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街道长洼山村等1434个村为“甘肃省卫生村” |
建村后沿用驻地陈仓堡之名。民国时属永宁乡八保。解放初为五区三乡第四行政村。土改时为八区四乡第四行政村。1955年撤区后属新宁乡。合作化时组建八个初级农业社,1956年转为高级农业社。1958年属红旗公社。1959年划为清河公社陈仓大队陈仓生产队。1961年划为陈仓公社陈仓大队。1965年并为朱王堡公社陈仓大队。“文革”中改名为东方红公社胜利大队,1969年恢复原名。1983年政社分社后设村民委员会……。 |
刘正,即“流正”,取“源流充沛”之意。民国时属永宁乡八保。解放初为五区三乡第一、三行政村。土改时为八区三乡。1956年撤区后属新宁乡。合作化时组建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转为高级农业社。1958年属红旗公社。1959年改为清河公社陈仓大队流正沟生产队。1961年划为陈仓公社流正沟大队。1965年并入朱王堡公社。“文革”中改名东方红公社前进大队,1969年恢复原名。1981年地名普查中更名为刘正大……。 |
建村后沿用古堡寨“郑子隆堡”之名。民国时属永宁乡十保。解放初为五区二乡第二行政村。土改时属八区一乡。1955年撤区后属流泉乡。合作化时组建六个初级农业合作社,1957年合并为第二高级农业社。1958年属红旗公社。1959年改为清河公社流泉大队郑家堡生产队。1961年划为流泉公社郑家堡大队。1964年并入朱王堡公社。“文革”中改名东方红公社红旗大队,1969年恢复原名。1983年政社分设后设村民委员……。 |
建村后沿用古堡寨“朱王堡”之名。民国时属永宁乡七保。解放初属五区四乡。土改时划为八区六乡第二行政村。1955年撤区后属新宁乡。合作化时期组建七个初级农业合作社,1957年合为两个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属红旗公社。1959年属清河公社新宁大队。1961年划为朱王堡公社朱王堡大队。“文革”中改名东方红公社东方红大队,1969年恢复原名。1983年政社分设后设村民委员会,属朱王堡乡。1985年9月,……。 |
以梅七坝灌区第一条沟渠命名。民国时期属永宁乡七保。解放初头沟下半部属五区五乡,上半部属五区六乡。土改时下半部划为七区一乡第一行政村,上半部划入七区四乡。1956年撤区后划入新宁乡。合作化时组建丰产、头沟、二沟三个初级农业社,1957年并入梅头沟高级农业社。1958年属红旗公社,1959年改为清河公社永宁大队头沟生产队。1961年划为水源公社头沟大队,后划入朱王堡公社。“文革”中改名东方红公社晨光大……。 |
建村后沿用古堡寨“宗家寨”之名。民国时属宁远乡三保。解放初为四区三乡第一、二行政村。土改时属五区三乡。合作化时属三堡乡。1954年组建三个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合为一个高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卫星公社。1959年改为金川公社宗家庄大队宗家庄生产队。1961年划分为宗家庄公社寨子、孙庄两个生产大队。1965年并为河西堡公社宗家庄大队。1967年“文革”中改名胜利公社红旗大队,1970年恢……。 |
因地处大寨子滩而得名。1955年,因兰新铁路过境在河西堡建立车站需要,将原河西堡、沙窝两个大队部分群众迁移至大寨子滩新设居民点,同年冬组建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又有部分群众从宁远堡迁移到大寨子,同年转为高级农业合作社,属三堡乡。1958年公社化时属卫星公社。1959年改为金川公社宗家庄大队大寨子生产队。1961年划分为宗家庄公社大寨子生产大队。1965年合为河西堡公社大寨子大队。1983年政社……。 |
