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咸阳市各县市区历史沿革

咸阳市各县市区历史沿革

辖境商代渭河以北为程、毕两个封国的辖地;渭河以南为崇国的辖地。

西周时,为丰、镐二京近畿。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定都咸阳,遂置县,为都城的西部;秦末,为雍国的辖地。

汉高祖元年(前206),咸阳县改名新城县;七年(前200),新城撤并长安,改属长安县。

元鼎三年(前114),复设县,改名渭城,为县西部和南部。

元平二年(前75),在今平陵乡大王、李都村附近析置平陵县。

东汉建武六年(30),渭城(新莽时更名京城)并入长安县。

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平陵县更名始平县。

十六国时,后赵建平二年(331)于旧渭城置石安县,前秦皇始二年(352)废。

北魏复设石安县,西魏、北周沿置未变。

隋开皇三年(583),石安县并入泾阳县,九年(589)改泾阳为咸阳;十一年(591)迁县治于秦杜邮。

大业三年(607),咸阳废入泾阳县。

唐武德元年(618),分泾阳县南部及始平县东部复设咸阳县,县治杜邮。

历经唐、宋、金、元、明、清、民国,一直为咸阳县地(明洪武四年移县治于今咸阳旧城),建置、境域基本未变化。

1952年12月,在咸阳县城区和郊区置县级咸阳市,隶属咸阳专区。

1953年,改为省直属市,原市政府驻今电影院什字广场北部。

1958年12月,撤咸阳县并入咸阳市。

1961年1月,咸阳市下辖1958年合并的大县乾县、彬县、兴平、周至4县,同年10月,以上4县分出与原咸阳市均归咸阳地区管辖。

1966年8月,咸阳市改属西安市。

1971年10月,复隶属咸阳地区。

1983年9月,撤销咸阳地区,设咸阳市;原咸阳市改为秦都区,属咸阳市。

1986年12月,分秦都区设渭城区,区境乐育路以东划归渭城区。

战国时期,秦孝公设立斄县,东汉初撤销,永平八年(65)在斄城复设武功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撤销,太和十一年(487)又将美阳县迁设在斄城,北周建德三年(574)撤销。

此后,其地一直是武功县的一部分。

清代设立杨陵镇。

1979年2月,成立武功县杨陵特区。

1982年6月,特区改属宝鸡市直辖。

1982年10月,将扶风县的五泉公社划归特区。

1982年11月23日,国务院批准在杨陵镇设立县级杨陵区,仍属宝鸡市直辖。

1983年11月1日,改属咸阳市直辖。

1984年5月9日,咸阳市杨陵区人民政府成立。

1997年7月29日,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立,杨陵区人民政府改由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领导。

2008年扶风县揉谷乡划归杨陵区管辖。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在今区境东部窑店乡一带营建宫廷,因其位于九莊山南、渭水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

汉高帝元年(前206年)刘邦“还定三秦”后,在咸阳古城置新城县,七年并入长安。

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复置,更名渭城县。

1983年将咸阳地区改为咸阳市后,原县级咸阳市改为秦都区。

198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析秦都区乐育路东部地置渭城区至今。

三原县古称焦获,周秦前无确籍可考。

秦曰汤(荡)社,属北地郡。

汉时以其地置池阳县,隶左冯翊。

前秦苻健皇始二年(352),于嵯峨山北置三原护军,始有三原之名。

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罢护军置三原县,属北地郡。

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526)属北雍州。

北魏孝庄帝永安元年(528),徙县治于清水谷。

北魏孝武帝永熙元年(532)徙北雍州于宜州(今耀县)。

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改县为建忠郡,后郡废,仍复县,隶冯翊郡。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以县隶雍州,后属京兆。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徙治清水谷南故任城,改池阳县。

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又徙(隋)故所,改华池县,仍分治三原县,录北泉州。

(分治三原县,即华池与三原并列,南北分治。

华池县治在北,三原县汉书在南。

)唐改池阳县,后改华池县,仍分置三原县,隶北泉州。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省(撤销)泉州,改华池县为三原县,隶雍州。

