成了卫星、电缆、光缆、微波、短波等多种通信手段的现代化通信网,村村通电话。  境内群山秀峰将碧波荡漾的异龙湖环抱于怀,加之“洞澜叠翠”、“龙湖锁钥”、“水月相映”、“月牙对峙”、“广胤霜钟”、“白浪渔歌”等历代名胜占迹,骚客墨迹与山水交相辉映,景色雅素一统,更使异龙风光锦上添花。还有蜚声海内外,几进中南海的“海菜腔”、“烟盒舞”等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给高原明珠异龙湖镶上一道金色的花边。
石屏县龙朋镇地处红河州西北部石屏县北部,距省城昆明188公里,离石屏县城53公里。东与建水县曲江镇、甸尾乡接壤;北与通海县高大乡毗邻,西连本县哨冲镇,南接本县新城乡。国土总面积为309.26平方公里。龙朋处于昆明凹陷地质构造单元范围,属云岭山脉的分支,六诏山脉南延,珠江与红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地带。境内山峦起伏、山高谷深、岭谷并列。最低海拔为1514米,最高海拔为2050米,镇党政机关所在地海拔为1758米。主要的河流有甸中河、小路南河、海马格河,白花河四条。在镇域内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地势起伏小,为低山,是镇的粮食和烤烟的主要产区和人口密集区;西部山高谷深,为典型的山地地貌,以林产为主。立体气候显著,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境内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干湿分明,旱涝交错,以旱为主。年平均气温约14 1——16.4℃,年降雨量900—1200毫米。  全镇辖12个行政村,65个自然村,171个村民小组,镇内居住着汉、彝,傣等10种民族26383人,其中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全镇总人口的59%。非农业人口1 345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比例为19.6:1。全镇有耕地28278亩,其中水田10277百,旱地11918亩,水浇地676亩;林地33 5万亩,植被覆盖率为5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龙朋镇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山区客观条件较差等原因,基础设施还是处于落后状态。  近几年来,龙朋镇党委,政府以小城镇建设为龙头,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不断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水利设施得到有效改善,交通、通讯发展迅速,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全镇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目前,镇内有横穿和纵贯境内的主干道两条,且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全镇建有大小坝塘1 68个,其中小一型水库2个,小二型水库8个,9条长流水沟,水利化程度达到70%.供水方面已建成一座日供水1000m3自来水厂,全镇65个自然村已有61个自然村接通了自来水。电力方面已建成3.5万伏的变电站和年发电量为102万千瓦时的小路南电站,实现了村村通电,全镇65个目然柯于有57个自然村实现“一户一表’,“同网同价”、改造农户数达5284户,占总数的86%。
龙武镇地处东径102°11′至102°29′,北纬23°54′至24°06′,东西长25.8公里,南北宽23公里,位置基于云南省中部,红河州北部,石屏县的西北部,镇政府所在地距离石屏县城87公里,东南面分别与本县哨冲、大桥两乡镇相连,西北面分别与玉溪市的新平县、扬武镇、峨山县的化念镇、双江镇、小街镇接壤.全镇总面积325平方公里;整个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最高海拔为2544.2米(在尼白木克山),最低海拔为860米(在石岩头脚鲁奎河).气候随海拔高低呈垂直变化,立体气候显著,四季更迭明显,年均气温为10.9℃--20.6℃,年降雨量为900--1100毫米.全镇共辖14个村民委员会,84个自然村,121个村民小组.到2002年末累计劳动力人数13957人;常用耕地面积20315.6亩,水田为9194.1亩,旱地11121.5亩,粮食播种面积36229亩,粮食总产量702.17万公斤,人均有粮334公斤,完成财政收入192.4万元,人均纯收入820元。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002年达4667.5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12万元,农业总产值3655.5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4245万元。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五米、养子和马铃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萝卜、甘庶、花生、油莱等,其中烤烟是近几年来全镇的支柱产业。在民族结构上,境内居住着彝、汉、哈尼、傣、回、白等民族,其中彝族占78%.近几年来,勤劳、朴实的龙武人民,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经过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镇已基本解决了温饱.