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台山市白沙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台山市白沙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东距台城32公里,西面与开平沙洲圩相接,东连下屯村委会,北与牛角龙、茶园毗邻。圩镇总面积1平方公里,人口5398人。明清时期属德行都,民国期间为台山县第六区白沙圩,1958年称白沙公社白沙镇大队,1983年称白沙圩居民委员会,辖河南、东兴、长安、东安、殿前、西城、紫金、东兴新街、南康、永康、海滂、教育街等12条街道,8个居民小组。明清期间建有武帝庙、地帝庙、伏波楼等庙宇建筑(现只留下部分遗址);1928年建造中山桥,连结台山、开平两县。白沙河(又名长塘河),自开平赤水流经白沙圩,是台开两市的交界河,到开平赤坎汇入潭江,要通民船。河南街尾曾是新宁铁路西南支路终点站(抗战期间已毁)。1958年修建了白沙圩防洪石砌围堤。现白沙圩内工商企业有水泥厂、侨联大厦、白沙大酒店、邮电局、运输码头、建筑公司、宝泰化工厂、聂铭木厂、医院、油厂、副食加工场、自来水厂、萃英中学、广育小学等。有车站(可通广州、恩平、开平、台城等地)、黄道益运动场馆、影剧院、文化站。有副食、百货、药材等商店,有税务所、工商所、搬运站、粮所。

距县城12公里,东与塘洞相接,南与邹村相邻,西与新三八相邻,北与里边相接。圩镇面积1.5平方公里,人口2963人。辖浦康、田街、周美、周坑、永康、歧兴、和兴七条自然村,耕地190亩,山岗50亩,鱼塘60亩,公路街、公路80街、中心街、胜利街、山顶街、进步街、建设街、长堤街、河车街、新兴街、河车路、海傍街、邹区街、公路河车街、公路北街、公路街北40号(武溪中学),公路街河车40号(原三八中学)。1985年成立三八镇期间从永红村划和兴、歧兴、浦康、周坑、永康、田街、周美、田街与三八圩结成三八镇人民政府。1986年改为管理区,1990年改为居委会。圩内有银行、信用社、中学、小学、灯光球场、影剧院、文化站、百货、日杂五金,等等一一应俱全,交通方便。电话:5866201。

在白沙圩东北部11公里处,过境公路从圩口经过,北通开平三,经支路口分路通往台城。有一条河流,发源于陈坑,而汇入潭江,可通民船。1970年兴修水利,将河床裁弯改直,在圩东边船步洞流出,船只在船步管理区委员会址河边停泊。圩的四周,与船步、众亨、口岭、马洞相邻,。明清时期属德行都,民国期间为台山县第六区潮境乡,1958年称潮境大队,全圩人口368人(不包括工商业户外来从业人口和流动从业人员),户数162户。主产稻谷、番薯、花生、马铃薯。特产萝卜。畜牧副业以生猪为主,兼鹅、鸭、鸡。1989年旅港巨贾黄炳礼在圩牛塘填海兴建660平方米的两层半文化楼,内有老人娱乐场、桌球场、乒乓球场、展览室和图书室。黄浩川、黄炳礼两位乡亲于1989年又捐资兴建了潮境自来水厂。电话:5821433。

在白沙圩的东北面,距镇府所在地6公里,东与众亨、南与山朗、马洞连接,西北与护亨毗邻。台获公路过境。耕地面积5616亩,其中水田4705亩,岗地911亩。人口5021人。明清时期属德行都,民国期间称台山县第六区潮西乡,1958年称白沙公社阳岭大队,1986年改称为阳岭管理区,1998年改为阳岭村委会,2004年5月由阳岭乡、马洞并为阳岭村委会,驻地在大成楼。距台城23公里。辖锦龙、仁和、迎龙、新亨、新三、迎阳、裕亨、大岭、刘星、龙海、三岗、长岭、长庆、升平、潮安、南昌、田心、东边、盛阳、龙兴、康宇、梨山、田阳、西隆。农业以产稻谷、蔬菜为主。有石灰厂、卫生站、信用社、制衣厂、五金厂等。区内有市管陈坑水库,是重要的饮用水源,马兰芳是该村人氏。电话:5811427。

