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2023年度甘肃省卫生村[11]

2023年度甘肃省卫生村[11]

  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街道长洼山村等1434个村为“甘肃省卫生村”
  因红水河洪水坝第五个闸口——双闸河的灌溉区域而得名。解放前属总寨乡第七保;1949年10月建政时属总寨区(7区)双闸乡(7乡)双闸行政村;1955年11月撤区并乡时随乡并入上坝乡建双闸农业合作社;1958年9月为总寨公社双闸大队;1966年11月改为“胜利公社九大队”;1971年2月恢复旧名,时辖14个生产队;1975年从中析出8个生产队划归新立的“双明大队”,剩余6个生产队;1983年3月为总寨……。
  因洪水坝七条主要取水渠道渠首段清淤所形成的数条沙坝圪塄而得名。1949年前属西店乡第七保;1949年10月为总寨区(七区)单闸乡(九乡)的第七行政村;1955年11月撤区并乡时分属西店乡(一、二村)、单闸乡(三、四村)总寨乡(六村);1958年9月为总寨公社沙圪塄大队;1961年6月由总寨公社析出″西店公社″,分属西店公社(社址在三奇堡)的″沙圪塄大队″(东片)和″西坪大队″(西片);1965年6……。
  因“总寨堡”位于西北隅而得名。总寨,原名“永定堡”;清顺治四年(1647)丁国栋举兵反叛占据肃州,陕甘总督孟乔芳率兵平叛,将总督营寨扎于堡西“双寨沟”东侧而改名。解放前为总寨乡第八保;1949年10月属总寨区(7区)总寨乡(8乡);1955年11月撤区并乡时为总寨乡“总寨堡农业合作社”五分社;1958年9月为总寨公社总寨大队;1966年11月为“胜利公社八大队”,1971年2月恢复旧名,时辖9个生……。
  因清代河北坝十条水道之一——“丁家闸”水道灌溉其境而得名。1949年10月建政时属嘉峪区(二区)老鹳闸乡(1950年7月、1953年2月先后改为四乡、新建乡),1955年撤区并乡时随乡并入新城乡;1958年9月属果园公社,称“丁家闸大队”,1962年从其北境分立出佘家坝大队;1966年改称“红卫”大队;1977年恢复原名,下辖9个生产队;1983年改为“丁家闸村”,2005年9月将9个村民小组合并……。
  二坝村是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丰乐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620902113206。
  明初至清中叶称“甘坝口”,意为“坝口流出的水清冽甘甜”,而民众则称“干坝口”,清末该地出了文人为官,以为“俗称”不雅,依据“黄草坝”、“榆林坝”之称谓取坝名为“涌泉坝”,延续至今。按:甘坝河,发源于祁连山深处“老鼠湾南山”南侧的“孤岔沟”,向北流经11千米至“洗羊池”、“甘坝门”,然后分为两岔。今有小水渠深入山涧直接引流泉水,而夏秋冰雪融水则由古河床引入山外水库贮存。1949年前属河东乡第九保;1……。
  相传此地有营寨而无城堡,营寨乃红山堡驻军秋防期间的临时建筑,主要设防从红山口、瞿家口出山掳掠的番夷。1949年前属河西乡第九保;1949年10月建政时属河西区(8区)西坪乡(9乡)二、三行政村;1954年5月随乡划归新立的小庙区(11区);1955年11月撤区并乡时随乡并入红山乡,建“永联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9月为“红山公社西寨大队”;1961年6月划归新立的“红山公社”;1966年11月……。
  因存有明代建筑红寺,故名。1949年前属河西乡第二保,1949年10月建政时属河西区(8区)红寺乡(3乡)二、三行政村;1955年11月撤区并乡后属红锋高级农业合作社一、二、五分社;1958年9月属金佛寺公社红寺堡大队;1961年6月分属新立红寺公社;1965年6月随社并入金佛寺公社;1966年11月改称东方红公社红丰大队,1971年2月恢复旧名,时辖9个生产队;1983年3月改称上河清村,时辖9……。
  因丰乐河旧渠道——″河西二坝″而得名,后称″二坝河″,简称″二坝″。1949年前属河西乡第二保;1949年10月建政时属河西区(8区)红寺乡(3乡)第一行政村;1955年11月撤区并乡后属″红锋高级农业合作社″三、四分社;1958年9月属″金佛寺公社二坝大队″;1966年11月改称″东方红公社红卫大队″,1971年2月恢复旧名,时辖6个生产队;1983年3月改称″二坝村″,时辖6个村民小组;200……。
  明清时为沙子坝十二条水道末端的″东二分沟″,俗名″仰沟″,1955年11月建春光农业合作社而改名。1949年前称″东二分沟″;1949年10月建政时为西南区(一区)长沙乡一、二行政村;1954年1月随乡划归城郊区(十一区);1955年11月撤区并乡时随乡并入″黄草乡″并建立″春光农业合作社″;1958年9月为泉湖公社″春光大队″;1966年11月更名为″解放大队″,1971年2月恢复旧名,时辖14……。
  原名“黄草坝”,因旧渠道“黄草坝”而得名;合作化初期,因建“永久农业初级社”而改为永久村。1983年设下村民委员会。“永久”暨村民希望日子长长久久,故名。1949年10月建政时属西南区黄草乡第一行政村;1954年1月随乡划归城郊区并为该乡的“永久”农业合作社;1958年4月随乡并入泉湖乡;1958年9月为泉湖公社“永久大队”,下辖9个生产队;1966年11月改名为“红光大队”;1971年2月恢复原……。
  因处柳树坝(俗名水磨沟)第一墩而得名。1949年10月建政时属城东区头墩乡第二、第三行政村;1955年10月撤区并乡时随乡并入四坝乡,称四坝乡头墩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4月随乡并入泉湖乡;1958年9月为泉湖公社“头墩大队”;1961年6月随队划入花寨公社;1965年6月随社划入泉湖公社,时辖8个生产队;1966年11月改名为“立新大队”;1971年2月恢复原名;1983年3月改为“头墩村”;……。
  旧名“上石灰窑”,因域内自然村多有烧石灰的“窑”,且在“下石灰窑”地域之南,故名。1949年10月属总寨区(7区)小沟乡(3乡)一、二行政村;1953年10月划属小庙区(11区)建石灰窑乡;1955年11月撤区并乡时并入东洞乡,属“石灰窑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9月为“东洞公社石灰窑大队”;1966年11月更名为“星火公社跃进大队”,1971年2月恢复旧名,时辖7个生产队;1983年3月改称“……。
  因明代“东洞子坝”四号垦区驻地“四号坝庄”而得名。按:今东洞乡各村,在明前属亘古荒原,洪武年间东洞子坝开通,今“四号村”地域属率先开垦的屯田区,从西向东依次排列六个工区,每工区内设一屯庄,故有“一号坝庄”、“二号坝庄”、“三号坝庄”……之称谓。1949年10月属西店区(6区)四号乡(8乡);1953年10月随乡划属小庙区(11区)为四号农业合作社;1955年11月撤区并乡时并入东洞乡建“常丰高级农……。
  原名“小泉”,因“小泉庙”北侧的“泉”较“西湖大泉”(全在总寨镇三奇堡村北,属“小泉坝”水脑)小而得名,1949年后改名“集泉”。1949年前属西店乡第一保;1949年10月建政时属西店区(6区)集泉乡(1乡)第一行政村;1955年11月撤区并乡后为集泉乡“集泉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9月属“总寨公社集泉大队”;1961年6月划属“铧尖公社”;1966年11月改称“光明公社红旗大队”,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