唐初池阳及贞观后之三原县治当在今西阳镇东北不远处。

五代梁朝,三原县属西安府,县治仍在西阳镇东北之故任城。

五代的唐、晋、汉、周时,三原县改属耀州。

宋、金及元初,三原县仍属耀州府。

元朝至元二十四年(1287),县治迁徙龙桥镇,即今之三原县城。

明代,三原县先属耀州,后因西安省府公文、差旅反溯倒行,实为不便,弘治三年(1490)改属西安府。

清承明制,县名、隶属均无变化。

民国时期,先实行省、道、县三级建置,1928年废道,在省、县间设行政督察区。

三原县属咸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为省第十区)。

1949年5月14日县人民政府迁入城内。

县城设陕甘宁边区三原分区专员公署,辖三原、泾阳、高陵、富平、耀县、铜川、淳化等7县。

1950年5月撤销三原分区,县隶属咸阳地区;1953年县改隶渭南地区;1956年10月改由省辖;1958年12月,泾阳、三原、高陵、淳化四县合并,统称三原县。

合并的县人民委员会设三原城关镇,辖14个公社;另设三原城市管区,辖城关镇;1961年8月国务院批准陕西省调整专县行政区划,撤销泾、三、高、淳大县建制,恢复三原县制,隶属咸阳地区。

1984年,咸阳地区改市后,三原县为咸阳市辖县至今。

夏、商(约前21世纪—前11世纪),本县属雍州。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属畿内。

东周(前770—前256),前770—前750年,为犬戎占据;前750—前646年属东周地;前646—前256年属秦国,其中前424—前415年为秦国国都。

战国(前475—前221),晚期秦置泾阳县。

今县域西北部为云阳县辖地,东南部为弋阳县辖地。

秦(前221—前206),前221年,秦并六国,行郡县制,京都咸阳所在地关中不称郡,沿用周朝掌管京师的官名——内史为名,今县域泾阳、云阳、弋阳县属内史辖。

前207年,项羽三分关中为雍(都废丘,在今兴平)、塞(都栎阳,在今西安市阎良区)、翟(都高奴,在今延安),史称“三秦”。

泾阳县地属塞。

西汉(前206-8),高祖二年(前205)灭塞,设立河上郡,九年(前198),复设内史,今县域泾阳、云阳、弋阳县分属河上郡、内史辖。

惠帝四年(前191)改泾阳为池阳县,景帝二年(前155)内史分为左、右内史,四年(前153)改弋阳为阳陵县,池阳、云阳、阳陵县属左内史辖。

元封五年(前106),加强中央集权,划分全国为14个行政监察区域,在京畿范围的称为司隶校尉部。

太初元年(前104),左、右内史分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史称“三辅”,池阳、云阳、阳陵县属司隶校尉部左冯翊辖。

新莽(9-23)撤销司隶校尉部,天凤元年(14)分三辅为六尉郡,二年(15)改阳陵为渭阳县,池阳、渭阳、云阳县属烈尉郡。

东汉(25-220),沿袭西汉地方行政制度,渭阳复名阳陵县。

今县域属司隶校尉部左冯翊池阳、云阳县和京兆尹阳陵县。

三国(220-265),曹魏划分全国为12个州,池阳县(今县域东南部阳陵县辖地及西北部云阳县辖地并入池阳县)属曹魏雍州冯翊郡。

晋及十六国(266-420),266年,今县域属西晋雍州扶风国池阳县;316年起,属前赵雍州扶风郡池阳县;后赵因之;352年,析池阳复置泾阳县(辖区为今县域东南部和咸阳市渭城区东部),属前秦司隶校尉部咸阳郡池阳、泾阳县,后秦因之;419年起,属西夏南台。

南北朝(420-589),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并泾阳入石安县,属雍州咸阳郡(治所在今县城)池阳、石安县;太和十一年(487),分池阳县北部置云阳县,今县域北部属雍州北地郡云阳县辖,东南部属石安县辖,余境属池阳县辖;景明二年(501)分石安县复设泾阳县,辖区为今县域东部,西部属池阳县辖,北部属云阳县辖。