西村村委会位于白沙镇西部,东邻龚边、南望茶园、西接开平、北靠百足山。距离台城33公里,沙坎公路贯通。

耕地面积5026.86亩,其中水田4908.7亩。岗地168亩,鱼塘187亩。总人口3803人。农业主产稻谷、马蹄、甘蔗、木薯、番薯、花生、马铃薯、粟米。畜禽以养殖生猪、鸭、鹅为主。

明清时期属德行郡,民国期间为以山县第六区西村乡;1958年称白沙公社西村大队;1984年又称西村乡;1998年改为西村村委会;2004年5月由西村、牛角龙、纱帽山并为西村村委会。驻地在西宁街。

辖区有永安一、永安二、石颈一、石颈二、纱一、纱二、三星一、三星二、三星三、平阳一、平阳二、坑里一、坑里二、大岭一、大岭三、大岭二、中和、长安、余长安、下新安、天保、塘口边、三小、宁安、南阳、井塘、金盘、高龙、德星、大成、潮阳、潮安,共32个村小组。

西村是抗日游击根据地,设有革命烈士纪念碑。村内有全国著名的博士村、文阁;有弘德学校、惠杰合作社。

办公电话:0750-5811363。

龚边村委会位于白沙镇西部,与阳岭、西村毗邻。地属半平原。距离台城38公里。

耕地面积3110.41亩,其中水田2960.1亩。有小型水库一个。岗地378亩,鱼塘约260亩。总人口2912人。产稻谷、蔬菜。西洋菜是该村茶园、蒙头的特产农产品。禽畜以生猪、蛋鸭为主。

明清时期属德行都,民国期间为台山县第六区龚边乡;1958年称白沙公社龚边大队;1984年称龚边乡;1986年称龚边管理区;1998年改为龚边村委会;2004年5月由龚边、茶园两个村委会合并为龚边村委会。驻地在鸿润幼儿园侧。

辖区有田一、田二、田三、田四、东一、东二、茶园一、茶园二、茶园三、茶园四、长庆、永庆、虾咀、青山、坭楼、蒙头、龚边,共17个村小组。

原国民党广东省空军司令员黄光锐将军是田四村人,原广东省副省长黄洁是坭楼村人。村内有医疗站、老人会等基础设施。有蛋品加工厂、五金厂等企业。

办公电话:0750-5811201。

与白沙圩、龚边、朗溪毗邻。耕地面积2967亩,其中水田2675亩,岗地292亩。人口3781人。明清时期属德行都,民国期间为台山县第六区下屯乡,辖白沙里、联庆、良安、双龙、塘口、九斗、牛路、尤鱼、白水塘、平岗山、向东、向南、向北、东成、沙湾、松朗、千秋、龙口、田坑、东林,歌巷、神前、南安等村。1955年下屯乡分为下屯、墨林高级社,1958年改称为白沙公社下屯大队,1984年改称下屯乡,1986年改称下屯管理区,1998年改称下屯村委会,2004年由下屯、墨林并为下屯村委会,驻地在长安街与东兴街交汇处。东距台城31公里。地势低洼易涝,建有电力排灌站、山塘围堤。产稻谷、蔬菜。畜禽以生猪为主。有镇的中心小学--广育小学,有卫生站、白沙里市场、五金加工。电话:5811279。

位于白沙圩的东北面,东接长江,南倚长岭山,西邻下屯,北边龚边。耕地面积2554亩,其中水田1650亩,岗地904亩。人口1409人。明清时期属行都,民国期间为台山县第六区江护乡,1958年为白沙公社江头大队,1984年改为江头乡,1986年改称江头管理区,1998年改称江头村委会。距离台城27公里,可通汽车。辖东升、脑头、神前、长庆、月山、网山、芳园、吉安、闸仔、南安、胜环11个自然村,有11个村民小组。江头地处低洼,建有电力排灌站2个,围堤3公里。有卫生站、小学、信用社、文化室、老人会。农业以稻谷为主。畜禽以鹅、鸭为主。有“湘亭”,以纪念孙中山先生的侍卫马湘。电话:5811215。

