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新陂乡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新陂乡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1950年属小溪区高中乡,1956年新陂五个乡合并为改乡而由利村区管,1958年9月撤区建社,命名为新陂人民公社觉村大队,1963年新陂人民公社觉村大队。

1968年新陂、利村、里仁合并后为利村公社觉村大队,1984年5月实行政,社分开,改公社为乡,从利村分划为新陂乡,觉村村村民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利村区和平乡,1956年属小溪区高中乡,1958年属新陂公社,称板塘大队,1963年3月改称东风大队。

1968年10月并入觉村大队,1972年11月恢复名称板塘大队,1984年建乡换届为新陂乡板塘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高田村GāotiánCūn在乡境东北部,距乡政府驻地2千米。

东邻觉村村,南接板塘村,西连中塅村,北与庙背村和贡江镇迳坑村交界。

村境面积1.53平方千米。

有中心、车脑、新屋、岗上、岗中、岭下、下王、山上、山下、黄泥塘、岭背等11个村民小组,615户,2340人。

村委会驻岗中组。

原名高中,为淡化旧社会封建意识,更名高田。

1949年属于都县黎村区。

1950年属于都县小溪区高中乡;1958年属新陂公社称高田大队,同年并入黎村公社;1961年属新陂公社称高田大队;1968年复属利村公社称东方红大队;1979年属利村公社称高田大队;1984年属新陂乡称高田村至今。

2014年在岗中组新建村委会办公楼并迁入办公。

有引水灌溉工程鹅陂。

有高田小学1所,有村卫生所1处。

有X817县道公路过境。

2006年有耕地62.4公顷。

农业以种植水稻、蔬菜为主,也有以种植油茶、脐橙为主的农户。

经济来源以外出务工和种植为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1950年属小溪区,1956年新陂五乡名合并为新陂3个乡由利村区管;1958年9月撤区建社命名为新陂人民公社中塅大队,1963年为新陂人民公社中塅生产大队。

1968年新陂,利村,里仁合并为利村人民公社,1984年5月实行政,社分开,改公社为名,从利村分划为新陂乡中塅村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利村区和平乡,1956年属小溪区高中乡,1958年属新陂公社,称庙背大队,1963年属利村公社,称庙背大队。

1970属利村公社,东方红大队管理,1984年5月建乡换届从利村分划到新陂乡,为庙背村村民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新陂大队,1956年属新陂大队,1958年设立群联大队,隶属利村分社,1963年改称钟屋大队。

1970并入新陂大队隶属利村分社,1984年建乡换届为群联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1958年设立为复兴大队,1960年改为易屋大队,1962年恢复复兴大队,1968年10月并入新陂大队。

1972年11月划出移陂大队,1979年1月划出群联大队,1984年建乡换届为新陂乡新陂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于移陂村,1956年为新陂乡移陂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为万能公社改成新陂公社,并入利村人民公社,为移陂大队,1961年恢复新陂公社,移陂大队管理委员会。

从1968年新陂公社并入利村人民公社有新陂,复兴,群联,移陂合并为新陂大队,1984年建乡换届为新陂乡移陂村民委员会,下辖19个村民小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新陂二区塘坑乡,1956年为黎村区塘坑乡,1958年为万能人民公社塘坑大队,1963年为新陂公社塘坑大队。

1970年为利村公社塘坑大队,1984年建乡换届为新陂乡塘坑村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