西魏因之。

北周建德三年(574),并池阳县入泾阳县,今县域北部属宜州云阳郡(治所在今口镇长街村)云阳县辖,南部属雍州咸阳郡泾阳县辖。

隋(581-618),开皇三年(583),实行州、县二级地方行政制度,撤销咸阳郡及石安县,辖地并入泾阳,直属雍州。

同年,撤销云阳郡,今县域北部属宜州云阳县辖。

九年(589)泾阳县改名咸阳县,十一年(591)咸阳县迁治咸阳故城西1.5公里,今县域南部复设泾阳县。

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将咸阳县废入泾阳,属京兆郡泾阳、云阳县。

唐(618-907),初依隋开皇旧制,罢郡为州,改京兆郡为雍州。

武德元年(618),属雍州泾阳、云阳县。

贞观元年(627),整治地方行政区划,划全国为十道,实行道、州、县三级行政制度,今县域南部属关内道雍州泾阳县辖;北部因云阳县易名而改为池阳县辖,八年(634)复为云阳县辖。

天授二年(691)设鼎州(治所在今口镇长街村),云阳及今县城南部属鼎州辖。

久视元年(700)鼎州废,复属雍州辖。

开元元年(713),京都和皇帝幸临的州改设府(相当于州),雍州因之改为京兆府,属关内道京兆府泾阳、云阳县。

二十一年(733),增设京畿道,属京畿道京兆府泾阳、云阳县。

五代(907-960),道一级建置逐步废除。

后梁,今县域属大安府泾阳、云阳县;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属京兆府泾阳县、耀州云阳县。

北宋、金(960-1234),初袭唐制,分全国为13道,属关西道京兆府泾阳县、耀州云阳县。

至道三年(997)改道为路,路下设府、州、军,府、州、军之下设县,府、军非常制,故行政建置仍为路、州、县三级,今县域属陕西路京兆府泾阳县、耀州云阳县。

熙宁五年(1072),置永兴军路,属永兴军路京兆府泾阳县、耀州云阳县。

金皇统二年(1142)改永兴军路为京兆府路,属京兆府路京兆府泾阳、云阳县。

元(1206-1368),对行政区划进行较大调整和改革,除首都周围的县由中书省统辖之外,将全国划分为11个行中书省,形成省、路、州(府)、县四级制。

至元元年(1264),并云阳入泾阳县,二年(1265)并泾阳入高陵县,三年(1266)分出复置泾阳县。

皇庆元年(1312)直属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奉元路。

明、清(1368-1911),初分全国为12个行中书省,洪武九年(1376),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直属陕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

清实行省、府、县三级制,属陕西省西安府。

民国1914年,省县之间设道,属陕西省关中道;1928年取消道制,地方行政区划为省县两级制,直属陕西省;1931年,为强化反动统治,镇压革命力量,国民党设置行政督察区;1939年,属陕西省第十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17日,本县解放,属陕西省三原分区;1950年5月起属陕西省咸阳专区;1953年1月起属陕西省渭南专区;1956年10月起直属陕西省;1958年12月与淳化、三原、高陵一起并入三原大县;1961年9月恢复泾阳县建制,属陕西省咸阳专区;1969年10月属咸阳地区;1983年10月属咸阳市至今。

乾县在黄帝时称好畤,为祭天之所。

夏朝时为雍州之域,商时为岐周之地,春秋战国时属秦。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始置好畤县。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都咸阳,好畤属京畿辅地。

北魏时改好畤为漠西县,隋改为上宜县,唐又置好畤。

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唐高宗取葬县北之梁山,谓“乾陵”,遂更县名为“奉天”,以奉祀乾陵。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因朱泚之乱,避难奉天,叛平,于兴元元年(784)升奉天为赤县,由京都直辖。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以奉天县置乾州。