在白沙圩的东南部,东邻朗北,南望朗南,西邻下屯,北邻阳岭。耕地面积5519亩,其中水亩5189亩,岗地430亩,林地6129亩,鱼塘2000亩。人口5103人。明清时期属德行都,民国期间为台山县第六区南朗乡,1958年称白沙公社南朗大队,1984年改南朗乡,1986年改称南朗村管理区。距台城22公里,2004年由南朗、山朗、朗西、横水合并为长江村民委员会,驻地长江圩。辖西南、上村、下村、飞鹅、上南朗、福安、芙芦咀、东和、东盛、东头、西头、南兴、吉庄、南和、北盛、北兴、仁安、春心、长岗、长安、永安、龙安、和安、永康、瑞宁、吉宁、敦和、长安(南朗)、南兴(山朗)、安阳、长隆,40个村民小组。

农业主产水稻,种养业发达,以养鸭和养鱼为主,长江圩有小百货、农资站、杂货铺、卫生所、茶楼、信用社。2009年8月与江门市供销社合作,成立联兴蔬菜合作社,带动农户种植各类蔬菜。长江黄鳝饭很有特色,附近群众每日将自己生产的农产品拿到长江圩出售,交易活跃。电话:5826795

在白沙圩东南部,东有陈坑水库,南邻三合镇,西近上雷洞,北连马洞。耕地面积3040亩,其中水田1530亩,岗地1510亩。人口1900人。明清时期属德行都,民国期间为台山县第六区联益乡,1958年称白沙公社朗北大队,1986年改称朗北管理区,2004年5月由朗北、石公坑撤并为朗北村委会。村委会驻中东站,距县城21公里,距白沙圩8公里,可通汽车。辖盛华、潮安、长盛、南兴、松仔山、东心坑、牛鹰尾、朝阳、中和、深水桥、网山、横沙、石公坑、平安、横坑、马石、圆峰。辖内有葫芦咀水库,陈坑水库灌溉渠流经该管区,建有电力抽水站10个。主产稻谷、番薯、甘蔗、花生。东心坑村、牛鹰尾村被誉为豆腐村。畜禽以生猪为主,鹅、鸭、对外开放相应发展,主要是浙江人承包山塘养殖鱼、鸭,带动本地人养殖鸡、鸭。有中东小学、卫生站、老人会、粘土场、油厂、综合店。

电话:5826231。

在白沙圩南部,东部与三合镇相邻,南部、西部与赤水镇相接,北部与朗溪管理区相邻。耕地面积5267亩,其中水田3504亩,岗地2024亩,人中2093人。明清时期属德行都,民国期间为台山县第六区联益乡,1958年称白沙公社朗南大队,1986年改称朗南管理区,1998年改称朗南村委会。距台城34公里,距白沙圩15公里,可通汽车。辖飞鹅朗、水笼、相望石、永安、长隆、铜锣地、龙安、横溪、大山脚10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主产稻谷、木薯、花生、番薯、甘蔗。禽畜以生猪为主。朗南地区温泉水源丰富,2006年侨都温泉顺利开业,成为我镇的旅游亮点,温泉水质饱含人体所需的矿物质,非常适合度假休闲,区内环境优美,服务良好。电话:5813671。

距白沙圩南部4公里,东与朗西横水接壤,西与开平赤水镇一河之隔,南与朗南相连,北与下屯相邻。耕地面积4450亩,其中水田2176亩,岗地2274亩。人口2786人。明清时期属德行都,民国期间为台山县第六区北坑乡,1958年称白沙公社朗溪大队,1984年改称朗溪管理区,1998年改称朗溪村委会。距台城35公里,通汽车。辖众安、圣洞、回龙、中和、高龙、龙安、朝阳、光表、会龙、坡溪、安和、大塘、顺和、朝龙、良安、长安16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主产稻谷,木薯、甘蔗。畜禽以生猪为主。有小学、卫生站、文化室、老人会。著名黄氏活络油创始人黄道益先生是该村型洞人,热心家乡公益事业。

