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潆溪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潆溪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1966年改为群乐公社。

1971年恢复潆溪原名。

1997年8月成立群乐社区居委会。

2020年12月25日将原群乐社区管理的观音街、群兴东路、新华街、藻府路、工业街、河口街、藻兴南街部分区域划入职教城社区(南顺府函〔2020〕370号)。

1951年初潆溪成立新立乡。

1953年撤新立乡并入潆溪乡。

2001成立新立社区。

2020年12月25日将原来龙社区管理的鼎城龙都小区以西至高新大道部分区域划入新立社区(南顺府函〔2020〕370号)。

1997年由原漯溪镇潆溪村7组、元凳子村2组统征组建而成,取名同兴居民委员会。

2001年集镇扩建,增加四村二组,成立同兴社区居委会。

2006年原杨家桥村1组也统征拆迁并入社区。

2020年12月25日将原同兴社区管理的潆康北路部分区域划入长兴社区;将原同兴社区管理的祥和路、潆康北路部分区域划入汽贸城社区(南顺府函〔2020〕370号)。

1961年名十九大队。

1980年更名为青龙山大队。

1984年为潆溪镇青龙山村。

2012年10月原青龙山村改为青龙社区,沿用至今。

1961年成立大队名为三大队。

1980年更名为潆溪大队。

1984年为潆溪镇潆溪村。

2012年由潆溪村改为长兴社区。

2020年12月25日将原群乐社区、同兴社区管理的群兴东路、新华街、潆府路、工业街、潆康北路、原潆溪村4组部分区域划入长兴社区(南顺府函〔2020〕370号)。

1961年为潆溪公社十二大队。

1966年为群乐公社12大队。

1980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两河口大队。

1993年为潆溪镇两河口村。

2012年10月在该村打造川东北职业教育基地,被命名为职教城社区。

2020年12月25日将原群乐社区管理的观音街、群兴东路、潆府路、河口街、潆兴南街部分区域划入职教城社区(南顺府函〔2020〕370号)。

1961年名十一大队。

1980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来龙桥大队。

1984年为潆溪镇来龙桥村。

2012年成立来龙桥社区居民委员会。

2020年12月25日将原新立社区管理的弋家塘街、漾兴南街、康南路、国道212线部分区域划入来龙社区(南顺府函〔2020〕370号)。

1961年成立大队名为十八大队。

1980年更名为何家湾大队。

1984年为潆溪镇何家湾村。

2012年成立同德社区,沿用至今。

1950年由于地方政府在庙内建粮仓,毁了佛像。

1961年,名二十大队。

1980年,更名为冯家寺大队。

2012年,成立冯家寺社区居民委员会。

2020年12月25日,将原新立社区管理的康南路、希望路、林家坝路、漾康南路部分区域划入冯家寺社区(南顺府函〔2020〕370号)。

1961年成立风溪公社八大队。

1966年改为群乐公社八大队。

1971年又改为潆溪公社八大队。

1980年更名潆溪乡杨家桥大队。

1984年为潆溪镇杨家桥村。

2011年8月改为潆溪街道杨家桥村。

2016年9月改为潆溪街道汽贸城社区。

2020年12月25日将原同兴社区管理的潆康北路、祥和路部分区域划入汽贸城社区(南顺府函〔2020〕370号)。

1961年时为四大队。

1966年为群乐公社四大队。

1980年为潆溪公社元蹬子大队。

2011年8月撤乡并镇后为潆溪街道办事处元蹬子村。

2020年12月25日将原元蹬子村调整为元蹬子社区(南顺府函〔2020〕370号),沿用至今。

1961年成立大队时属潆溪公社一大队。

1966年属群乐公社一大队。

1971年属潆溪公社一大队。

1980年地名普查时属潆溪公社大坪山大队。

1984年属潆溪镇大坪山村。

2011年8月属潆溪街道办事处大坪山村。

2020年4月20日将大坪山村和石燕子村合并为大坪山村(南顺府函〔2020〕87号)。

1961年为潆溪乡五大队。

1966年为群乐公社五大队。

1980年为潆溪公社混元观大队。

2011年8月撤乡并镇后为潆溪街道办事处混元观村,沿用至今。

1961年成立大队时属潆溪公社七大队。

1966年属群乐公社七大队。

1971年属潆溪公社七大队。

1980年地名普查时属潆溪公社杜家庙大队。

1984年属潆溪镇杜家庙村。

2011年8月撤乡并镇后为潆溪街道办事处杜家庙村。

2020年4月20日将杜家庙村和大堰坎村合并为杜家庙村(南顺府函〔2020〕87号)。

1961年为潆溪公社九大队。

1966年为群乐公社九大队。

1980年为潆溪公社余家坝大队。

1984年为潆溪镇余家坝村。

2020年4月20日将余家坝村和赵家沟村合并为余家坝村(南顺府函〔2020〕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