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时涌斯江边装卸盐、煤的二码头位于该社区境内,社区遂借取码头名为名。清朝中晚期至民国初期为犍为县牛华溪场管辖;民国时期为犍为县牛华镇管辖;1950年至1951年先后为犍为县第四区、第八区牛华镇管辖;1951年10月至1959年3月为五通桥区管辖,1959年4月至1962年6月为乐山县牛华镇管辖;1962年7月至1964年4月为五通桥区牛华镇管辖;1964年5月至1978年为乐山专区五通桥区牛华镇管辖;1998年至1984年为乐山市(县级)五通桥区牛华镇管辖;1985年2月为五通桥区(县级)牛华镇管辖。 2001年10月,由原亲民街、新建街、胜利街三条街道居民委员合并新成立二码头社区居民委员会,属牛华镇管辖至今。 二码头社区于2001年10月成立,辖新民街、胜利街和新建街,19个居民小组,社区常住人口约2150户,6200余人,下设两个党支部,108名党员,辖区内有企事业单位38个。 |
此地为堆放燃烧后碳渣的平坝,故名。2001年,由原商业街、中心街、共和街三个街道居委会整合成立炭坝市社区居委会,自成立至今一直沿用此名。 碳坝市社区位于牛华镇中心街6组394号,东面与杉树村相连,南面与二码头社区相连,西邻乐五公路、涌澌江,北面与半边街社区相连,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共有常住人口2134户4124人,居民小组18个,楼院13个,企事业单位6个,私营个体户约275户。 |
半边街社区成立于2001年10月,由云华街,解放街,团结街三个居委会合并而成。班子每三年进行换届,采取自荐和公推公选的方式选举产生新的领导班子。社区党总支下辖三个党支部,有党员112多名。社区所辖区域占地1.5平方公里,居民住户1950户,约3302人。社区下辖35个居民小组。居民代表11人,企事业6个。个体业主57人。 社区在工作中,以建设美丽和谐社区为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依法治理社区”为理念,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有序开展社区工作,促进了国家惠民政策在社区的贯彻落实,让群众感受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
五通桥牛华镇巴岩井社区,于二00四年十月二十九日经五通桥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 社区位于牛华镇场镇南端城乡结合部,北与二码头社区相邻;东、南和沔坝村交界,西临涌斯江。 社区管辖新建街6组、花溪印像、花溪新苑、亚西厂1、3、5、6、7五个宿舍区、胜利街6组、7组及鸿运花园、沔坝村1组和4组的居民。 驻社区的成员单位有:牛华兽医站、亚西医院、东工电机等单位。 社区辖区内方圆0.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07户,约5049余人,10个小组,4个党支部和1个乐山临时党支部,7个党小组,共286名党员。 |
此地因四面环水,沙滩地多,故名。解放前称26宝,1949年解放后,名华沙乡,归犍为县管辖,1952年后更名岷江乡,1955年后是一小乡,属解放乡管,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更名岷江大队,1982年地名第一次地名普查,恢复老地名为沙板滩村,1986年牛华镇与解放乡合并为牛华镇,2008年和邦征地整体搬迁至原盐厂三分厂处,修建沙板滩还房,2011年初成立沙板滩社区居民委员会。 沙板滩社区位于牛华镇中心(胜利街348号),占地面积大约71.3亩,居民楼25栋,居住人口2322,办公楼在20栋楼背面大约200平方米,共两楼,底楼,办公,二楼会议室。工作人员8人,两委干部5人,劳动保障人员2人,网格员1人。社区党员58人。社区共有5个居民小组。 |