尔后屡有更迭,到民国2年(1913)改乾州为乾县。

据宋敏求编《长安志》记载:北宋时,奉天县四乡四里一镇:孝节乡在县东南管文川里;仙仁乡在县南管披挂里;乾陵乡在县西管金井里;节义乡在县北管恭和里;一镇为薛禄镇。

好畤县在本境二乡二里;武都乡在县东管教本里;美川乡在县西管绣川里。

据1941范紫东编《乾县新志》记载:明代,乾州分四乡二十七里。

东乡统七里,南乡统七里,西乡统六里,北乡统七里。

清初,并裁从政、武都、乾陵三里,乾州分为四乡二十四里。

康熙十二年,因武功县小,支应困难,把从政里所及70余村划归武功,曰寄庄里。

1947年复归乾县。

民国1934年,改里为乡。

1935年缩编24乡为15联。

1937年又缩编15联为10联,下设72保,其联以驻地,保以各联序号命名。

1940年9月,改联为乡镇,全县计有一镇9乡,74保,1,791甲,683村,其乡镇所辖保甲均以序号称谓。

1949年6月,人民政权建立,废除乡保甲制,实行区乡村制。

乾县当时沿用民国区划,改10乡为10区,改74保为74乡。

新中国成立后,全县正式组建为10区72乡,后整编为10区69乡,区乡以序数命名。

1956年3月,全县撤区并乡,10个区只保留临平、阳峪2区。

69个乡合并为23个乡。

1958年4月,由临平、新阳两乡分出石牛乡,由吴店乡分出关头乡,全县成为25乡。

1958年9月,实行人民公社化,政社合一。

全县在25个乡、248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建立了10个大型人民公社。

1958年底,县区划作了新的调整,礼泉、永寿两县撤销,并入乾县。

1959年1月,新建立的乾县正式成立,下辖23个大公社。

1961年,原礼泉、永寿两县自乾县分出。

乾县境内的9个公社,调整为23个人民公社,下辖305个大队、1928个生产队。

同年,还另设有城关管理区,专管城镇居民。

1963年3月,薛禄公社分为薛禄、大墙两个公社,阳洪公社分为阳洪、大杨两个公社。

全县计25个公社,1个城关管理区。

1965年9月,东街3个生产队划归城关管理区,管区遂改名为城关镇,全县计26个社镇。

1971年5月,城关镇与城区公社合并,称城关公社。

到1983年底,全县共25个公社,下辖306个大队、2059个生产队。

2000年,乾县辖13个镇、12个乡。

2001年,全县撤乡并镇,设立12镇8乡。

2005年9月,全县原有的420个村委会合并到了256个,减少了164个。

2012年,撤乡并镇,辖16个镇。

2015年镇村综合改革,撤销城关镇,改设为城关街道,时辖15个镇,1个街道。

乾县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

西汉文帝后元三年(前161)置谷口县(今县境东北泾河出山口处),东汉废。

北魏在今县北泔河原附近置宁夷县,属咸阳郡。

西魏同城置宁夷郡,分宁夷县南部于今新畤坊一带置新畤县,北部于今石泉村一带置甘泉县,均属宁夷郡;西魏末改宁夷郡为秦郡。

北周新畤、甘泉二县省入宁夷县;周建德二年(573)撤销秦郡。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宁夷县为醴泉县(治今县东北泔北境),以地有醴泉得名。

