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万姓地主在此建立庄园,称万家庄。民国《续安阳县志》载全县村名,东南部有万家庄即是。后,简称万庄。 |
因地处广润陂边缘低洼区,村周筑有土围墙,俗称寨墙,故以“寨”名。又明洪武七年(1374)实行“军屯”,建“彰德卫”于彰德东门里,初屯田16所,后大量增加。当时把安阳东瓦店集东南划分为八个方块,成立一至八“府场”实行军屯。明朝灭亡后,此地逐渐形成村落。清嘉庆年间,洪水吞没了五、六、七府场。1949年一府场改名为大王寨村,其他二三四八府场改名“四伏厂。 |
明洪武七年(1374)实行“军屯”,建“彰德卫”于彰德东门里,初屯田16所,后大量增加。当时把安阳东瓦店集东南划分为八个方块,成立一至八“府场”实行军屯。明朝灭亡后,此地逐渐形成村落。清嘉庆年间,洪水吞没了五、六、七府场。1949年除一府场改名为大王寨村外,其他二三四八府场改名“四伏厂”。 |
明初马姓移民在此落户。此村西有座五孔大石桥,洹水流经桥下,桥上多有客商,犹如集市,故名“桥集”。清乾隆五十九年洹河改道,瓦店集航运不通,而此地仍可通航,并有宋梁二家店铺,遂得村名改为宋梁桥。 |
明初,杜姓从山西洪洞迁移至汤阴县任固镇杜施济村落户,传至第四代有一支杜姓迁移到安阳县瓦店镇附近落户,以姓氏得名杜庄。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载有杜庄。 |
相此村早年是个大集市,乾隆五十九年洹河改道,大部分村民因水灾外迁,遂改称“小集”。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为小集村。 |
洹水流经此地曲折多弯,有村民临河开设店铺,故名屈店或曲店(曲、屈同音)。北宋《相台志》载有屈店。清康熙年《安阳县志》载有曲店。乾隆年、民国《安阳县志》均为后曲店,因此村居北,故名。 |
相早年此地为黄河泛滥区,十年九淹。村民为防御洪水,于高地建房居住,以固水浪冲击,故称“浪固”,后演变为郎固。北宋《相台志》分为南郎固、北郎固。康熙年,清乾隆年《安阳县志》均为郎固。 |
相明洪武二年(1369),邓愈,汤和在此地屯田带兵,但士兵数量不多,故称小营。“营”当为驻军之处。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小营。 |
“朝”本作“邵”,为一姓氏。北宋《相台志》记录临漳县村名有小邵。清代仍称小邵,民国改为小朝。 |
明初,杨百温从江南淮安迁移到此落户。明隆庆元年(1567)仍称綦村。后此村杨姓居多,且为书写方便,改称杨奇。北宋《相台志》记录临漳县村名有“綦村”。清康熙年《安阳县志》载有杨家庄。清乾隆年《安阳县志》,民国《续安阳县志》均载有杨家奇村。1958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为杨奇村。 |
此地位于安阳东南凤凰岭,土质好,烧出的砖瓦,远近闻名。明清时洹水流经此地,来此购砖瓦的络绎不绝,逐步形成水旱码头,商家店铺,村落集镇,遂以“瓦店”命名,有5瓦店之称(瓦店集、西瓦店、南瓦店、师村、梁村)。此村《卫氏祖碑》记载,明朝时分东西瓦店。清康熙年、乾隆年《安阳县志》均有瓦店集、瓦店村。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瓦店镇,时西瓦店似和瓦店镇(集)同属一个行政村。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有西瓦店,因居瓦店集之西故名。 |
早年裴姓在此定居住,后形成村庄故名。北宋《相台志》载有裴村。清康熙年、乾隆年《安阳县志》均有大裴村、小裴村。大裴村历民国,村名未变,小裴村今称西裴村,属白璧镇管辖。 |
大寒屯是由大韩屯改称而来。相传明初有山西洪洞移民在大韩村旁屯田居住建村,遂称大韩屯。又,明代时,大韩村的方二家在朝居官,不许佃户在宅内居住,佃户就在村旁放柴草的高地居住,渐成村落,故名大韩屯。北宋《相台志》载有大韩。民国《续安阳县志》改为大寒屯。 |
此村位于安阳东南凤凰岭中梅花岭段,故宋朝以前称“梅花岭村”,村内有一年洪水爆发,冲来一尊木料雕制的弥勒佛,村民便打捞上来建庙供奉,并改村名为“弥佛村”。后来村中有识之士认为此名不雅,以村坐落于梅花岭,改称“梅福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