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下茆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下茆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相传古代在牛牯岗脚盖有一个茅棚,供来往行人歇息,以地势为界,上方称上茅,下方称下茅,因位处下茅,“茅”与“茆”谐音,故名下茆。[详细]
2001年6月,经《四会市人民政府关于四会市社区调整划分方案的批复》(四府批[2001]31号文件),起名龙湾社区居民委员会。因居委会驻地设在龙湾圩,且是居委会,故名。[详细]
因相传陈氏友德祖于明代中叶,从三桂山脚迁至这里建村定居;当时这里原建有一座更鼓楼,房屋就建在鼓楼下角,起名楼角村,后来人口增多,建屋遍及鼓楼周围,于是改名楼脚村。村委会驻地在此,故名。[详细]
因此地有土崩岗、地台岗、沙塘岗、鹤田岗、利坑岗5个形似骏马的山岗,五岗之间有一条小溪,前人称为“五马归槽;因这里的村庄都建在山坡上,古文”坡“字通作”陂“,于是叫“马陂”。村委会驻地在此,故名。[详细]
因村委会是由原石龙大队与罗汉大队合并称石罗大队,故名。[详细]
因从前下茆镇以水口庙为界分上、下区,上茆处于水口以上,故名。[详细]
因相传古代一群姓林的人家,从福建莆田县迁到这里建村定居,为了不忘祖籍居此山洞,便改名蒲洞村,故名。[详细]
1998年,四会市人民政府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理顺我省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通知》(粤发〔1998〕14号)要求,撤销下黄岗管理区设立下黄岗村民委员会。因村委会驻地设立在黄岗,故名。[详细]
相传古代在牛牯岗脚盖有一个茅棚,供来往行人歇息,以地势为界,上方称上茅,下方称下茅,因位处下茅,“茅”与“茆”谐音,故名下茆。[详细]
因临近龙江河,河床曲折多湾,得名“龙湾”。村委会驻地在此,故名。[详细]
1998年,四会市人民政府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理顺我省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通知》(粤发〔1998〕14号)要求,撤销南塘管理区设立南塘村民委员会。因村委会驻地设立在南塘村,故名。[详细]
1998年,四会市人民政府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理顺我省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通知》(粤发〔1998〕14号)要求,撤销管理区设立江明村民委员会。因村委会驻地设立在江明村,故名。[详细]
1998年,四会市人民政府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理顺我省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通知》(粤发〔1998〕14号)要求,撤销渔云管理区设立渔云村民委员会。因村委会驻地设立在渔云村,故名。[详细]
1998年,四会市人民政府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理顺我省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通知》(粤发〔1998〕14号)要求,撤销塘村管理区设立塘村村民委员会。因村委会驻地设立在塘村,故名。[详细]
因相传郑氏先祖于明代前期,从北方迁至这里建村定居,当时这里原建有一座高崀庙,郑氏族人就在高崀庙背后建设房屋,依山傍水而居,得名高崀村,故名。[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