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下都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下都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从村民到开基始,村民为保佑平安吉利,取村名保安。意之保佑村民平安吉利。
开垦种禾时多砂石,且居于坑内,故原称禾石迳;1986年成立村委时,为和睦团结之意,改称和睦。意指村民和睦团结。
村内耕地大都是沙质土,始称砂埔村,后来,村民睦邻相处,便渐渐演变为砂睦村。指村内多有沙质地坪,且村民和睦相处。
相传有只大象在村水口大石上留下脚印,故称象栏,又叫象牙坑。
原村(坑)内安过神庙,故名。
指以境内有“吉龙桥”和“长安桥”各取一个字为村名。
由郑坑、大黄坊、小黄坊、吉里、璜山五个自然村的合称为五峰,后演变为五丰。
村北原有一处山寨,原为旧寨,1949年解放后进入新社会,遂改名新寨。
居于汀江河东岸的山坑内,故原称河坑,后为雅致改为豪康。
相传开基人黄氏,故名。
解放前把上象蹄坑、下象蹄坑、岩头寨三个村合并管理有益处,故称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