沔坝村位于五通桥区牛华镇东南部,受五通桥区管辖,紧挨解放村、三塔村,总户数1041户,户籍人口2353人,是牛华镇企业、厂房集中的区域。村范围内有四川和邦股份有限公司、乐山巨星饲料有限公司、乐山立信实业有限公司等近10个大型单位,十多家个体商户。 沔坝村组织制度完善,村党支部设支委书记1名,委员2名,正式党员74人。沔坝村委会设主任1名,委员2名,小组长9名;就业局下设劳动保障站,办公室设站长1名,信息员1名。整个村组织机构健全,领导班子团结、管理民主、工作务实、群众信任,制定有村民共同遵守的村民公约,有序地为本村村民服务。 我村范围内有牛华镇加油站3个、国家电网营业厅1个、农贸市场1个、村卫生室2个、大型药店4个,公共服务机制健全。 积极为放映院的工作人员联系场地、组织村民观看电影。每年10场电影,涵盖科教、安全宣传、经典电影等内容,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生活。 村书屋共存图书2262余册,包涵政经、科技、文化、医卫生活、少儿、其他等多方面内容,满足各层次村民的阅读需求,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在村委会设立宣传栏,计生知识宣传和劳动保障等宣传;在村组人群活动集中的范围建体育设施,特别是乒乓台、篮球桩,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全民健身落到实处。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成立10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每逢节假日由村主任组织志愿者戴上红袖标到村范围内巡逻,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协调邻里纠纷,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村民能过上放心节假日。努力服务于村民,为他们办理医保、意外保险;为村辖区范围内的企业员工办理就失业登记,企业职工退休人员进行年审;热心关爱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积极帮助城镇孤老、残疾人等生活困难群众。 我村在小城镇建设和企业建厂等方面征用了大部分土地,现在有剩余耕地30余亩,农民200多人。 |
牛华镇三塔村村委会座落于三塔村2组126号,幅员面积3.04平方公里,距离镇政府4公里,距离县城4公里,境内属浅丘,平均海拔380米;土地总面积1570亩,其中耕地面积1090亩,林地面积480亩。人均耕地0.8亩,全村总户数655户,辖7个村民小组,党员54人。 三塔村主要以花木种植为主,土地600余亩出租给业主种植花木,村民每年收取土地租金;主要以种植黄角树、小叶榕、桂花、茶花为主。 在养殖方面,村内有家庭农场1户,养猪规模户7户,年出栏生猪3000余头,产值450万元。 村内有农产品加工企业泡菜厂,年产值2千万元,解决就业人口60余人;芽菜厂,年产值900万元,解决就业人口30余人。 三塔村在区委、区政府、镇政府的关心支持下,2015年新建村委会办公房120㎡,改善了办公条件。2016年新建健身活动广场,配备了各内体育健身器材和音响设备,并设专人管理。方便村民锻炼身体、跳广场舞。使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丰富了村民的文娱生活。 三塔村成立了老年协会,目前参加协会活动老年人达80余人。协会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体活动,丰富了老年人晚年生活,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村内有医疗卫生室两处,卫生室基本医疗设施完善,基本上解决了村民方便就医问题。 |
牛华镇观音堂村位于五通桥中心城区东北方向,距离中心城区约12.5公里,属丘陵地带,酸性土质,气侯属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全村下辖10个村民小组,有村民685户2005人,全村党员44名,其中预备党员1名,党小组4个,村支两委班子健全.2015年观音堂村被列为市列贫困村,全村有精准贫困户25户61人,目前已全部脱贫.全村区域总面积3.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821亩,水田1200亩,旱地621亩,水域面积约80亩.村民主要以水稻,玉米种植为主,经济来源主要依靠村民外出务工。 |
顺牛山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山名为名。民国时期,现在的顺山村6、7组地域属犍为县牛华镇12保。 新中国成立后,五通桥市解放等乡辖地。 1958年为解放人民公社顺山大队。 1984年解放公社改乡,顺山大队改顺山村。 1987年解放乡并入牛华镇,为牛华镇顺山村村民委员会沿至今。 牛华镇顺山村幅员面积1.7平方公里,全村总户数423户,总人口1229人,辖7个村民小组,共有7个党小组,党员45名。全村耕地面积1183亩,农民人均耕地面积0.93亩。 |
