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涂坊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涂坊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1950年至1958年由迳口、马屋、赖坊三地组成赖水乡,1958年公社化后由赖水乡划为三个大队,迳口被命名为迳口大队。

1984年改为村民委员会。

1950-1958年上半年由马屋、赖坊、迳口命名为赖水乡,58年下半年公社化后,由赖水乡划为三个大队,马屋被命名为马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

1950年至1952年由涂坊、红坊、溪源、扁岺,被命名为涂坊乡,1952年5月份撤区拼乡时划为二个乡,涂坊、红坊二地为涂坊乡,溪源、扁岺二地划为溪源乡。

1953年至1957年由涂坊、红坊并为涂坊镇。

1958年公社化后,成立涂坊大队。

1984年改为涂坊村民委员会。

在1957年以前是先丰社,镇机构,1958年至1959年是为涂坊大队。

1960年至1963年为涂坊农场,1964年后为红坊大队。

1984年改为红坊村民委员会。

1950年至1957年上半年由涂坊、红坊、溪源、扁岭被命名为涂坊乡,在同年5月份撤区併乡时划二个乡,溪源、扁岭二地为一个溪源。

1958年下半年合作化时文革名为溪源大队,1984年改为溪源村。

1986年分为扁岭村和溪源村。

原属溪源大队,1986年由溪源村分村为溪源村民委员会、扁岭村民委员会。

1950年至1958年上半年与邱坑、慈坑二地合并命名为一个乡。

5月份撤区併乡时由慈坑、邱坑、元坑、罗屋岗并为一个大乡,乡政府设在慈坑,公社化后命名为中华大队。

1984年改制为中华村委会。

1958年为洋坑大队,1984年更名为洋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原为罗屋岗大队,1984年改为罗屋岗村民委员会。

公社时期称河甫大队,1984年改制为河甫村委会。

1950年至1958年上半年由元坑、洋坑、大坪、罗屋岗被命名为元洋乡。

5月份撤区併乡,公社化后又命名为元坑大队。

1984年体制改革,改为元坑村民委员会。

1950年至1958年上半年与中华、邱坑命名为慈华乡,5月份撤区拼乡时,由慈坑、邱坑、中华、元坑、罗屋岗并为一个大乡,乡政府就设在此地,公社化后命名为慈坑大队,1984年改为村民委员会。

1984年由河甫大队分村,设立河甫村民委员会、吴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1950年至1958年上半年由迳口、马屋、赖坊、三地被命名为赖水乡,1958年下半年公社化后划分三个大队,赖坊被命名为赖坊大队,1984年改为赖坊村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