唐武德元年(618)分县境东部地置温秀县,其后废醴泉县入温秀县,唐贞观元年(626)废温秀县。

唐贞观十年析云阳、咸阳二县于泔北镇(今泔河袁一带)复置醴泉县,属雍州;唐开元元年(713)属京兆府,唐乾宁二年(895)属乾州。

唐末县治徙今县东南旧县村。

五代后唐属京兆府。

北宋徙今县东南故县村;北宋政和八年(1118)属醴州。

金、元属乾州。

元末移治今址。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改属西安府。

1914年属关中道。

1928年直属省。

1949年属邠县分区。

1950年属咸阳专区。

1953年属宝鸡专区。

1956年直属省。

1958年并入乾县,1961年复置,属咸阳专区。

1964年改醴泉县为礼泉县。

1968年属咸阳地区。

1983年属咸阳市至今。

永寿县夏属漆国,商、周时为周的先祖公刘、太王封地,属豳国。

春秋战国时属秦。

西汉初年开始建县,时名漆县,属雍国,新莽时改漆县为漆治。

东汉时恢复漆县,西魏大统十四年(548)于广寿塬(今渠子乡永寿坊村一带)建广寿县,先后隶属泾州、南豳州、豳州。

北周明帝二年(558)县治南迁至今监军镇永寿村,隶属新平郡。

当时漠西县和永寿县并存。

隋开皇三年(583)撤销永寿县制,并入新平,改属北地郡。

其后又恢复广寿县名,旋即又撤,辖境先后分属白土、漠西、上宜等县。

唐武德二年(619)复置永寿县,县治在麻亭(今永平乡政府驻地)宋初永寿县更名为长寿县,不久又改称永寿县,民国5年(1916)属关中道。

民国6年(1917)为省直属县。

民国19年(1930)年县治迁至监军镇,属彬县分区。

民国26年(1937)年属陕西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8年4月永寿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西府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5月改属彬县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0年4月隶属宝鸡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宝鸡区专员公署、宝鸡专员公署)。

1956年10月隶属陕西省人民委员会。

1961年8隶属咸阳专员公署,恢复永寿县建制。

1968年9月成立永寿县革命委员会,隶属咸阳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10月隶属咸阳地区行政公署,1981年1月永寿县人民政府隶属咸阳地区行政公署。

1983年10月属咸阳市人民政府,沿用至今。

北魏熙平二年(517)析鹑觚县置东阴槃县,属赵平郡。

西魏废帝元年(552)改名宜禄县。

北周废宜禄县入鹑觚县。

唐贞观二年(628)在浅水原复置宜禄县,属邠州。

元至元七年(1270)废宜禄县入新平县。

明万历十一年(1583)在宜禄镇(今昭仁镇)设长武县,以县西隋开皇中所筑长武城为名,属邠州。

公元1914年属关中道。

公元1928年直属省。

1949年属邠县分区,1950年属宝鸡专区。

1956年直属省。

1958年并长武县入邠县,1961年复设长武县,属咸阳专区。

1968年属咸阳地区。

1983年属咸阳市管辖至今。

秦设栒邑县,因境内盛产栒木得名。

西晋改名邠邑县,大夏占领期间县废。

北魏太延二年(436)将三水县(初设于今宁夏固原县境)迁设境内,后又将高平、爰得二县迁设境内,北周撤销高平、爰得2县,三水县历隋唐五代宋金800多年,到元至元七年(1270)撤销,辖地并入淳化县。

明成化十三年(1477)九月复设三水县,1913年复名栒邑县。

1934年10月,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在境内设立新正(一作新政)、永红二县,1937年5月撤销永红县,1949年5月增设马栏县,同年7月撤销新正县,9月撤销马栏县。

1958年12月撤销栒邑县制,辖地并入邠县,1961年9月分出复设,1964年9月撤销栒邑县,改为旬邑县至今。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集小都乡邑聚为县”。

云阳为关中41县之一,县下设乡,乡下为亭,开本境置县之端。

县治在今城前头村北,凉武帝村东(即甘泉宫,秦称林光宫)。

西汉(前206~公元25)初年。

景帝二年(前155)为左内史辖。

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属左冯翊。

于其地置云陵县,辖今县地东北部,县治在今铁王乡故城村。

平帝元始四年撤云陵县,其地并入云阳县,属左冯翊。

北魏(386~534)初,县境西北部仍为抚夷护军,东南部为三原护军。

北魏(公元430年)撤销抚夷护军,改属雍州北地郡。

太和十一年(487)设立云阳县,辖原抚夷护军地,属雍州北地郡,县治迁长街村(今泾阳县口镇南);东南部归三原县,属建忠郡。

北周(557~581)明帝时,云阳县改属云阳郡;东南部属华池县,归冯翊郡。

隋(581~618)时,云阳县治在今泾阳县云阳镇故水冲城一带。

开皇三年(583)撤云阳郡,改属宜州。

大业二年(606)改属雍州。

大业三年(607)废州复郡,本县改属京兆郡。

北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分云阳县北部的金龟、平泉、古鼎3乡及山后的甘延、温丰、威远3乡,于梨园镇(今县治所在地)置淳化县,以年号而名,属耀州。

