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孝昌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孝昌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相传在明代万历年间,有一个姓万的大户人家,积累了万贯财富,想找一处风水宝地颐养天年,他来到此地后,开垦荒地,修建房屋,在方圆十里遍植花木。这个万姓富翁性情豪爽,为人和善,他利用自家的房屋开设下脚店,以方便过往行人,受到人们的称道和敬重。几年后,他种植的树木苍翠,花香醉人,吸引了南来北往商贾和农户,他们迁至此地居住,因地处通往京城的交通要道,澴河水系码头,水陆交通便利,就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商贸集市,因此而得名。 [详细]
  据《孝感县志》记载,“丰山”地名源于双峰山南麓风山、雨山遥相呼应之典;“丰”为“风”谐音字,山取两山中的山字。镇政府东北部曾有“丰山店”,毁于“文革”。 [详细]
  以政府驻地周巷社区而得名。最初居民为钱、王、蒋、段四姓,四姓居民在王家田(栗树湾)东边岗北端,建成长200丈、宽2丈的一条巷子为居住点,并逐渐形成了集市。初期钱姓人多势众,称为钱家巷,继之王姓发展,称之为王家巷。元朝末年,周氏一世祖福三公为避红巾军之乱,自黄州府麻城县仙居乡迁至德安府孝感县青山口陈家冲。二世祖笔文公迁居绿林祠堂湾。明朝中期,六世祖复经公后裔迁入王家巷。其后钱、段二姓绝户,王、蒋二姓外迁,周姓人丁兴旺,改名周家巷,后成立周巷村,2013年改为周巷社区。 [详细]
  小河镇原名小河溪、亦称小河司(市)。两条小溪从镇东南群山中蜿蜒流至镇东南汇合成一条小河溪,自南向北,绕西从镇中民居处横穿流过,转向西汇入瀤河,故得名小河溪。 [详细]
  以当地居民点白沙铺而得名,来历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因名人陈白沙而得名。据陈氏族谱介绍:很早以前,这里住着殷氏、罗氏、李氏三户人家。陈氏思一公传九世的后人志海公,他于明洪武年间从麻城迁至孝感磨山王店轭头湾。他的后人又于明英宗正统时(1436)迁至孝感白沙铺,与殷氏、罗氏、李氏三姓人相处甚好。可殷氏、罗氏、李氏日渐败落,而陈氏却人丁兴旺;陈氏义门的义行很得人心,影响很大,人们遂以当时很有名声的陈白沙的名字命名此地。其二是因本地特色资源沙子色白而得名。相传西汉时期王莽谋朝篡位后,为了斩草除根,便派兵追杀刘秀经德安府,过望鞍铺(现在的万安铺)抵一枯井处(现在的义井铺),最后追至白沙铺。当时狂风陡起,吹得漫天细沙白茫茫,雾茫茫,加之滔滔河水,挡住了追兵去路,终使刘秀躲过一劫,后因此传说加之沙子色白而得名。 [详细]
  以政府驻地王店社区而得名。此地因王姓居多,是方圆二十里较大的集镇而得名王家店,后简称王店。2012年,王店居委会改为王店社区。 [详细]
  以政府驻地卫店村而得名。卫店村原名卫家店,明代屯兵于本地刘家营,至裁军时,卫姓等军人被安置于此,拓土农耕,繁衍生息。此处为驿站,后发展为集市,居民以卫姓为主,故得名卫家店。卫姓居民至今仍保持着军家习俗。 [详细]
  以政府驻地邹岗社区而得名。明朝时有邹夏二姓人家为防洪涝灾害,迁移在黄土岗上居住,得名为“邹夏岗”,渐渐形成集镇,人们口口相传,称为邹家岗。后依次成立有邹岗村、邹岗居委会,2012年改为邹岗社区。 [详细]
  因境内有小悟山而得名。 [详细]
  因乡政府驻地在季店(街)而得名。季店原名季家店,位处岗地,建街于1780年以前,以季姓居民开店而得名。 [详细]
  原花西公社因最初定公社驻地林徐车站,在花园镇西部,故名“花西”,后移至汪家岗,仍沿用其名。 [详细]
  陡山因山“陡”而得名。其山势特点,山南面坡缓,只有一条路可进山,东、北、西三面陡峭,丛林密布,不能攀爬,山周围筑有十多米高的坚实土围子。山围子里住有近20户姓:“朱”“蔡”“姚”等。有集市,设有“天觉会”,曾经有“天觉会”组织百姓利用有利地形有效抗击“长毛”的战例。 [详细]
  观音湖原名观音岩水库,顾名思义,这里流传着观音菩萨显灵的传说。相传在远古时代,这一带山川秀丽,湖水明澈;气候宜人,风调雨顺;可见二里一崖,;三里一洞,洞深莫测,隐精藏怪,出现了狮、象、龙、蛇、龟、猴、鹊、狐八种精怪。它们吞噬人畜,残害生灵,危害植物,骚扰众生,使得苍生万物不得安宁。观音菩萨来此降伏了它们,使得这里一方清泰,百姓安居乐业,后人为了朝奉她,修建了一座“观音庙”,由于庙址在一块大岩石上,亦称“观音岩庙”。1965年,原孝感县人民政府组织群众在观音岩修起一道大坝,筑坝成湖,使这里形成了“喉吞三县源头水,尾系千里稻麦菽”的壮观景象,湖光山色,鱼跃鹭飞,堪称天公镶嵌在孝感市东北部的一颗璀璨明珠。同时,观音岩庙也就成了水晶宫,永存水下了。我们在空中府视观音湖,其形状酷似一巨幅千手观音像,活龙活现,“观音湖”由此而得名。 [详细]
  双峰山主峰为海拔880M的两座对峙山峰组成,其中最高峰高887.3M,为孝感市第一高峰。民间传说,双峰山由董永、七仙女“仙化”而成,“此眼化作双峙剑,刺破苍穹问缘由”。风景区即以此山命名。 [详细]
  因境内孝子辈出、民风淳朴,孝道昌隆而得名。建县前这里就是一个孝子辈出之地,“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温被、孟宗哭竹”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元朝人郭居敬还将其辑入《二十四孝》中。南朝刘宋时期,宋文帝刘义隆的第三个儿子刘骏讨伐上年弑父篡位的长兄刘邵,夺得帝位。刘骏即位以后,改年号为“孝建”。为取信于民,巩固皇位,他大力倡行孝道,赏赐有孝行的人,并于孝建元年(454),在孝子辈出、孝名远扬的安陆县东境黾阝县(今河南省罗山县)南境置一新县,取名“孝昌”,以褒扬此地民风之淳朴、孝行之昌隆。后来,五代后唐同光二年(924),后唐庄宗为避其皇祖李国昌之名讳,改“孝昌县”为“孝感县”,取董永、孟宗行孝感动天地之义。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孝感地区,成立地级孝感市;原县级孝感市南部设立孝南区,北部设立孝昌县。 [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