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紫泥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紫泥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原为海滩沉积物组成淤泥质粘土小洲,俗称涂仔洲,雅称紫泥洲。
因建村于乌礁洲南部溪墘,取名礁南,后更名溪墘。
因刘姓迁入时属社尾角落,系乌礁最下社,取名“霞刘社”,清时又名“霞兴社”,现改写“下楼”。
因姚氏从莆田迁入,男耕女织丰衣足食取名锦田,村围垦均为水田,故名。
因村内最甲分为二甲、四甲、五甲等围,二甲围垦成田,五甲靠外堤已崩落溪中,四甲为建村庄住地,命名为四甲,后因“世”与“四”闽南话亦同音,故名。
建国后为港西乡,因港西又名讲书,村在锦田南侧,故名。
因位于乌礁洲西部洲头,故名。
康氏原居于二十九都康厝林,于元末明初动乱年间,因某种变故,族人纷纷外迁于漳泉各地,相约以“山”为号,徒居于浒茂上社的康氏,为求安宁生息,取名“安山”。
因许姓迁来居住于许江之滨,取名许江。
因村在北溪头围,村四面环水,内为冲积洲,故名。
因本村委会由溪霞和霞溪港两村组成,故名。
因村建于新洋围与新洋港,故名。
因连氏六世开垦,村小人口少,为与邻村和睦相处,教育下辈以人和为本,取名人和,又因“仁和”与“人和”谐音,故名。
因在巽玉围建村,故名。
因浒茂岛南北窄,东西长,形状像只船。金定在岛东面,像船的锚抛在水中,让浒茂岛稳如泰山。石码、浒茂一带的人把“锚”叫做“锭”,抛锚称为“抛锭”,“金锭”称为最早的村民,后来演化为“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