宣和元年(1119)改属邠州。

金皇统元年(1141),本县属金国地,隶庆原路邠州。

元至元七年(1270),三水并入本县,属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巩昌路邠州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本县北部属陕甘宁边区。

1933年4月~1934年2月,本县北部苏区,属陕甘边区照金根据地;1934年2月~1935年10月,分东西2区,西区谓赤水(既体现红色政权之意,又含三水部分境域而名),东区称淳耀(是为淳化、耀县两县地之合而名)。

隶陕甘边南区革命委员会。

1935年11月,赤水区改建为赤水县,隶关中特区辖。

1949年2月,赤水县改为淳化县,县政府移今县城。

1935年10月,淳耀区改建为淳耀县,隶关中特区辖,1943年9月,淳耀县下辖区公署6个(其中包括耀县四、五、六3个区公署),直辖乡政府1个。

1943年10月,淳耀县与同宜耀县合并,原淳耀县所辖本境的一、二、三区及直属乡划归赤水县。

1949年2月24日本县县城解放,赤水县改为淳化县,属陕甘宁边区三原分区辖。

建国后1950年5月改属咸阳专区所辖,是年改属宝鸡专区,1957年复属咸阳专区;翌年12月并入三原县,原辖地划编为官庄、十里塬、方里、淳化4个公社;1961年9月复为淳化县。

战国时期商鞅辅佐秦孝公(前381—前338)变法时设立的,因境内的武功山、武功水(今名斜峪河、石头河)得名。

不过当时县治没有设在今武功县境,而是在今眉县。

今武功县地,秦代和西汉属斄县管辖,东汉永平八年(65)在旧斄城复设武功县,此地是其辖区。

北魏和西魏时属于美阳县。

北周建德三年(574)在今武功县武功镇复设武功县,历隋、唐、五代及北宋600多年,到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因避金世宗的庙讳改称武亭县,元至元元年(1264)复名武功县。

1958年12月撤销县制,辖地并入兴平县,1961年9月复设武功县,同时将县府迁驻普集镇。

1982年11月析杨陵镇设宝鸡市杨陵区。

西周名犬丘(今阜寨镇南佐村),周懿王曾都于此;秦设废丘县,因懿王所都,秦欲废之,故名,属内史;楚汉之际,雍王章邯都此;汉高祖二年(前205)六月改为槐里县,属右内史;昭帝时析置平陵县;东汉右扶风治由长安迁至槐里;三国魏改平陵县为始平县;秦皇初元年(394)姚兴称帝于槐里;446年,徙槐里县于今兴平市西25里;永安元年(528)始平县治由茂陵城移至今兴平市东北15里;北周撤销槐里县,大象二年(580)始平县治迁至文学城,扶风郡与始平县同治一城;隋开皇三年(583)废扶风郡,始平县属雍州;大业九年(613)徙今市区;唐景龙四年(710)金城公主出嫁吐蕃,中宗送别于此,改始平县为金城县,县治迁至马嵬城(今马嵬街道);至德二年(757)十月因金城置兴平军改名兴平县,治迁旧城即今址至今,属京兆府;元代属奉元路;明、清属西安府;1914年属关中道;1928年省直属;1949年属咸阳分区;1953年属宝鸡专区;1961年属咸阳专区;1968年属咸阳地区;1983年属咸阳市;1993年撤县设县级兴平市至今。

秦代设立漆县,十六国时前秦改称新平县,北魏占领后县废。

皇兴二年(468)在陈阳原上另设白土县,西魏大统十四年(548)在原新平城设立南豳州,废帝三年(554)改为豳州。

隋开皇三年(583)将白土县治迁入州城,四年复名新平县,大业二年(606)撤销豳州。

唐武德元年(618)复设豳州,开元十三年(725)二月因“豳、幽”二字易混,改为邠州。

明洪武三年(1370)撤销新平县,辖地并入邠州。

民国1913年撤销邠州,始设邠县。

1964年9月改为彬县。

201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彬县,设立县级彬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