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兖州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兖州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邑人周元英《滋阳县乡土志》(手抄本)载称:“钟鼓楼,前明鲁藩王建。”因钟鼓楼在鼓楼辖区,得名鼓楼街道。 [详细]
  龙桥街道因辖区内府河上"飞龙桥"而得名。“飞龙桥”初建年代极为古老,相传宋太祖赵匡胤起兵时曾在兖州坐过牢,后逃出,为避追卒,藏于此桥下,得脱,后来做了皇帝。旧时以皇帝喻为龙,桥因此得名"飞龙桥"。 [详细]
  兖州城东城门民间俗称九仙门,因靠近府河之上的九仙桥而得名。后因纪念李白在兖州饮酒作诗,改称酒仙桥。 [详细]
  据传三国时曹操屯兵兖州,此处称魏阳镇,管七乡;唐朝时村镇东延,称延村店,“延”与“颜”同音,后讹为颜村店,简称颜店。 [详细]
  明万历元年(1573年)《兖州府志》载:“元鲁忠武王按陈那颜,姓弘吉剌氏,以佐命元勋约为世婚,封王于鲁,以济、兖、单三州为其国邑,誓以男世尚主,女世为后,他族莫敢望焉”。可知此庵奉祀的乃是元朝某代嫁给驻兖鲁王洪吉剌氏的一位公主,故名皇姑庵。村亦随称皇姑庵,简称庵上,后因“庵”住尼姑,名不雅,改写为“安上”。清末,以大安沟为界分为两个村,此称大安,沟东为小安。 [详细]
  以镇政府驻地村庄新驿村得名。此处旧名宾阳城,是明、清两代官路上的驿站。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设立驿站(古时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换马的处所),取吉祥嘉言“新嘉驿”,后省“嘉”,简作新驿。 [详细]
  本镇位于城区周边,因管辖区域在城市周围原称城郊乡。该镇靠近城区,交通便利,乡镇企业发展比较快,有些村已成为市区,为加快兖州区的发展,撤乡改镇时,采用吉祥嘉言命名为新兖镇。 [详细]
  因镇人民政府驻地漕河村而得名。漕河村靠近古漕河,原称漕河埠。明、清以前,漕河可通航运。按“漕”字本义就是由水路运送粮米,古称运粮河为漕河。漕河村位处河东岸,是集散货运的码头,故名。 [详细]
  小孟村东首有大土丘,传说是战国时孟尝君的坟墓。并说孟尝君排行第二,故名小孟。 [详细]
  “兖州”一词的出现始于春秋以后,禹时的九州冠以称谓,兖州即其一。“兖”古作“沇”,“兖州”作“沇州”。“沇”字的篆文立水旁写作横水置于“允”上,后又隶变为“六”,改为“兖”字。兖州得名于沇水,沇水原出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东流入海沇水和济水实为一条河流,上游称沇水,下游称济水,有时全流亦称沇水或济水,济水与黄河之间为古兖州的区域范围,因此得名兖州。 [详细]
  兴隆庄街道原称堡子乡,1992年撤乡改镇时,因境内有兴隆庄村,取兴隆之意更名为兴隆庄街道。 [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