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6月撤区并乡后成立玉舍乡,由原来玉舍、舍戛、木柯、甘塘、俄脚、海坪六个乡合并而成。 2012年,省政府(黔府函[2012]261号)批复同意:撤销玉舍彝族苗族乡,设置玉舍镇,镇政府驻玉舍村;2015年6月4日,省政府(黔府函[2015]129号)批复同意水城县撤销玉舍镇、纸厂彝族乡,设置新玉舍镇:玉舍镇辖原玉舍镇、纸厂彝族乡地域,镇政府驻玉舍居委会。 2019年7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析出玉舍镇的索玛社区、阿娄社区、海坪村、俄脚村、甘塘村、五里坪村成立海坪街道。 |
1958年8月,实行政社合一,建陡箐管理区。 1961年7月,撤销陡箐管理区建制。 1963年3月,成立陡箐公社。 1983年4月,陡箐公社改陡箐乡。 1992年5月,茨冲、陡箐、阿佐、冷坝4乡合并为陡箐苗族彝族乡。 2015年6月,陡箐苗族彝族乡与红岩布依族彝族苗族乡合并为陡箐镇。 |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建米箩乡。 1958年8月,实行政社合一,米箩乡改米箩管理区。 1961年7月,改米箩公社。 1963年3月,撤销阿戛区。 1983年4月,改米箩算乡。 1992年7月,米箩乡、俄戛乡、保么乡、铜厂乡合并为米箩布依族苗族彝族乡。 2015年,撤销米箩布依族苗族彝族乡,设立米箩镇。 |
1953年4月,建坪寨乡。 1958年8月,实行政社合一,坪寨乡改为坪寨管理区。 1961年7月,撤销坪寨建制。 1963年3月,成立平寨公社。 1983年4月,平寨公社改坪寨乡。 1992年5月6日,坪寨乡、箐马乡合并为坪寨彝族乡。 |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建龙场乡。 1953年4月,建龙场区和龙场乡。 1958年8月,龙场区改为龙场公社,龙场乡改为龙场管理区。 1961年7月,龙场管理区改龙场公社。 1983年4月,改龙场乡。 1992年6月,发堤乡、麻窝乡、龙场乡合并为龙场苗族白族彝族乡。 |
1958年8月,实行政社合一,设营盘管理区。 1961年7月,营盘管理区改为营盘公社。 1983年4月,营盘公社改营盘乡。 1992年3月30日,营盘乡、哈青乡、兰花乡合并为营盘苗族彝族白族乡。 |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设顺场乡。 1950年,撤销顺场乡建制。 1952年6月,建顺场乡。 1958年8月,实行政社合一,顺场乡改顺场管理区。 1963年3月,改顺场公社。 1983年4月,改顺场乡。 1992年6月,顺场乡、九归乡、法德乡合并为顺场苗族彝族布依族乡。 |
1953年4月,建立花戛布依族乡。 1958年8月,实行政社合一,花戛乡改为花戛管理区。 1961年7月,花戛管理区改为花戛公社。 1983年3月,花戛公社改为花戛乡。 1992年5月1日,磋播乡、花戛乡、者卡乡合并成花戛苗族布依族彝族乡。 |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设杨梅镇。 1950年7月,撤销杨梅镇建杨梅乡。 1953年4月,增设杨梅区。 1958年8月,杨梅区改为杨梅公社(区级),杨梅乡改为杨梅管理区。 1961年7月,杨梅公社改为杨梅区,杨梅管理区改杨梅公社(乡级)。 1983年4月,杨梅公社改杨梅乡。 1992年,台沙乡、白牛乡、杨梅乡合并建杨梅彝族苗族回族乡。 |
1958年8月,建新街管理区。 1961年7月,改新街公社。 1963年3月,撤销新街公社建制。 1982年7月,恢复新街公社。 1983年4月,改新街乡。 1992年3月,新街乡、炭山乡合并为新街彝族苗族布依族乡。 |
1953年4月,建野钟乡。 1958年8月,野钟乡改为野钟管理区。 1961年7月,野钟管理区改为野钟公社。 1983年4月,野钟公社改野钟乡。 1992年5月,野钟乡、常明乡、发射乡合并成野钟苗族彝族布依族乡。 |
1953年4月,建果布戛乡。 1958年8月,实行政社合一,果布戛乡改为新隆管理区。 1963年3月,成立果布戛公社。 1982年,撤销果布戛公社建制。 1992年5月,高石乡、永姑乡、罗盘乡、常明乡合并为果布戛彝族苗族布依族乡。 |
1953年4月,建猴场布依族乡。 1958年8月,实行政社合一,猴场乡改猴场管理区。 1961年7月,改猴场公社。 1983年4月,改猴场乡。 1992年5月,猴场乡、肖坪乡、布寨乡的部分村合并成猴场苗族布依族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