河东堡,因地处金川河以东而得名。建村后沿用古堡寨名。民国时属宁远乡二保。解放初为四区二乡第一行政村。土改时属五区二乡。1955年属三堡乡。合作化中组建三个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合为一个高级农业社。1959年改为金川公社河西堡大队上新沟生产队。1961年划为河西堡公社上新沟、上河湾、油墙湾三个大队。后来,油墙湾大队更名为河东堡大队。1965年上新沟、上河湾并入河东堡大队。1967年“文革”中改名……。 |
寺门,因位于寺庙门前而得名。建村后沿用此名。民国时属宁远乡三保。解放初为四区二乡第二行政村。土改时属五区三乡。合作化时属三堡乡。1954年组建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转为高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卫星公社。1959年改为金川公社宗家庄大队中牌生产队。1961年划分为宗家庄公社上庄、中牌两个大队。1965年并为河西堡公社中牌大队。1967年“文革”中改名胜利公社胜利大队,1970年恢复原名。……。 |
黄家泉,村内泉名。建村后沿用此名。民国时属宁远乡二保。解放初为四区三乡第三行政村。土改时属五区三乡。合作化时属三堡乡。1955年组建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转为高级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卫星公社。1959年改为金川公社宗家庄大队黄家泉生产队。1961年划分为宗家庄公社黄家泉生产大队。1965年并入河西堡公社。1967年“文革”中改名胜利公社红旗大队,1970年恢复原名。1983年政社分设后……。 |
明末清初,永昌卫(县)宁远堡河西农垦将开荒地划为五段(俗称分子)由牵头农户抓阄序列逐段排列地块称为分子地。说法有二:1.因五与无同音,五分子有无分子之嫌,忌讳“五”,而将五分子称下四,故名。明清时,为永昌卫(县)宁远堡下四分。民国时,属永昌县宁远乡(区)九保。1949年解放初为永昌县第四(宁远)区第六乡管辖。1952年10月归永昌县第六区陈家沟乡。1953年6月,属永昌县第六区新小沟乡。1956年……。 |
因洪水河旧水坝——″滚坝″而得名。按:滚坝,明时为洪水河西岸第二条引水洞子坝。坝口在新地东部的洪水河西岸,拦水建筑物以草编石笼滚入水中为″堰″,就地取材,方便实用,可起到水小截流、水大溢流的双重作用。1949年前属西店乡第十保;1949年10月建政时属西店区(6区)滚坝乡(10乡)的3个行政村;1954年1月随乡划归西南区(1区);1955年11月撤区并乡时随乡并入″西洞乡″,为″滚坝高级农业合作……。 |
因位于″新地″地片西部而得名。1949年前属西店乡第九保;1949年10月建政时属西店区(6区)新地乡(9乡)三、四行政村;1954年1月随乡划归西南区(1区);1955年11月撤区并乡时并入西洞乡,建新三、新四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9月属″文殊公社新地大队″;1961年6月改属新立的″西洞公社″;1963年″新地大队″撤销划属新立的″新西大队″;1966年11月改称″向阳公社胜利大队″,19……。 |
因地洪红水河——″西洞子坝″灌溉区域而得名。1949年前属西店乡第十一保;1949年10月建政时属西店区(6区)西洞乡(11乡);1954年1月随乡划归西南区(1区);1955年11月撤区并乡后,建″西洞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9月为″文殊公社西洞大队″;1961年6月改属新立的″西洞公社″;1966年11月改称″向阳公社前进大队″,1971年2月恢复旧名,时辖9个生产队;1983年3月改称″……。 |
以旧渠道命名。因沙子坝第六条旧水道——“张良沟”临近“张良庙”,故名。1949年前属西南乡第三保;1949年10月建政时属西南区(1区)香庄乡(3乡)3个行政村;1953年10月随乡划归新立的城郊区(12区);1955年11月撤区并乡时中深沟乡撤销并入,建“双桥农业高级合作社”;1958年9月改为“西峰公社张良沟大队”;1966年11月改称“红旗公社前进大队”,1971年2月恢复旧名,时辖9个生产……。 |