在潭江南岸、东邻开平三围村委会达获海圩,隔潭江与开平祥龙汗相望,西邻岗美村委会通白沙潮境。耕地面积2306亩,单造的低潮田已开发为鱼塘,人口2269人。明清时期属德行都,民国期间属台山县第四区秩祜乡,1958年称三八公社五围大队,1986 年改称五围管理区。1998年改称五围村委会。2004年原五围、六槐村委会撤并后,组建为五围村委会。距台城 2l公里,公路贯通全区。辖芦冲、芦南、松溪、祥发、良田、良新、太和里、莲溪、龙安、东湖、西湖、鹤步、凤池、龙美、水头、永昌、复龙、永安、东边、西边、月塘、西华仿、高岭、如刀、瑞岭、冲口、莲江、周岐、高岗、永兴、库岭、南岭、西安、新莲等自然村 34个,村民小组26个。地处平原 地区,河网遍布,土地肥沃。主产稻谷、塘鱼、水果、花木。副业生产有农场养鹅、养鸭、养鸡、养牛、养鱼,蚬肉曾一度盛名。有小学、文化室、老人会、五金加工厂、五金模具厂、铸造厂、绣珠花厂、纸厂、电子厂、皮革制品厂。电话:5856394

在三八镇西北部,与五围、新三八和开平市塘美村委会毗邻。耕地面积1935亩,其中水田1675亩,岗地260亩。人口3055人。民国期间为台山县第四区秩祜乡,解放后称六美乡, 1958年称三八公社岗美大队,1986年改称为岗美管理区。1998年改称为岗美村委会。2004年原岗美、同乐村委会撤并后,组建为岗美村委会。村民委员会驻岗美圩,距台城市区2l公里。岗美圩有供销社、商场、食品站、岗美酒家、塑料厂以及数十家个体摊档。可通汽车、小船。辖广安、湖边、昌美、潮美、南边、岗美、新美、平安、连美、潮溪、潮湾、南安、南阳、上湾、下湾、李园、乐都、桥宁、乐效、端阳、聚安、盛端、月桥、大园、桥头、边塘、新美、凹美、连美、华祝、文明里、明新里、长龙、新桥、新屋、同源里、莲塘里、月塘里、华新、村咀、中约、五美坊等43条自然村,村民小组19个。地处丘陵地带,建有排灌站,农产品以水稻为主。有小学、卫生站、信用社、文化室。岗美管理区个体手工业比较发达,有"工业乡"之称, 有玻璃厂、塑料厂、藤织厂、小五金、工模制作、电镀、晒蚀、橡胶等近10个行业,大小工厂达50多家,从业人员800 多人,年总产值500多万元。电话:5856225

位于三八圩北部,与镇政府所在地的三八圩一水相连。距市区15公里,距开平市长沙6公里,交通方便。东部与本镇冲泮村委会一涌之隔,南部、西部与新三八村委会相连,北部与开平市毗邻。耕地面积2700亩,其中水田2452亩,山岗248亩。山丘756亩,全部种上湿地松,生长良好。人口3266人。民国期间为台山县第四区光大乡,1958年称三八公社里边大队,1986年改称里边管理区。1998年改里边村民委会。2004年6月原里边、降冲村委会撤并后,组建为里边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驻上社村,辖凤阳、上社、华边、下社、庙边、龙阳、朝阳、南安、山岭、岐边、瑞阳、华阳、荣庆、祥庆、朝安、南阳、庆和、朝龙、中边、元岭、龙盘、岭背、草塘、平安、山塘、高阳、草冲、莲冲、仁德、成兴、泮塘、联冲、降冲、水边、岐周、沙塘、龙兴、韶阳等38个自然村,村民小组32个。地属丘陵地带,河边建有电力排灌站10余处。产稻谷、番薯等,畜禽以生猪为主。管区内有个体塑料厂3家,此外,辖下有个小圩—“里边市头”每天早上集市兴旺,小圩中有供销社、百货店、卫生站、信用社、文化室、老人会、饮食店数间及个体摊档家。电话:5866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