经济社会发展  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情况方面,龙武过去到现在,无法回避的事实之一就是产业结构单一,经济脆弱。历届党委政府为帮助群众摆脱贫困而竭尽全力。近几年来,通过各届党委政府大力扶持群众发展烤烟生产,发挥特色优势产业:白萝卜、花椒、-、露水草、松茸等,使全镇的经济出现了飞跃。2002年,各项存款余额达1743万元,增长13.7%,各项贷款余额为1144万元,增长31%,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近年来,为发展壮大地方特色产业,采用优惠出让土地的方式,扶持个私老板建盖了萝卜丝加工厂和冷库,加快了蔬菜产业的开发和个私经济的发展。2002年末全镇个私企业已发展到696户,从业人员1771人,完成营业收入4172万元。
哨冲镇位于石屏县北部,距县城71公里,地处东经102°04′至102°39′,北纬23°51′至24°04′,东邻龙朋镇,南接新城乡、大桥乡,西连龙武镇,北交峨山县小街镇,总面积255 5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2544米,最低海拔1400米。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5—16℃。年平均降雨量在800-1000毫米。全镇辖8个村委会,54个自然村,73个村民小组,是一个集高寒、山区、少数民族三位一体的贫困乡镇;改革开放以来,哨冲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截止2002年末,全镇总人口17814人,其中彝、回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8%。农村经济总收入41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65元。乡镇企业435个,从业人员1019人,乡镇企业总收入4306万元;粮食总产5267吨,人均产粮305公斤;财政收入309万元,财政支出458万元;烤烟产值达1179万元。全镇共有小学25所,教师163人,在楼学生1706人;中学一所,教师38人,学生480人;镇卫生院一所,医务人员19人。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哨冲山清水秀,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41 2%,境内物产种类繁多,以松茸、干巴苗为主的野生菌资源较为丰富,铁、铅锌等矿产资源丰富。以哨冲白萝生产的萝卜丝、萝卜条等系列产品远销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哨冲花椒更以个大、色鲜、麻味足等特点被称为调味品中的一绝。哨冲还以独特的民俗民情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在新世纪的征途中,我镇将高举-理论的伟大旗帜,以“-”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深化改革、科教兴镇。把农业放在首位,培育和壮大烤烟、萝卜、畜牧,矿业和林果五大支柱产业,“扎扎实实打基础,调整结构创特色,依靠科技增效益,改革开放促发展”,推进我镇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牛街镇位于石屏县南部,距县城52公里。全镇国土面积611.2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委员会,123个自然村,158个村民小组,27177人,居住着彝、汉、哈尼、傣4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93%。耕地面积4.5万亩,最高海拔2551米,最低海拔259米,年降雨量780—920毫米,属典型的立体气候。牛街十年九旱,水源奇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是一个集民族、边远、贫困于一身的山区乡镇。90年代后,在“穷则思变,改革奋进,团结拼搏,艰苦创业”精神的鼓舞下,在“稳粮兴烟壮支柱,治水重教打基础,畜林矿药齐发展,精神文明树新风”发展思路的指引下,全镇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2002年,实现经济总收入819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513.5万元,粮食总产1106万千克,农民人均有粮421千克,农民人均纯收入869元。资源优势:牛街镇地域广阔,矿产资源、农特产品资源、动植物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尤以矿产资源和农特产品资源著称,已探明的优质无烟煤储量2048万吨,铅储量有1.3万吨。农特产品中的牛肉干巴味美质优,闻名遐迩;那刀辣以色鲜味香,辣口不辣心而久负盛名;牛街石榴果肥、粒大、核软、甜味足而著称;人头梨、核桃、喇麻豆、甜菜、葵花子以其独特的品味而远近闻名,供不应求,市场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新城乡位于石屏县的东北部,距县城27公里,位于东经102度26分—102度37分,跨度1分,北纬23度46分—23度51分之间,跨度5分,东接龙朋镇牛期旦村界石,西至哨冲镇银场坡大桥河,南至陶村镇鸭子坝、他腊坝山梁,北至龙朋三家村委会之间,国土总面积132.6平方公里、有山林面积136388亩。全乡地势东高西低,发源于龙朋镇龙洞的白花河,由东至贯通整个乡流入小河底江。