牛华镇星火村离地处五通桥区河东浅丘陵山区,距离牛华镇(场镇)3公里。辖区内9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41余亩,林地2199余亩。2017年,农户571户、人口1744人。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党员50人,低保户7户12人,精准贫困户35户79人,全村劳动力1219人,主要收入靠种植及外出务工收入。 在养殖方面,村内有专业合作社两户,家庭农场4户,规模户8户,年出栏生猪3000余头,鸡蛋2000万余斤,小农虾8000余斤,水果20000余斤。 在种植方面,张氏大棚蔬菜家庭农场为主导农业,以种植大棚海椒为主,种植面积100余亩,带动周边农户6户,年产量200吨左右,产值约240万元。 星火村在区委、区政府、镇政府的关心支持下,2016年新建活动场所800m²,配备了音响设备,方便村民锻炼身体,跳广场舞。使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丰富了村民的文娱活动。 村内有医疗卫生室一处,卫生室基本医疗设施完善,基本上解决村民方便就医问题。 |
牛华镇群众村幅员面积1.8平方公里,距离镇政府2.5公里,距离县城9公里,境内属浅丘,平均海拔400米,全村耕地面积810,林地面积489,人均耕地面积0.63.全村总户数489户,1266人。辖6个村民小组,共有3个党小组,党员33名。辖区内有凌志机械厂、乐通锅炉有限公司、馨康木业等7家企业,村民收入以务工为主。 |
浸水坳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山坳名为名。民国时期为乐山县第二区辖地;1950年至1954年仍为乐山县辖地;1954年6月划归五通桥市管辖;1955年为第八联乡辖地;1956年为解放乡辖地;1958年为五通桥市解放公社浸水大队;1962年从解放乡分出牛华乡,为牛华公社浸水大队;1984年为牛华乡浸水村;1992年更名为牛华镇浸水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牛华镇浸水村幅员面积3.5平方公里,全村总户674户,总人口1880人,辖区12个村民小组,共有4个党小组,党员52名。全村耕地总面积1500亩,农民人均耕地面积0.8亩。 |
该居民点昔时曾种有成片的杉树得名。解放前,杉树村地域隶乐山县第二区云华乡,在15保范围内;1950年成立杉树乡;1950年至1953年杉树张隶属乐山县第二区,辖瓦窑村、石泉村、龙信村、曹家村、福全村、王家村、宪家村、高路村、吴家村;1954年划归五通桥区第三区;1955年杉树乡与新庙乡实行联乡管小乡,第八联乡辖;1956年第八联乡划归解放乡;1958年解放乡改解放公社,成立杉树大队属解放公社管辖;1962年分建牛华公社和解放公社,杉树大队划归牛华公社;1984年改牛华公社为牛华乡,杉树大队改为杉树村隶属乐山市(县级)五通桥区牛华乡管辖;1985年为五通桥区牛华乡杉树村;1992年9月牛华乡并入牛华镇杉树村为牛华镇管辖至今。 牛华镇杉树村幅员面积4.7平方公里,全村总户数962户,总人口2533人,辖11个村民小组,共有4个党小组,党员98个。全村耕地面积1350亩,农民人均耕地0.6亩。 |
汤家坝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山名为名。民国时期犍为县牛华镇辖地。 1951年至1955年为五通桥市岷江乡辖地。 1956年至1958年9月为解放乡辖地。 1958年至1961年为五通桥市果蔬农场辖地。 1962年至1981年为解放人民公社长江大队。 1982年长江大队改汤家坝大队。 1984年解放公社改解放乡,汤家坝大队改汤家坝村。 1987年解放乡并入牛华镇,为牛华镇汤家坝村村民委员会沿至今。 汤家坝村位于牛华西北角,全村幅员面积1.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13户,2280人,下辖6个村民小组、6个党小组,全村有3座桥梁与乐五公路(省道104线)相连,水陆交通发达。有4个芽菜加工企业,农业以种植蔬菜、花生为主,通电、通天然气。 |
石江村幅员面积2.5平方公里 ,辖村民小组13个,总户数654户,人口1815人。其中农业人口1675人,非农业人口137人。全村耕地面积1656亩,人均耕地0.9亩,全村以劳务输出和农业种植业为主要经济来源。辖区水资源丰富,有小‖型东风水库,提灌设施齐全,适合规模化农业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我村精准扶贫户32户,80人,于2017年已全部脱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