 新城乡辖4个村委会,89个自然村,共有2689户,人口10528人,居住着汉、彝、傣、哈尼4种民族,各占总人口的33.4%、36.6%、26.9%、3.1%其中农业人口10219人,非农业人口309人,农村劳动力6801人。

沿革

  新城乡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在解放统称白花河,取名为花民乡。1948年12月武装解放伪乡公所,1950年成立阿乌寨乡人民政府,1952年土改时又划分为两个小乡,即阿乌寨乡和汉泥扒乡,1954年两乡建办了21个初级合作社。1956年并为9个高级合作社,1958年撤区并乡时与冒合、城关、陶村合并成为一个东风人民公社,原白花龙河称为阿乌寨第六大队,1959年撤销东风人民社定为阿乌寨人民公社。1959年公社驻地由阿乌寨迁至新城后,取名为新城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新城区,1988年实行党政分开撤区建乡,建立0新城乡党委、乡人民政府,下辖盘指挥、下新寨、新城、马扒岭四个村委会。

基本情况

  新城乡属山区、河谷地带,境内最高海拔2125米,最低海拔1242米,平均年降雨量820毫米,高时达1100毫米,低时656毫米。年平均气温200C左右,气候温和,有霜期短,一年之内,有霜期不超过两个月,土壤质沙壤,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因而适于多种农用物生长,全乡的耕地面积7701亩,其中水田3283亩,雷响田1468亩、旱地2310亩,水浇地324亩、轮歇地316亩。主产水稻,并栽种玉米、红薯、黄豆、花生等作物。

教育卫生

  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解放前只的小学6所,学生2002人。现有小学12所,中学1所,有中小学教师119人。在校学生1531人,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近几年来,乡党委、政府切实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投入了大量的资金,1996年在国家兵器工业总公司的资助下,建成新城中学1460平方米五层教学大楼,原国家副总理-亲笔题写校名:云南省石屏县新城兵工希望中学。1999年7月新城小学教学楼竣工,1998年8月新城中学教师宿舍楼动工兴建,这些工程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教师办公条件和生活环境,提高了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医疗卫生工作在解放前相当落后,整个行政区内没有一个医疗机构。现在有了卫生院一所,有职工19人,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合作医疗,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大桥乡位于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西北部,西与玉溪市的新平、元江两县接壤,东南与宝秀镇相连,北靠龙武、哨冲两镇,总面积280.9平方公里.境内河流纵横,桥体颇多,清咸丰十年(1860年)因属通省大道,为河水所阻,地方绅士张钊弘倡议建桥,大桥横跨磨古河,三孔石拱,长约33米,高约6米,宽3米,桥体坚固宏壮,为石屏诸桥之冠,大桥由此成盛名。  乡辖9个村委会,76个自然村、99个村民小组,居住着彝、汉.傣等民族,总人口16092人 少数民族占54%.境内山高谷深,沟菁交错,海拔806—2230米,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21—25.5℃,年降雨量800—900毫米;耕地面积17079.6亩,其中田8900亩,地8139.6亩;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水利化程度达48%.国道323线自东向西贯穿全境和玉元高速公路相连,区位优势明显,是红河州、石屏县的西大门。  大桥乡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是有良好的土地资源。全乡有园地1574.4亩,林地312088,5亩,未利用土地54533.3亩。二是气候较好。河谷地区光照充足,气温较高,适于种植热带水果和发展冬早蔬菜;山区光热能量条件优越,是种植烟草、柑桔、杨梅的理想地带;2002年,以番茄、黄瓜、辣椒为主的冬早蔬菜达10000亩,以西瓜、青枣、柑桔。杨梅为主的水果10000亩;甘蔗种植面积10000亩;其中在大桥种植的青枣具有清肺化痰、养生驻颇之功效,被誉为“滇南绿宝”;柑桔果大汁多、色鲜味美,在2001年石屏举办的“金桔飘香”中获得了金奖,声名远播,饮誉四方。三是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乡境内有大桥河、团山河,昌明河3条河流,建有3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0.216万千瓦;水库4座、坝塘17崖,总蓄水量103.4万立方米,常流水沟渠84条,有效灌溉面积7088亩。四是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在他克苴村委会,聚居着彝族的一个支系——花腰,其民族歌舞和民族服饰多姿多彩,民族风俗古朴神秘。  改革开放以来,大桥乡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各项事业日新芦异.2O2年,全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454万元,粮食总产6150.5吨,地方财政收入165万元,农民人均有粮375千克,人均纯收入1020元.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实现了五个村村通(即自来水、电、公路、电视、程控电话)。农田水利建设成就显著,大部份良田基本实现沟路配套,排灌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